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星空雲海間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攝影,理想,旅遊
  • 发布时间:2016-11-02 11:06

  80後的Will Cho,人稱「銀河小王子」、「銀河獵人」。香港的星空,被他的攝影作品發揚光大。當初舉起鏡頭,是因為大自然撼動了他的心靈。他迷上的是風景而不是相機,在乎遊歷多於拍攝。與其說他是位攝影師,倒不如視他為大自然的鑑賞家。

  眼前的Will是個斯文內斂的男生,知道他以前任職咖啡店,也算氣質相符,就是聯想不到他有通山走的活力。「6年前的我,日子還是過得渾渾噩噩。有一次跟同事上大東山看日出,結果日出沒看到,卻莫名地愛上大自然,人生忽然有了方向,想追尋山上的好風景。」

  腦袋冒出了行山這個理想,Will便辭掉工作,四處遊歷,開始拍攝自然景色,聽起來頗逍遙,實際上拮据了好一段日子。「頭三年是不敢外出吃飯,不敢有任何花費,衣服穿來穿去也是那兩、三件。但我是幸運的,家人很明白我,支持我去找理想;連身邊的朋友也很體諒,還會自動請我吃飯。」活在急功近利的社會,有人肯支持自己追夢,就算最後沒有成功,也是一種福氣。

  謙卑面對大自然

  在香港,甚少有人會在山上連續遊走十多天。Will就試過自訂路線,獨自在大嶼山遠足12日。「老實說,當時高估自己的能力,帶了太多行裝,有點應付不來,幸好沿途有足夠營地休息。最高興是看到很多隱世風景,還結交了一些熱心的村民和獸醫,認識到黃牛、水牛的習性。」

  Will走過的山峰眾多,但對大東山特別有感覺。「想想也走過上百遍了,看盡山上的日出、日落、雲海、星空,但仍然未有感到厭倦。因為那裡地勢較平,每次在山上都好像身處大草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加上第一次行山就是上大東山,這是我找到理想的起點,所以對這個地方情有獨鍾。」

  聽Will訴說自己對行山的熱愛,可以感受到他很享受那只屬於自己和大自然之間的寧靜時刻,有沒有人相伴,似乎不是那麼重要。有一次,Will約人午夜上山看日出雲海,但遲遲未能成行,他擔心錯過最佳觀賞時間,便索性自己一個人摸黑走上山。「我其實喜歡單獨行動,在大自然獨處,有更大空間思考人生。」問他怕不怕危險,他說沒人陪反而更注重安全。

  究竟Will的安全意識有幾高?初時他真的依足政府宣傳片呼籲,時刻向親友報告行踪!「我開了whatsapp群組,加進一大批經驗豐富的『行山友』,每隔一小時便報告位置,自己也覺得煩。」現在他已戒掉「追魂Whatsapp」的習慣,但每次上山必定量力而為。「面對大自然,人應該保持謙卑。大風大雨走上山是危險的,通常陰天我不會出動。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我會白天試行一次熟習環境,才敢夜間出動。」

  學攝影無師自通

  Will捕捉的壯美景觀,總令人不禁發出「嘩!」一聲的讚嘆,以為所用的器材必定很講究,誰知他只是帶着一部無反機走天涯。「上山不想行裝太重,我喜歡用輕巧的細機,再加超廣角鏡、中焦距鏡和腳架就夠用了。」難怪有人會說,照片好看與否不在於器材,而在於你有沒有「攝影師之眼」。

  Will沒學過攝影,只靠自己上網爬文瞭解攝影技巧,再自己摸索構圖。「我喜歡走到一些無名小山和海岸取景,練習不同拍攝角度。藝術是需要自己去探索,才能建立獨有的風格。」近年,Will就喜歡玩航拍,塔門、華富邨都是他的攝獵之地,作品非常壯觀。「我想過向航拍方面發展,但現時無論香港或外地的相關管制也太嚴,可以自由航拍的地方不多,只能自己閒時玩玩自娛。」

  別急着看鏡頭

  雲海是Will最拿手的拍攝題材之一。初期他去行山,很多時都是為了捕捉變化多端的雲層。山間逐雲絕非易事。春夏路濕,沿途遍佈難纏的蜘蛛網;秋冬寒冷,山上與地面溫差可多達10度。千辛萬苦走到山上,如果高度不對,時機不準,雲層散了就撲一場空。

  Will坦言拍雲海很視乎運氣,自己也食過很多次白果,太執着最終結果,只會經常失望,失去行山的興致。經過多年的「食白果」經驗,他已學懂對這些遺憾處之泰然。

  「大自然是一個循環,今次拍不到的風景,之後總會再有機會出現的。我認為拍攝風景不能計較得失,享受大自然最重要。在遊歷的過程找到樂趣,就有動力再去發掘風景。」

  放膽追夢的Will,跟電影《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主人翁Walter Mitty有幾分相似。不過Will似乎對劇中另一人物有更深感受。「我最喜歡的一幕,講述主角往極地找到攝影師Sean,好奇他為何凝望雪豹良久也不拍下來,Sean說自己享受當下,就不想有任何事分心。」

  Sean彷彿是Will的寫照。每當旭日初升,聚集山頭的攝影人士爭相按下快門,Will永遠是最後舉機的人。「大家常疑惑我在等什麼。其實我來不單純為了拍照,而是想用心感受日出的美。看夠了,拍一、兩張便心滿意足。」

  夜晚在山上獨行,Will的視線總離不開燦爛的星空。他會索性找塊大石躺下來欣賞,往往沉醉個多小時才動身拍下照片。一般人拍星空集中拍天,但Will喜歡攝進自己的小小身影。「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雖然渺小,但總有存在空間。我想表達人與自然的共存關係。」

  一夕爆紅

  星空下四野無人,Will安置好腳架,設好拍攝時限,便會快步走到預定的位置,通常來回十多遍,才拍下一幅滿意的作品。要數代表作,不得不提2012年他在大東山拍下的作品——《銀河下的我》。「當晚我把照片上載到Facebook,本是希望跟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當下感受到的奇妙星空。翌日再上網查看,發現照片已被網民廣泛瘋傳,『likes』數竟已累積了二千多個,自己都嚇了一跳!」翌年,他又在鳳凰山拍了一幅《我行.我夢.我想》,再次受到網民眷顧,在國家地理頻道香港區的攝影賽中,奪得網民票選攝影大獎。

  默默無聞的山中浪人,自此變成炙手可熱的KOL(網絡紅人)。他還當起電視節目主持人,帶觀眾雲遊本地山水。各大品牌、外國旅遊局爭相邀請Will合作,出席不同活動和舉辦攝影講座。2013年,澳洲旅遊局邀他拍攝當地自然景色;今年日本滑雪高手兼設計師福山正和訪港,香港旅遊發展局也找Will當導遊,向福山介紹香港的行山徑。名利接踵而來,「全職野人」不用再靠家人接濟,但Will毋忘初衷,堅持做些對大自然有益的事。「如某些樓盤破壞大自然,我會避免接相關的攝影工作。我寧願用名氣鼓勵更多人關懷生態,例如召集網友去大東山清理垃圾。」

  遍遊內地日本山水

  不用工作的時候,Will喜歡即興旅行。上網訂張機票,數小時後便出發,說走便走。他會特別找地方去接觸大自然,曾踏足過的奇景不少。「內地方面,被譽為『中國天空之鏡』的青海茶卡鹽湖令人一見難忘;青海至甘肅一段路亦很漂亮,尤記得去了18天,日日都看見一片綠油油,彷如身處瑞士山區,初時很興奮,常常要停車看風景,後來越停越少,因為實在有點審美疲勞。此外,我也很喜歡張掖的丹霞地貌,其顏色分明的層次感很有趣,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奇妙。」

  Will也熱愛去日本,特別喜歡當地鄉郊小鎮的濃濃人情味。「住在鄉郊的人會主動跟我談話,很有興趣知道我的事情,會關心外來的人。跟日本的城市人有很大分別。」漫遊日本鄉郊之中,行山是Will的最大樂趣,他說日本四季分明,很多地方有火山奇觀,而且行山配套也很充足,是接觸行山文化的好地方。鳥取縣的大山、三德山……他都一個一個征服了,去年11至12月又去鹿兒島行了3座山,登上了韓國岳、宮之浦岳和開聞岳,期間認識到日本遠足人士推崇的日本百大名山,他希望能把這些名山一一走遍。「除了用雙腳遊日本,我還計劃騎單車由九州走出發,一路遊至北海道,希望能用3個月完成整個旅程。

  發掘香港50座名山

  很多香港人憧憬外地的風景,以為身處香港這個現代化城市,找尋自然美景一定是要「向外求」。但對Will來說,去過的地方越多,反而越懂欣賞香港的美。「外地的自然景色多是一望無際的山林草原。而香港則被海洋環抱,山景往往見水,也有點城市的建築在山下點綴,很有特色。」

  去年在鹿兒島行山時聽到別人推介「日本百大名山」,Will的腦海出現了一個想法:「人家有百大名山,難道香港就沒有好山好水?我見過的本地風景,在外地看不到,也絕不比其他地方的遜色,絕對值得整理出一個名山系列。」就是因為受到「日本百大名山」的啟發,Will計劃用自己的雙腿發掘一系列本地特色山峰。「香港美景多的是,希望至少找到50座山,整理一個名單向大眾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和欣賞本地的自然風光。」

  後記:

  香港這個石屎森林竟然出了這樣一位具影響力的行山界KOL,實在有點不可思議。上月看見Will在Facebook喜孜孜地宣佈,自己的作品獲選印成香港郵票,很替他高興。他說要向大眾推廣香港的特色山峰,現在出郵票可算是實現了其中一步。坦白說,筆者以前從沒想過本地山峰有何特別,自從聽過Will把行山故事娓娓道來,又看過他所拍的作品,好像重新發現了新大陸,連續幾星期也興致勃勃約人去行山,過程中發掘了新角度去欣賞香港,重新愛上自己成長的土地。記得訪問之日,Will一再強調要透過自己的力量,鼓勵更多人欣賞和愛護本地大自然。我不知道他影響了多少人,但至少影響了我。

  Will Cho教你拍靚景

  Q:雲海怎樣拍?

  A:一至五月較易看到雲海。雲海通常在黎明時出現,但香港的城市光源夠強,晚上也可見雲。出發前可留意風速和濕度,符合某些條件會較易拍到雲海,如風速慢(吹二級東風),濕度高於80%,有海洋氣流和北面有冷鋒南下。雲海高度則較難預計,一定要到現場才能掌握。一般來說,低處太多建築物阻擋,走得越高越容易拍到雲海,所以很多人會走到鳳凰山、大東山、大帽山等高地拍攝,但不斷去相同位置拍類似的景觀沒甚麼意義;況且高空鳥瞰的雲層太深太厚,畫面也只會是一片白濛濛,十分單調。如能看見一些山峰或建築物反而能豐富構圖。我會帶腳架拍雲,有時更會用Time-lapse(縮時)拍攝流動的雲海。有些人會用Slider(攝錄路軌),變化效果較強,但我嫌太重很少用。利用天亮前後十多秒的曙光變化,便可拍攝很美的雲海動態。

  Q:星空怎樣拍?

  A:月亮一出,星便暗淡無光。最好不要在月圓或月色皎潔的時候去拍,也不要找光害太強的地方。萬宜水庫、大浪西灣光害較少,適合捕捉星空。雲層也會影響能見度,如空中有煙霞或污染物亦會折射地上光線,妨礙觀星。另外,如要裝赤道儀拍攝星軌,便要注意觀星角度和銀河移動的方向。在香港,銀河一般從東南面升起,西南面落下,大家可用手機程式「Star Walk」查看不同時間的銀河位置。我較少拍星軌,因為鏡頭不能捕捉前景,也很少「疊相」,比較喜歡一張相拍下全部要捕捉的景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