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市图书馆:昔日不重来

  这座历史老建筑矗立五角场地区的漫长岁月中,真正发挥图书馆功能的时间却屈指可数

  “旧上海市立图书馆”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三年前,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正式宣布启动“旧上海市立图书馆”的修缮改建项目。按照有关方案,这个项目预计2016年完工,最快也得到2017年才能对外开放,而这个历史建筑届时的身份也会更换成杨浦区图书馆。

  “大上海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计划”中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这座“图书馆”历史悠久,自1935年建成以来,已在五角场地区耸立了80年。

  旧上海市立图书馆破土动工之初,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曾将其视为所谓“大上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计划始自1929年。当时民国政府希望在上海外国租界的华界重新打造一个“新上海”,试图借此“壮举”来长民族志气,灭洋人威风,在华界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区。

  这个计划涵盖上海市中心西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的大片土地,占地近7000余亩。如今的杨浦区五角场、江湾等区域皆纳入其中。

  “大上海计划”实施后,上海特别市政府(今体育学院大楼)、上海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像楼)、江湾体育场以及旧上海市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在短短数年内便相继落成。

  主设计师年仅30岁

  旧上海市立图书馆乃是由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系高材生,曾在美国知名亨利·墨菲设计事务所任职的“海归”设计师董大酉主持设计。

  当1929年被正式任命为“大上海计划”主任设计师时,董大酉年仅30岁,可谓是当时中国建筑界的天之骄子、青年才俊。之后,他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现代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董大酉当时所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均带有浓厚的中国古典特色,试图将西方的近代建筑工艺与中华传统概念相融合,旧上海市图书馆亦为其重要代表作之一。

  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黑山路181号同济中学校园内的这栋建筑,全部占地162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470平方米。

  正中的门楼为歇山二重檐式,黄色琉璃瓦覆顶,附以华丽的檐饰,四周是用石栏杆围绕而成的平台。若远看,大楼整体如同中国式传统庙堂。馆舍采取钢筋混凝土的防火构造,四周是人造石砌筑的外墙,还配有祥云花饰装点期间。

  图书馆大厅、借书处、陈列厅的等,内部装修均为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红色的柱子,天花彩画藻井,但也融入了西洋风格的现代装潢。根据当时报刊的描述,这座图书馆内部大厅全部铺着大理石,原型立柱全部镂空雕花,显得“非常洋气”。

  部分建筑未能建成

  在平面布局上,图书馆底层中间当方形大厅,大厅后为报刊阅览室。最后部分为书库,最多可藏书50万册。图书馆大楼总高14米,分5层,每层可安装2米高的书架。

  左翼为办公室,右翼为儿童图书馆、善本书库、讲演厅。左右两翼分别为研究室、特别阅览室、二层两端各有一书刊阅览室,总共有三百余个座位。第二层中央前部分有夹层为储藏室,由此可到后面平屋顶,也可上露天楼梯到门楼。门楼四周有平台,在这里四面均可登临眺望“大上海计划”的建设全景。

  此外,为配合在特别市政大厦左侧前已建成的上海市立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像楼),使两馆形成对称。在平面布局中,图书馆大楼左右两翼的侧楼两端外还设计有两个突出的建筑,形成主楼大门前广场的“门”字形空间,这样能提供更多的藏书面积,也便于读者和车辆的集散。

  不过,当时这部分建筑未能走出图纸化为现实。

  一来是由于经费紧张,一部分设计只能忍痛放弃;二来则是因为当年的国民政府希望多快好省,速速完工以彰显政绩。前后施工仅耗时不足10个月,上海市图书馆于1935年10月便告落成。次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建馆旨在“促进社会教育之普及”

  关于建立宗旨,该图书馆曾特别指出:“在昔藏书,虽有公私之分,但多偏于保守,致失图书功用之发展,不能广其利于社会焉;且自有昔私藏,尤少有百年不易姓者,既不易永久保存,自更难语进步发展,此则昔日藏书家之所短”。有鉴于此,“今日图书馆之设立,其目的绝不能如昔日简单,非僅以保守为能事已也”,而是需要“善察环境需要,促进社会教育之普及”。

  开放之初,沪上媒体就对这座新落成的图书馆非常好奇。为此,特别派出记者以“读者”身份去现场体验,事后撰写长文仔细介绍。读者到馆后,首先会看到,入口处左右两侧分别是阅览证查验处和衣帽间。

  穿过一道玻璃旋转门,便进到图书馆内。进门后,最先会看到作为“报室”的中央大厅。其中,开架陈列着68种当时上海的各类中西文报纸。“报室”左侧是图书馆各部门办公室与库房,右侧则是“儿童图书室”,专门提供童书、绘本的阅览服务。

  接着,拾阶而上便来到二楼的目录大厅。此处大厅地板全部用大理石铺就,光滑如跳舞场。这在当年国民政府修造的机关内相当少见,以至于当时记者在报道中提醒广大读者,“你要是皮鞋的话,一个不留意会使你滑跌”。

  四周则是装点着雕花罗马柱,显得非常别致,让不少读者感叹这座图书馆果然是中西合璧——“外中内洋”。

  藏书远胜沪上其他公共图书馆

  大厅中央摆放着七八座铜皮大箱,里面分门别类装着目录卡片。当时媒体曾夸奖“目录卡片,储以钢橱,形式新颖,翻检甚便,尤称现代化之设置”。

  目录大厅之后便是书库,之前若简单翻过这些目录卡,就会发现这座图书馆藏书之多,远胜当时沪上其他公共图书馆。

  开馆时,可供开放借阅的书籍近7万余种,全部由上海特别市政府财政出资采购。书库左侧长廊与图书馆阅览室连通,开架陈列有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及各类百科全书等常用参考书、工具书,尤其强调“对于新旧百科全书,应尽力搜罗,以便公众阅览”。

  为方便读者,图书馆会将新到图书信息编列简明书目,并优先予以陈列。而图书馆阅览室的对面,则是“杂志室”,其中搜罗了580余种全国各地出版的期刊杂志,也有租界及国外出版的外文刊物,在当时全国图书馆中首屈一指。上述两室,各自可容纳150名左右读者。

  杂志室旁,另设有“伍连德博士存书室”。伍连德是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与防疫事业的开创先驱,亦为上海市立图书馆捐献了大量私人藏书。因此,存书室内陈列有大量其所捐献的海内外珍本图书,时常吸引读者驻足参观欣赏。

  开馆仅一年有余

  旧上海市图书馆内,读者若至各部室内阅览环境甚舒适,“光线柔和,空气流通,座位整洁”。沪上有新闻记者曾称赞:“沪市尘嚣,乃有此静美读书之所,实可称道!馆中秩序肃然,阅者遇有所询,该馆职员为之解释说明,不厌烦琐,尤为难得”。

  这座新图书馆唯一美中不足者,或是路途较偏远,往来虽有公共汽车,但站点离图书馆较远。图书馆落成之时,“大上海计划”虽已初见端倪,但毕竟地处西北远郊,交通便利程度自然无法与以租界为主的市区相比。对于市区的读者来说,尤其不便。

  尽管获得多方好评,但这座历史老建筑矗立五角场地区的漫长岁月中,真正发挥图书馆功能的时间却屈指可数。

  细细算来,前后不过一年有余。1937年抗战爆发后,该馆就处于遭废弃状态,甚至还成了侵华日军的仓库。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已收回租界,便早忘了这座远在上海北郊“下只角”的图书馆,而是打算改在市中心的福州路上另起炉灶,重建了上海市图书馆。

  1949年后,该图书馆所在地区被划归同济中学,馆舍部分被改为校图书馆,但整体仍未得到有效使用。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被评为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但转眼到了21世纪,这栋老建筑依旧破败萧条,如同一座烂尾楼一般突兀地竖立在江湾地区。

  修缮保护难度极大

  2004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江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规划》,旧上海市立图书馆修缮改建也就在此时被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多年酝酿终得实施。

  从建筑角度而言,旧上海市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其实是中西混杂的独特产物。以钢筋混凝土的西式现代建筑结构塑造的主体,搭配中式大屋顶与细节配饰。类似风格的民国建筑除了在上海江湾、五角场一带常见外,在当年首都南京也多有留存。

  这些建筑都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从今日的眼光看来,这些建筑身上充斥着中西风格间的纠结与冲突,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城市历史的宝贵遗存,亟待维护与修缮。

  目前,根据有关方面公布的修缮工程方案,计划在修缮的基础上,扩建馆舍建筑。规划用地面积为15170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控制在9730平方米。除了修缮外,还打算建成当年董大酉图纸上未能实现的东西两翼部分。

  此次修缮设计方案中特别提出,要努力恢复该建筑中国古典复兴主义风格,在体现历史建筑审美价值的同时,赋予其符合现代要求的文化功能。现暂定图书藏书量约为65万册,数字资源100TB,报刊1200种,阅览座位数为650席,另设其他供读者学习、休息的座位,总座位数达1000余座。

  但是,建筑内部朽坏严重,工程浩繁,修缮保护难度极大,实际建成效果如何尚未可知。

  旧上海市图书馆开放之初,当日便有媒体感叹“欧洲各强国,幅员大者,仅当吾国一省,而其域内所成立之大小图书馆,至数千所”,所谓“诚以普及教育言之,用力之经济,效率值优长,殆无过于图书馆者”。

  换而言之,如何让如当年旧上海图书馆这样的历史建筑重新回归“图书馆”的角色,真正迎来读者,真正为读者服务,或许是更为重要的任务。

  文/沙青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