《足球》VS王楚 只要有梦想 何时都不晚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王楚,梦想,足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0 17:15
北京时间6月17日,葡甲升班马科瓦彼达迪官宣签下中国球员王楚,引起了球迷的广泛关注。王楚,曾经的希望之星,如今,已25岁了,但他一直在坚持,他说,“只要有梦想,何时都不晚。”
和张池明一起去梅斯
《足球》:熟悉你的球迷,知道你是当年那个创造吉尼斯纪录的颠球少年,还被梅斯看中,不熟悉的,是刚刚知道你,介绍一下自己吧。
王楚:我其实就是一名普通的球员,只不过我的大部分经历都是在国外,我是2004年去的法国,现在已有12年的时间了。从少年到成年的足球生涯,我都是在国外完成的,当年,我是成都市足协选拔上来的年轻球员中的一个,当时有个中法德瑞足球培训中心,我们的教练是法国人埃迪,他曾执教过喀麦隆和加纳的青年队,专门在国外帮一些足球不发达国家做青训,同时挑选人才去法国深造。我很幸运,,和另外两名队友(张池明、吕晶)一起被选中了去了梅斯青训营,我的职业生涯也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当时是怎样的选拔机制?
当时市足协从全国范围内选材,希望给成都市足球的未来培养人才,同时也给全运会等赛事储备人才,我赶上了好时候,在全国成千上万的选拔中入选了最后的二十几人大名单,然后由埃迪带着训练,大概一年半不到两年的时间后,觉得可以参加法国的一些青少年人才选拔了,就从我们中挑了三个,2004年一起去了梅斯青训营,那是比较出名的以培养年轻球员为主的摇篮,在那里接受考察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梅斯决定把我留下来,于是我就成了俱乐部U13-14年龄段梯队中的一员。
你在梅斯当时签的是什么合同?
我在梅斯是先从U13-14梯队练起,然后逐级上升,一直到预备队。很长时间,我都和一线队一起训练,但没在一线队报名,打不了比赛,所以也就没能跟他们签订真正的职业球员合同,都是属于预备队性质,主要是打一些青年联赛、预备队联赛和友谊赛。
法国足球注重球商培养
《足球》:每个国家的青训理念都不太一样,比如我跟文加达聊过,他说葡萄牙足球非常注重培养球员在任何情况下单独处理球的能力,梅斯的理念又是怎样的?
王楚:抵达梅斯青训营后不久,教练有一番讲话,让我迄今为止印象深刻,教练说:“我们梅斯在整个法国来说,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因此,我们请不来最出色的青训教练,我们在选材上也竞争不过那些有钱的俱乐部,所以,我们可能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努力,为梦想拼搏,足球梦是长跑,能否到终点不取决于你一开始是不是跑得最快,那么既然出发时我们无法处于领先位置,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行。”时隔多年,这段话对我影响一直很深。我感觉在法国,青训最重要的不是技战术的训练,而是对年轻人走向职业足球道路过程中心智上的培养,总结的话,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在U13的时候,教练就反复告诉每个人,你们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职业球员,因此从小你们就要有职业球员的态度,知道什么是职业球员与普通人的区别。职业,不光是场上踢90分钟比赛,更能够体现职业的是在场外的自我约束力,知道该如何科学的休息、饮食、充实自己。我们不光学习了足球知识,在饮食和营养搭配学上我们学的东西很多;
第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用刻意去模仿谁,要真正的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如何处理每一脚球,没有固定的模式。即便做错了,教练也不会在叫停后直接指出来你错了,然后告诉该如何去做,总是采取引导的方式让我们自己找出答案;
第三,注重球商的培养。法国教练总是说,球商与智商、情商相结合,那么这就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学习,法国足球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比重要球员重视文化课学习,同时要跟社会同龄人交往,让我们有正常的情商不与社会脱节。
一般国内在你说的13到14岁年龄段,正是需要教练和家长集体约束的年龄,在法国你们青训营的管理是怎样的?也需要有人半夜查房,看看有没有人打游戏吗?
绝对没有。法国都是非常开放式的管理,你想怎样都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主宰,而不是别人强迫约束出来的,这点跟国内很不一样。因为国外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不像国内,可能好的球员就那么几个,你无论怎样,只要球技好,都会被宽容对待。在欧洲,好苗子比比皆是,别说你不努力,就是努力也可能随时掉队,所以我从小到大遇到的队友室友都是那种很拼搏,约束力很强的,因为谁都不想过早被淘汰。欧洲还有一点与国内不同,那就是选拔机制,出名有可能很早,不像国内,就算是你17-18岁看起来出色,但哪个俱乐部敢让你到一线队去踢呢?但欧洲不同,如果真的够出色,可能努力不了几年就能踢上职业足球了,因此大家都不想虚度和浪费光阴。
学教练证书非因伤病
《足球》:有段时间,你在卢森堡联赛效力,为何会去那里呢?
王楚:卢森堡这个国家很小,跟梅斯相隔也不远。可能国内对那里了解不多,但实际上卢森堡联赛是很正规的,他是给一些周边国家如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一些年纪大些的球员或青年球员做跳板用,因此水平并不低。我在梅斯时打预备队联赛,但毕竟还不是真正的职业联赛,而卢森堡联赛刚好帮我实现了这个梦,在那里,我感受到了真正职业联赛的作息制度、准备、恢复,总之学到了很多。在那里,第一年,我几乎打满了所有比赛,第二个赛季下半段,受到伤病影响,缺席了很多赛事,要不然,我应该可以踢满两个赛季。
我注意到网上有些报道,说伤病差点毁掉你的职业生涯,你中途还学了教练证书,要提前转行,是这样吗?网上的这个报道我看了,不是完全准确,我确实学习过教练证书,但这个跟伤病和我想提前改行做教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我学习教练证书是在梅斯预备队的时候。因为我们到了预备队后,训练就不像在青年队那样频繁和密集了,经常是一天一练,有半天空余时间。俱乐部觉得我们不应该浪费任何时间,所以就组织了我们在空余的时间去参加教练学习班的基础培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跟我之前提到过的文化课知识和球商培养有关,法国人的足球理念就是希望球员能够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让我们能够在做球员的时候,掌握基本的教练知识,这样便于在教练复盘比赛时,能从教练角度更好理解问题。不光是梅斯这样做,法国很多其他俱乐部的青训也是这样的。
除了教练证书外,你还接受了哪些方面的教育?
我刚去法国的时候,俱乐部给我报了一个半年期的语言培训班,有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后,我就参加了梅斯地区的初中入学考试,按照语言能力被分配到不同的班级。我跟队友们都在一些正规的中学学习,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我学习了法国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以及第二外语。并且所有这些都要通过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梅斯要求每个由他们青训营培训出来的球员都要拿到高中毕业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与法国的初、高中同学进行了接触,这对我的法语水平是非常好的锻炼,这增加了我的自信,加深了我对法国文化和法国人性格的理解,这些都有助于我更好的去感悟法国的足球理念,因为足球也是一种文化,与民族性格息息相关,只有更深入的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性格,才能更好的理解教练的要求。
送球员必须结合实际
《足球》:在法国期间,还接触过其他在那里受训的中国球员吗?平时交流多吗?
王楚:在梅斯期间,成都市足协和中国足协每年都送球员去集训,一年两三个左右,跟我去的情况挺像的。短的话就是两三个月,长一些的话就是半年。然后再换人。我记得刘彬彬、谢鹏飞、张玉宁都曾去梅斯学习过,所以跟他们都认识。
这些年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各个俱乐部,都有一个大趋势,就是不断选拔年轻人去欧美学习,你在国外打拼多年,从你的切身感受来说,你是否认为这样的做法值得大面积推广?对中国球员提高自身能力作用大吗?
能更多更早地到欧洲学习高水平足球理念肯定是好的,但我觉得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注意,就是送出来的孩子,必须是自己甘心情愿来闯荡和学习,发自内心愿意到国外接受各种挑战和考验,意志必须特别坚定,这样才能有效。否则只是家长或者俱乐部希望把球员送出来,而球员本身有抗拒的话,是很难全身心投入的。除了这一点外,我觉得光送到外面学习足球是不够的,必须得加强文化课学习,如果只是短期培训,感受一下氛围,很难真正学到什么,如果想要长期在国外学习,那么就要跟文化课相结合,否则,就不能真正了解当地的人文和思想,从某些方面来说,就不能真正理解该国足球理念精髓。还有就是,我觉得送球员出来,不能只看培训机构名气,还得结合我们国家的自身情况,我也知道拉玛西亚出名,但那里真未必适合我们中国球员,因为起点太高。青训有时候跟一线队并不是完全一个概念,有的俱乐部一线队厉害,但并不见得球员都是自己培养的,他们很多都是从外面买来的,所以给球员选择青训营的时候,最重要是跟我们起点差距不要太大,不要让我们球员太自卑,比如梅斯这样,最初就告诉我们,这里未必都是天才,这点就让我一开始心理压力小很多,我觉得挺好的。
从没想过要回国
《足球》:你在国外这么多年了,是否关注国内联赛?想过回国吗?
王楚:出国踢球一直是我的梦。所以当我知道自己有机会出去后,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国外站稳脚跟,因此在过去这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国,因为我还没有真正在国外打上我心目中高水平的联赛,我的梦想还没实现。国内联赛我肯定关注,因为爸爸一直会看,我们会沟通,而我自己平时也上网,随时了解国内情况。
国内联赛现在这么红火,收入这么高,你一点不动心吗?高薪诱惑的话,你也考虑?你怎么看待追求理想与现实收入之间的关系?
我并不是一个假装清高的人,我踢球肯定也希望有好的收入,因为收入就是一个球员自身价值的很好体现。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能够从欧洲学习高水平足球后,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也是很好的选择。但现在我是25岁,我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去追梦,我还是想在自己有机会能够证明自己的时候,先去实现自己的欧洲职业联赛梦想,至于其他的,我觉得还可以往后再排一排。毕竟我好不容易等到了葡甲这次机会,别的我不会想太多,我只想站稳脚跟,这些年的伤病已经耽误了我太多时间,所以当我恢复了之后,一切都没有能够在欧洲赛场踢上正式比赛重要。在法国踢球这些年,不同的教练都会跟我说相同的一句话,只要有梦想,何时都不晚。有的球员很早成名,也有人大器晚成,但只要你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我不会轻易放弃继续在欧洲寻梦的机会。
你一直在法国踢球,现在改葡萄牙了,你感受过葡萄牙的足球风格了吗?跟法国区别大吗?
签约前我去了葡萄牙一段时间,在那里踢了一个月左右,我感觉两国之间的足球理念差距还真是挺大的。法国人讲究技术加身体对抗,同时在进攻和防守上,强调效率和大局观,会有大范围转移、长短传相结合,可以直接达到的,就尽量不浪费时间;但葡萄牙不一样,感觉战术纪律更自由,很多球的处理是交给球员,更强调球员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很多自由发挥空间,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处理而不是绝对统一的战术纪律,确实有点巴西足球的那种感觉。我挺喜欢这种踢球风格的,因为我本身是踢中场的,我觉得适应好了,会给我更多空间。
跟队友怎么沟通呢?俱乐部会特意给你配翻译吗?是否担心适应不同足球风格及融入球队的问题?
我跟很多队友都见过面了,他们很多人都能说一些简单的法语,因此在更衣室里,基本沟通不成问题,主教练也能说一些简单的法语。俱乐部没配翻译,更多的还是要靠我自己,我已经购买了葡语学习的书籍,打算在最短时间内把葡语水平提高,平时也多跟队友交流,这样也助于我融入球队。毕竟我在法国和卢森堡都踢过球了,所以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适应起来都不是太大问题,这点我毫不担心。
记者贾岩峰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