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顾名思义,是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治末病的理念,最早始于《黄帝内经》一书,《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是能够在病情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某种状况时,就进行早期治疗和预防,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等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就像渴了才去打井,战争打起来了,才去制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这一论述非常精辟。后来唐代名医孙思邈又进一步发挥,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即医术高明的医生治疗未发生的疾病,医术一般的医生治疗即将发生的疾病,医术差的医生只会治疗已经形成的疾病。
古人治未病的思想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其实如出一辙,都是属于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病变,就是古代医学所说的“疾”,即大病前的一些症兆。治未病的思想内涵和亚健康的防治方法也相同。
从未病先防开始
古代医家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3个方面:
1.未病先防
也就是说当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要积极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
首先,注意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功能,祖国医学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加强营养;平时提倡修身养性,遵循“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
其次,“顺应天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如提倡春三月晚睡早起,在庭院散步,舒展身体;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使腠理宣统,阳气疏泄;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内守;冬三月,应早睡晚起,避开寒凉,保持温暧。
第三,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
未病先防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这在古代医书上还有很多论述。
2.既病防变
顾名思义,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向坏的方向发展,控制病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浅变深、由轻变重,即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转变之前。《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病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容易被治愈,也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3.除邪务尽
让疾病尽早康复,并防止复发。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损、脾胃气虚、肝肾不足、血淤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亚健康与治未病一脉相承
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是传统医学关于健康的一个核心理念,在指导保证国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其实质与治未病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亚健康是指人体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全身并无器质性病变,但出现了一些功能上的变异。亚健康人员,主要是一些脑力劳动者、平时工作压力大或者是超负荷劳动的人;还有一些人是平时忽视养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亚健康包括一系列的症状,如:头晕脑涨、阵发性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焦虑烦躁、容易疲劳、失眠多梦、胃口差、不欲饮食、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胸闷不舒、情绪不稳定等,也有观点认为这些症状可以称之为疲劳综合征。
这一类患者如果能够自我减压、进行自我调理,也可以恢复到常态,与正常人并无不同。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对这种“未病”不进行治疗,让其持续发展,就有可能进入“潜临床”状态,出现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有的医学专家把这一类患者归纳为3个减退,似为比较合情合理:
1.活力减退。不愿意参加各种运动,一般喜欢宅在家中;
2.反应能力减退。对周围事物比较淡漠,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
3.适应能力减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步伐。
经检测,这类人员血脂异常、高血糖和高血黏度接近临界点,免疫功能偏低,人体已经开始发生病变,但症状不是太明显或者本人都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在我国,由于社会压力大、工作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性,亚健康人群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椐相关资料统计,包括有上述症状人员和一些亚健康边缘人物,约占总人口的60%。符合现代社会健康标准者仅15%,属于不健康状况者也占15%。这就是我国国民身体状况的现状。所以说“治未病”和“亚健康”是摆在我国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祖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