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来了,金融业喜或忧?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区块链,金融业
  • 发布时间:2016-06-22 11:04

  区块链并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解决资金转账和数字化资产在互联网公网上交易与转移的体系化应用和新模式。如果说现有的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传播与分享的瓶颈,那么区块链要解决的就是资金和数字化资产在互联网上交易与转移的难题,即使转移者之间并不认识和信任。

  春节刚过,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谈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他表示: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其特点是分布式记账、不基于账户,而且无法篡改。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

  央行的首次表态让区块链这一新事物正式进入中国金融业的官方讨论范畴,无疑对国内的各家商业金融机构探索区块链应用带来正向刺激。

  由于各界对区块链的讨论角度不一、说法各异,要么很高大上、要么过于技术化,没有说清区块链究竟会怎样影响金融业的现状与未来,对金融业而言,区块链究竟是炸弹还是奶酪,需要看清区块链的前世今生。

  区块链究竟是什么

  区块链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一个开放式自治账簿应用体系。

  首先它是一个账簿系统,按照密码学、复式记账等方法记录了所有的交易数据: 每一个单位的货币“从哪来,去过哪”的全部详细历史数据。但请注意,这个账簿系统除了能够记录数字和金额,还能登记资产与合约,区块链的应用领域远远不止数字货币这么单一。开放式是指其存储的数据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除了交易主体的隐私信息采用加密方式以外,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其中的数据(加密的数据获得授权后也能看到)。自治是指系统是按照公开的算法、规则形成的自动协商一致的机制基础上运行的。以确保记录在区块链上的每一笔交易的准确性、真实性。

  复式记账、密码学、数据加解密、P2P网络,这些都不是新鲜货,早有应用,而把区块链带入大众视野的是比特币这个备受争议的“坏小子”。笔者认为,比特币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魔鬼是指对币值的投机炒作等乱象,而区块链的体系是其底层的精华,堪称天使。比特币只是区块链体系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实例,并不能代表区块链的全部。

  对于这一点,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秘书长、金融业资深专家黎江谈到:“区块链组合了多项技术,它成为了一种更廉价、更可靠、更容易扩展,效率更高的新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区块链能支持许多新的应用,并创造出多中心、多极化的新模式。大家脑子里不要老想比特币,大家可以更多的关注与创新,如果互联网基础设施变化了,上面的应用自然要变化,上面的使用的场景、业务与管理自然要变化。”

  但对比特币币值的狂热炒作也不是一无是处,其最大的价值是让很多人参与其中,验证了比特币背后区块链相关机制的合理与可行。比特币的每一个参与交易者都是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公共账簿备份,上面记载着自比特币诞生以来所有的交易信息。任何一个节点发起交易行为都需要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区块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从而所有节点上的账簿都能验证这一笔交易行为并准确更新。此外,账簿是分区块存储的,随着交易的增加,新的数据块会附加到已存在的链上,形成链状结构。拓展开来,区块链能验证、转移和记载任何可以通过一致数学算法转化成数据的事实。这就是区块链所谓的“全网记账、全网监督、链式存储、不可篡改”机制的简要描述。

  为了保证记账的准确、安全、可信,区块链包括底层的技术平台和技术协议,这是在互联网上对资产进行可信转移、交易、处置的一系列基础协议。随着区块链应用的成长,会对底层的技术平台带来更多的变革。区块链应用体系中包含了五项核心技术:分布式网络、分组交换通信、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库、可编程语言。这些都不是全新的技术,已经经历了大量实践检验。

  所以说,区块链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基于上述几项成熟技术与去中心化理念的有机融合。

  “过往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信息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上的,而区块链技术实际上是价值互联网的核心。区块链技术宣告了互联网从传递信息的信息互联网向转移价值的价值互联网进化。”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通联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风表示。

  区块链就是要在互联网中创造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在人们不能互相信任的前提下,还可以从事价值交换的活动,从而做到真正的去中心化、去第三方中介机构,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变——尽管听着有些遥远,这就是区块链的本质。如同TCP/IP协议让信息互联网发扬光大,区块链的产生和成熟也将在法律、金融、资产转移、审计、财务管理、合约等领域发挥出色的功用。

  金融业的真正机会

  2015年9月,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高盛集团、西班牙BBVA银行、澳洲联邦银行、瑞士信贷集团、道富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和瑞士银行达成了一项合作,将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

  是什么让这些国外金融巨头都坐不住了?

  回顾现有的互联网,发现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播与分享的解放,是信息的去中心化,但并没有解决财富与价值在互联网上的交换与转移。如果说现有的互联网解决信息传播与分享的瓶颈,那么区块链要解决的就是资金和数字化资产在互联网上交换与转移的难题,即使转移者并不认识和信任也没关系。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像发微信、微博一样把资金和数字化资产转移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我们现在在谈论互联网的时候,语境基本是技术术语,例如带宽、网速、虚机等。未来几年再谈到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业务术语,如合约、资产、交易,因为区块链提供了现今互联网最缺乏的东西,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创新空间。”黎江如是说。

  让国外金融巨头闻到香味扎堆而来不外乎三个领域:一是点对点支付与结算。如基于点对点的跨境支付、汇款、结算;二是确权与资产交易。例如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合约等在内的所有权交易,以及包括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在内的财产的真实性验证和转移等;三是智能金融。即运用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来控制自己的资产和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或者资产进行回应,“智能合约”是一段可以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能够自动检测是否具备生效的各种环境,一旦满足了预先设定的程序,合同会得到自动处理,比如自动付息、分红等。

  当今信息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无法确权,简单地说就是对于互联网上信息的相关产权保护是缺失的。由此而来的大量问题,如山寨盗版、随意复制等。若互联网时代没有有效的产权制度,既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实体的互联网+进程也是成为空谈——大量的实物性资产互联网化、数字化没有保障。

  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金融做的是信息的生意,区块链能很好地管理信息的流动,无论是债券、股权等等,都是对所有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等,便捷的资产清算、支付交易、证券交易和监管合规,同时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以及效率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金融家看到了区块链的价值,能有效降低合规成本、集中精力做好专业化服务。

  可以预见,区块链带来的技术价值将改变现在互联网的底层协议,这些事情交给技术与标准化组织。作为金融从业者,把注意力放在业务变革上。关于资产定价、资金成本管理、产品研发,这都是金融机构最熟悉和最专业的领域。利用区块链体系的优势实现互联网上的价值转移,配合自身的专业化能力——这是金融机构的机会,也是金融机构玩转互联网金融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文/谌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