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发展空间大

  我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里,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为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也在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测算,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些年得到了明显提升,预计在2013~2025年期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平均每年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对中国GDP增长贡献份额7%~22%,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最高为22%,到2025年将可创造46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

  互联网在我国发展不平衡

  在互联网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数字鸿沟”。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但占比仅为27.9%,这与农村人口依然占全国总人口45%左右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0.1%,与城镇地区的64.2%相差了34.1个百分点。

  在电子商务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要明显低于城镇地区。除了城乡差距外,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也很不平衡。以网站建设为例,我国东部地区网站占比69.28%,中部地区占比18.01%,西部地区占比仅为12.71%。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突破区域、场地、身体等方面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这就为我国缩小城乡与地区差距、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全面消除贫困问题创造了条件。

  因此,要想使人民在互联网发展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就必须认真做好互联网相关工作。

  补齐短板 加大对接力度

  第一,要尽快补齐薄弱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按照发展目标的要求,力争到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

  因此,必须多渠道地筹集建设资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公平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积极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

  第二,要加大“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对接力度。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电商下乡进村的政策,过去的两年里,我国已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不少电商也积极主动地把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新动力。比如阿里巴巴启动了“千村万县”计划,京东针对乡村市场推出信贷消费产品“乡村白条”,苏宁宣布建立10000个乡镇服务站。只有将各项政策切实落实到位,电商与农村的对接才能更加坚实牢固。

  加快农村互联网人才培养 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第一,要加快农村互联网人才的培养。互联网在农村能否真正发挥效能,关键在于人才。

  根据阿里巴巴对我国县城电子商务人才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未来县城对电商的人才的需求将达到200万。然而,在农村,31%的人缺少经验管理的理念,20%的人缺乏创业知识,另有14%的人没有设计网店的能力。很显然,在缺乏足够的电商人才做基础的情况下,仅靠大规模投资难以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已启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师”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农村电商人才孵化”两条主线展开。

  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

  第二,要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农村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要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不断降低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减轻电商的各种负担,为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只有政府与市场共同携手,共同发力,互联网的发展才能更多地惠及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短板”才能被补齐。

  相关链接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传播媒介相对欠缺,这使得互联网在农村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发展农村互联网意义巨大而深远。

  互联网给农民提供多样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渠道,从而深刻影响农村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有了互联网,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专门的网站为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发布分类信息,从而使农村居民既快又准地获取信息,提高传播的效率。同时,农村居民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发布信息,让更多的农村资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能够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城乡居民信息传播、观念变革的同步更新。1974年,卡茨曼提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会增大整个社会每个成员的信息接触量,但是,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使用新技术,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因此,新传播技术层出不穷,人群中的信息鸿沟则有加大的趋势。

  我国目前的数字鸿沟,不仅出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也存在于中东部农村和西部农村。在农村地区进行互联网的建设,无疑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

  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有助于启动乡镇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实现政务上网后,政府能够更及时、深入地了解到民意。一些矛盾将能得到更有效率的反映,很多问题可以在矛盾激化之前解决,减少冲突。因此,发展农村互联网,对带动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意义非凡。

  农村市场将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座“金矿”。目前,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超过3亿,但是网民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16%,远低于发达国家超过50%的普及率。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互联网必然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长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