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其表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起亚KX5,福特,本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7-04 14:01
对于一贯追随韩流的哈韩族来说,很遗憾的是这篇测试文章并不属于标题党,起亚KX5的表现并没有像虐心的韩剧一样在剧终的时候出现惊天大逆转的结局,无法完成测试的刹车热衰减现象以及不成熟的底盘调校使得起亚KX5的整体表现令人失望
或许是与福特/马自达合作的遗产,起亚车型在风格上比现代和大宇都更加运动,从福特时期的普莱特Pride到美鹿Sephia,再到现代时期的千里马、赛拉图和狮跑,起亚在性能上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比同平台的现代更强一些。这其中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情况下,起亚车型比现代车型晚半代,因此这使得前者的整体表现都比后者更成熟。在上一期的SUV主编测试中,起亚Sportage(狮跑/智跑)最终的评分也明显高于相同平台的现代Tucson(途胜)。
事实上KX5只不过是第四代Sportage在中国的专有名称,主要是为了与目前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第二代车型(狮跑)和第三代车型(智跑)加以区分。最初的狮跑诞生于1993年,它是基于马自达Bongo后驱货车平台开发。1995年至1998年这款车还由大名鼎鼎的德国卡曼(Karmann)代工生产并面对欧洲销售。随着起亚与现代的合并,Sportage从第二代车型开始和途胜一样转为采用现代伊兰特的前驱轿车平台。这次测试的KX5则是2016年刚刚问世的全新第四代车型。
设计 新奇另类,整体和谐
起亚KX5的前脸设计思路很新颖,中间收窄的中网格栅继承了起亚当下的品牌特征。或许是借鉴了保时捷SUV的设计理念,吊梢眼式的大灯位置上移到了发动机盖的边缘,整体给人感觉很有神采和活力。矩阵式雾灯也特别抢眼,同时也让人可以从很远就能看出来这是一辆起亚。KX5的外观基本沿袭了智跑的轮廓,从轮廓和侧面比例能明显看出其中的传承关系。另外,为了增强SUV的身份感,车身前后都增加了银色的保险杠下护板。
车身 尺寸小幅提升,空间更加合理
全新KX5相比于前身车型在轴距和整车长度上都增加了3厘米后分别达到了2.67米和4.48米,而宽度仍和原来一样为1.86米。几乎算是同级别中最大的宽度以及带有膨胀感的设计让KX5看起来比实际大一些,但事实上,在轴距和车长分别增加3厘米的情况下,KX5仍然比翼虎、CR-V和Rav4等车更短。不过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使车内空间利用率更好。前后排乘客都有非常充足的空间,面积巨大的全景天窗也增强了通透感。
性能 1.6T取代2.4自吸,动力更强
KX5提供2.0升自吸和1.6升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2.0升车型可以同时提供6挡手动变速箱和6挡自动变速箱,但不提供四驱系统,且手动变速箱仅配备2.0低配车型。代号G4NC的2.0升NuGDI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仍然为165马力,但最大扭矩从199牛·米提升到了203牛·米,在采用缸内直喷以及自动启-停技术后,自动挡车型百公里油耗从7.8升降低到了7.2升。
取代2.4升发动机的1.6升T-GDi涡轮增压发动机代号为G4FJ,目前只提供7挡双离合器变速箱,顶配车型配备四轮驱动系统。尽管在功率方面只比自吸车型大了12马力,但扭矩能够达到265牛·米。在本次测试中,10秒出头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另外根据厂方数据,两驱车型百公里油耗仅6.9升,理论上比2.0自吸更低,而实际测试油耗的结果为8.7升,也属于比较正常的表现。
在日常驾驶中,1.6T体现出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的一贯特点。在低转速下缺乏活力,高转速下又会让人感觉功率储备不足。双离合器变速箱换挡过程很平顺,但换挡过程有些长,好在换挡逻辑很成熟。在排挡杆旁边,有一个驾驶模式选择按钮,共有运动、普通、节能三项可选。置于运动模式时,发动机转速会尽量维持在2000转以上的甜区,因此开起来格外畅快。环保模式则适合在拥堵的城市交通中使用,此时油门会忽略很多细小动作,提升了舒适性。
驾驶 驾驶动感,但底盘调校不够成熟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起亚一直给人的驾驶感受都偏运动。KX5也不例外,从初步的感受来看,沉稳的方向盘让人很有信心,底盘悬挂也很硬朗。虽然在弯道中,回馈力度较重的方向盘和支撑有力的悬挂营造出一定的动感,但一旦需要对方向或者车身姿态进行调整的时候,KX5会立刻做出有些神经质扭动。
尤其在高速情况下,难以控制的车身负载反应甚至让经验丰富的驾驶者也无法对KX5进行准确的控制。56.8公里/小时的绕桩成绩和107.9公里/小时的变线成绩显然说明了这个问题,另外1分22.73秒的操控圈成绩显然也算不上出色。
乘坐 行驶舒适性令人失望,车内异味明显
在表面上追求动感的悬挂不仅没有带来多少实际效果,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在路面颠簸时的行驶舒适性。缺乏弹性的底盘在面对类似减速带之类冲击时,很难吸收大部分震动。短小的椅垫也缺乏对大腿的支撑。刚性很好的车身隔音效果虽不错,但发动机的声音并不悦耳。或许是新车的原因,KX5车内的塑料比较明显,长时间关闭车窗的话,车内成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不过KX5通过丰富的配置让人感觉周到,带净化功能的空调满足了当下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安全 刹车出现热衰减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ams自从在中国创立车辆性能测试以来,一直沿用德国苛刻的测试标准对每一款车的性能进行考核。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用到急刹车的机会就如同用到EPS或气囊一样并不多,但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我们仍然会按照标准对车辆热刹车测试。尽管在这项测试后,我的胃都会一直在提出抗议。
然而很遗憾的说,或许是个案的情况,参与本次测试的这辆KX5没有能完成这个项目的测试。尽管41.9米的冷刹车成绩符合标准,但在临近结束的第9次刹车时,刹车系统几乎失效,刹车距离呈几何级数上升,这种在以往的测试中还从未出现过。按照长期以来的标准,没有完成这项测试的车型最终评星将不高于两星。
费用 价格相比现代途胜便宜大约3000元
根据动力系统和配置不同,KX5共有8款车型可供选择,售价区间为15.68万-23.18万元。其中2.0升手动版GL车型几乎不提供空调和蓝牙电话之外的任何舒适性配置,售价为15.68万元。2.0升自动版GL、GLS和Premium三款车型价格分别为16.18万元、17.18万元和18.98万元,1.6升增压两驱版三款车型价格分别为16.68万元、17.68万元和19.38万元,顶配的1.6升增压四驱版Premium车型的售价突破了20万元,到达了23.18万元。
车评测试评价
优点 造型充满个性,动力平顺,价格相对便宜
缺点 刹车出现热衰减,底盘调校不成熟,减震舒适性不好,车内异味明显
上市时间 2016年3月
售价 15.68万~23.18万元
竞争车型 大众汽车途观,福特翼虎,本田CR-V,丰田RAV4
中国市场分析 KX5在刹车和底盘性能上的不足改变了起亚一贯强调运动性的品牌特征,然而对于不那么在乎性能的消费者来说,充满个性的外观和丰富的配置仍然具有吸引力
综合评价
评价:起亚KX5凭借独特的外观设计、良好的实用性以及实惠的价格赢得了人们的初步好感,但刹车性能以及悬挂系统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得人们必须做出谨慎的选择,另外在内饰材质的气味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做出提升。
车身
优点:造型前卫,空间充裕
缺点:内饰材质气味明显
行驶舒适性
优点:车内隔音效果好
缺点:减震舒适性一般,椅垫腿部支撑有限
动力性能
优点:发动机动力平顺,换挡顺畅
缺点:低扭不够强劲,高速功率储备不足,变速箱换挡速度较慢
驾驶性能:悬挂系统调校不成熟,高速稳定性不足,连续转向后,车身负载反应明显
安全性
优点:标准安全配置丰富
缺点:刹车出现热衰减
环保:油耗合理
费用:售价略有优势
期待改进
提高刹车系统的稳定性,对底盘进行优化或重新调校
起亚KX5车型配置
手动两驱GL 15.68万元
配置:双安全气囊,ABS,EBD,织布座椅,日间行车灯,卤素大灯,大灯高度调节,手动空调,电动后视镜
·2.0L自动两驱GL 16.18万元
·1.6T自动两驱GL 16.68万元
配置增加:刹车辅助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坡道辅助,铝合金轮毂,驻车雷达
·2.0L自动两驱GLS 17.18万元
·1.6T自动两驱DLX 17.68万元
配置增加:侧气囊,无钥匙启动,电动天窗,前雾灯,后视镜电动折叠,后排空调出风口
·2.0L自动两驱Premium 18.98万元
·1.6T自动两驱Premium 19.38万元
配置增加:胎压监测,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加热,定速巡航,倒车影像,电动座椅,自动大灯带日间行车灯,自动防炫目后视镜
·1.6T自动四驱Premium 23.18万元
配置增加:四轮驱动带中央差速锁,电动感应后备厢盖,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座椅加热,GPS导航系统,氙气大灯带自适应远光,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导购 出于安全原因不推荐购买
推荐两驱型
配备1.6T发动机的四驱高配车型并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驾驶体验,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在城市交通中也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相比之下售价不足20万元的自吸发动机和两驱Premium型更加实用。
刹车系统出现热衰减
尽管之前的测试车中也曾出现过热衰减的现象,但没能完成测试的情况还是首次出现,因此最终起亚KX5也得到了中国ams有史以来最低的评星结果。
15.68万~23.18万元真的便宜吗?
尽管起亚KX5的入门价格很低,但配置也显得过于简单了,而性价比相对合理的高配车型和主流车型相比,价格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5000公里保养费用不高
5年10万公里的整车质保期能够免除很多消费者的后顾之忧,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虽不算长,但500元左右的保养费用也很亲民,大保养的费用一般也不会超过2000元。
保值率不高
从目前情况来看,韩系车型二手车价格普遍偏低,对于经常换车的短期购买需求来看,德系或日系主流品牌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撰文: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