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退欧,英国人怎么生活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欧洲杯,脱欧,欧盟,英国
  • 发布时间:2016-06-30 10:39

  “留欧”还是“脱欧”,其实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选择

  有句话叫“一回生,两回熟”。这不只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效,在国家大事设定方面,英国人也这么“玩”。英国人连续两年举行统一还是脱离的公投:2015年是苏格兰独立公投,2016年则是脱欧公投。

  如果说,2015年人们还对这种传说中的“公投独立”充满好奇的话,那么2016年则有些审美疲劳了。

  因为,除了投票的主体从苏格兰人扩大到整个英伦三岛居民外,其余程序都是如出一辙:先是两方政治领导人轮流发声拜票,接着商界大佬们分成两拨发公开信互说利弊,然后则是各种社会名流跟上,形成“超级大乱斗”的格局,不少公众人物都被逼着表态,避免被贴上“骑墙”的最差标签。

  而如果把那些秀出主张的人物分门别类列出来,会发现政治和经济界人物意见分成针锋相对的两派。相比之下,文教体育界的观点倒是出奇一致:纷纷对脱欧说“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分歧,根本原因在于,是否保留欧盟的“户口本”,对英国人来说,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选择。

  英国的一流球队中可能会空出157个位置

  对于全世界的足球迷来说,2016年6月英国退欧与否根本就不是件大事,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牢牢地被在法国举行的欧洲杯吸引。不过,他们或许并不知道,那些在场上踢球的球员里,有不少人都在关心公投的结果,因为这和他们的饭碗密切相关。

  虽然“三咪军团”英格兰队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国际大赛的决赛圈上保持高开低走的作风,始终被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邻居们压一头,但英国人却组织了在商业上最成功的足球联赛。

  在参加欧洲杯的全部552名球员里,英超联赛贡献了将近五分之一,共103人,球员数量超过排名其后的德甲和西甲的总和。于是,除了英格兰队,人们会发现,威尔士、爱尔兰、北爱尔兰乃至比利时等球队都要贴上“英超制造”的标签。

  由于在商业收入方面领跑全球,这使得英超球队能够高舞支票本签下心仪的外国球员,而且由于欧盟内部的劳动自由流动条款,目前欧盟球员加盟英国球队很自由,但对于非欧盟成员国的球员而言,则必须有签证和工作许可才能为英超球队效力。

  如果公投结果是脱离欧盟,那么对于曼联的当红小生法国球员马夏尔或者曼城的中场核心西班牙球员席尔瓦等人来说,这些来自欧盟国家的球员可能不能继续享受“绿色通道”,需要申请英国工作许可才能拿到工作岗位。

  有人曾估算过,在欧洲赛场中为英超俱乐部上场踢球的180名非英国欧盟球员中,大约只有23人有资格从英国内政部拿到工作签证。其余的157名球员现在不需要签证,但假如英国脱欧,理论上讲他们就需要工作许可。一旦被内政部拒绝,英国的一流球队中就可能空出157个位置——这对于一直被诟病本土核心球员培养不足的英足总来说,反倒是个好消息。

  因此就在欧洲杯举行的进程中,有上百名球员其实是“心在曹营身在汉”地盯着脱欧公投的进程。英国人举行公投的同一天,欧洲杯的小组赛尘埃落定。届时不少球员在打道回府的同时,也对未来饭碗的着落有了谱。

  大学吸引力会下降

  从长远看,是否退欧关系到英超的整体竞争力,对英格兰队的水平也会带来影响。但是,足球场上的结果还要等4年后的下次欧洲杯才能体现出来。而对于科研和教育的影响,则会立竿见影,因而此领域的专家们纷纷发声,请求让英国留在欧盟。

  在退欧公投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彼得·希洛斯和遗传学家保罗·纳斯在内的13位英国诺贝尔奖得主发表了一封联合署名信,表明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内。

  他们在公开信中指出,科学唯有在自由开放、促进分享与合作的环境中才能蓬勃发展,发扬光大。他们说,“欧盟可以(为我们)创造这个环境,而这正是科学家最为高度重视的。”

  实际上,广泛国际合作被认为是英国高教和科研的一大优势。英国和欧盟国家学者的合作研究项目数量增长迅速,发表的科研论文中,半数以上属于此类合作项目。

  过去20年里,通过欧盟出资和协调的项目,300万英国大学生到另一个欧盟成员国工作和学习。

  目前欧盟学生在英国上大学可以申请学生贷款,在苏格兰和当地学生一样,可以免除本科学费。有调查显示,如果英国退出欧盟,英国的大学吸引力会下降,很难招收到国际学生。

  为了控制科研和教育方面的风险,文化科学等领域的大咖们发表声明称,“投票是你的决定,我们都会接受。但是如果这将有助于那些还不知道如何投票的人,我们想要表达的是:英国留在欧盟里是多么地重要。”

  未来生活将会怎样

  在“留欧”和“脱欧”选边站队的话,那么家住贝克街21号B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多半会选择留在欧盟。在他身体里有欧洲大陆的血液,在作家柯南·道尔的设定里,福尔摩斯的祖母是法国画家贺拉斯·凡尔纳的妹妹。

  福尔摩斯在现实中的“化身”,英国演员“卷福”也属于“留欧”派。从经常扮演话唠角色的演员“卷福”,到口不能言的物理学泰斗霍金,他们都表示,英国留在欧盟内部才能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离开的话,创意产业将被严重削弱。

  其实创意产行业只是受到影响的冰山一角而已。英国经济的每个领域都会受到“欧盟户口本”问题的影响。

  由于对英国退欧的担心,在外汇市场上,2016年英镑持续走低,兑美元汇率跌至2009年来的低点。这使得英镑成为今年相对美元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之一,为了捍卫英镑,英国央行已宣布,公投前后如有需要,愿意向银行提供额外的现金流;若公投后有必要,央行还将调整利率。

  作为留欧派,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称,英国退出欧盟将给英国经济带来“永久损害”,使经济产出缩水6.2%,给公共财政带来360亿英镑的缺口,相当于每个英国家庭将损失4300英镑。

  对于一般英国人来说,对360亿英镑的缺口恐怕没什么概念,可觉得4300英镑是个不小的数字,因为这足够全家喝10年的牛奶了。然而这带来新的疑惑:如果是否退欧真是这么重要,那么政客们把这个选择权交给英国更关心牛奶的公众们来决定,看起来就像是一场不负责任的游戏。

  “留欧”还是“脱欧”,其实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选择。比如,对于伦敦的租房者来说,脱离欧盟看上去是个利好消息,因为一旦多数投票赞成退欧,英国将不会继续施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总人口可以减少一百多万,而需求也随之下降,市场行情将变得有利于租房者。当然,同样的结果对于房东来说就是个坏消息了。

  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则是从自己短期的切身收益来决定投票时在哪个格子画勾。

  而在宏观上,对于超越英伦三岛,欧盟28个成员国来说,公投本身开启了一种可能,即从二战以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从规模不断扩大的“单行线”,开始转化为带有退出机制的“双向街”。

  这会给各成员国在衡量一体化的成本和收益方面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或者像希腊那样,作为欧盟的“负担”,有被别国踢出去的风险;或者如英国那样视欧盟为“负担”,忽有一天无奈选择一拍两散。

  无论哪种情景出现,对于欧盟这个被誉为“民族国家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实验”来说,都会是一场波折。

  6000多万英国人眼下掌握着是否进入波折阶段的钥匙。2016年正好遇上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英国人在投票的时候,是否会在心头浮现出哈姆雷特式的经典困惑:留下还是离开,这是个问题。

  文/王亚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