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股市 “慢牛”或可期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股市,IPO
  • 发布时间:2017-02-08 09:59

  2016年,虽然经历了熔断机制和IPO提速等事件冲击,但A股表现仍然顽强。展望2017年,A股市场是否能够走出新格局?

  震荡调整 估值修复

  2016年资本市场已经尘埃落定,回顾全年A股市场的走势,可以用前低后高来形容,除去年初熔断机制导致的一波快速杀跌,波动率也始终保持稳定。总体上看,A股2016年呈现出主板强,创业板弱;周期蓝筹强,成长弱;大盘强,小盘弱的特征。

  同时,A股估值水平趋于合理。其中,上证A股的市盈率(PE)从15倍涨至17倍,趋于历史均值的20倍;中小板PE由55倍降至50倍,创业板从80倍降至66倍,其历史均值分别为42倍和63倍。总体来看,A股估值水平正处于历史均值附近,并逐步靠近该中枢,趋于合理。

  行业板块中,偏上游行业普遍跑赢偏下游行业。具体而言,全年涨幅居前的行业为食品饮料(9.48%)、家用电器(7.84%)、建筑装饰(7.13%)等,跌幅居前的行业为传媒(-26.74%)、计算机(-23.98%)、休闲服务(-19.17%)。

  而纵观全球资本市场,A股总体表现虽不及其他市场,但有后来居上之势。在2016年初,A股和全球其他股指主要分别受到熔断机制和德银巨亏等负面影响,纷纷下挫。其中,A股下滑幅度最大,时间相对较长。随后全球市场在美联储是否加息等不确定性下震荡修复。6月份英国公投脱欧飞出“黑天鹅”,引发市场动荡,全球主要股指纷纷下滑,而A股下挫幅度较低且恢复较快。而后市场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消化能力逐步加强,全球主要股指均开始震荡回升。进入2016年年末,A股涨幅的上升幅度较为明显,表现较全球其他股指优异。

  监管趋严 改革深入

  “强监管”是2016年资本市场的核心词。从银监会对银行票据业务、理财业务、信贷、信托、不良资产收购的监管加强,到保监会对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加控,再到证监会对基金业务的管理趋严,以及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趋严、对房地产的再融资标准收紧、对不正当险资举牌的严控等,均对市场造成一定波动性的影响。

  进入2017年,“强监管”是否还将持续?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其实,早在2016年11月,证监会就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指引》,对基金子公司设立设置一系列门槛,对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专户子公司实施净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控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在2016年12月,证监会还发布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基础制度建设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发布都为“依法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资本市场法治的“篱笆”越扎越牢。广证恒生分析师苏培海对记者表示:“在政策面上,2017年监管势必将进一步趋严,从中长期来看,强监管有利于改善市场秩序,降低杠杆、抑制泡沫风险,将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资金面或向好 慢牛可期

  2016年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立了2017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2017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浙商证券分析师詹诗华预计2017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将低于2016年,“预计M2同比增速11%左右,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在通胀压力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存在加息的可能性,但仍有降准的空间。”

  自2016年9月底,随着各地出台或加码地产调控政策,地产降温,2017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速或将继续下拐。从历史经验上看,地产周期与企业存款或存一定正相关。地产增速的减缓或令企业存款增速有下行趋势。而企业存款增速的下行,或意味着部分资金将可能从企业存款流回居民存款,并可能成为股市资金来源的一部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且与市场风险偏好等因素有关。“自2012年起,地产和股市的跷跷板效应愈趋明显,因此,房地产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使资金流入股市并带动股市上涨。”苏培海表示。

  另外,随着万能险保费收入的扩张,保险机构负债成本承压加剧。在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回报率降低,难抵负债端的高成本,保险机构逐步加大对股市的投入。2016年前三季度,保险机构持股市值达1.03万亿,较2016年上半年上涨324亿元。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资金将会持续入市,为股市带来一定增量资金。

  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基本养老保险规模为3.99万亿元,战略储备保险规模为1.9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有2万亿新增社会保险基金转入全国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假设有10%左右的资金进入股市,那么增量资金将在2000亿元左右。2016年12月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了第一批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人资格,共21家机构入选,养老金入市箭在弦上。

  “地产、保险、养老金等资金有望成为增量资金的重要部分,加上新增投资者或将上升、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等有利因素,股市资金供给端有望改善。不过,解禁减持、IPO、互联互通等对资金的需求不可小觑,资金成本的抬升亦值得注意。”苏培海总结道。

  投资风向标

  具体如何投资,苏培海提醒投资者2017年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禁减持。根据全年减持计划公告,2016年重要股东减持市值在872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的解禁规模约为2.9万亿元,略高于2016年的2.3万亿元。苏培海表示:“重要股东减持规模将在1000亿-1200亿元左右,需注意9月或为解禁高峰期。”

  其次,IPO。2016年新股发行已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50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新股发行的节奏有望加速至每月40家左右,全年500家左右,按照此速度,2017全年融资金额将超2000亿元。

  再次,互联互通。由于港股较A股估值低,相对吸引力大,2017年通过深港通南下的资金规模或将比北上的大,呈现净流出态势。“预计2017年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净流出的资金将在1000亿元左右。”苏培海表示。

  “从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三方面因素上看,2017年股市将有所表现。”苏培海预计“A股将继续呈现震荡上行、底部抬升的格局,指数向上比向下的空间更大,慢牛可期,波动区间在2800-3600点之间”。

  记者查阅大量的券商报告亦发现,对于2017股市走势,大部分的券商均认为是以“震荡为主、呈现底部逐步抬升的走势”,区别只是在于核心波动区间的不同。

  对于2017年A股市场的投资逻辑,参考多家券商的分析报告,大致可总结为五点:一是PPI回升使生产资料价格从上游采掘向中游原材料和下游加工业传导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是周期性行业;二是基建发力与PPP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是公用事业、环保、轨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工程等领域;三是降杠杆与市场化债转股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是银行和高杠杆企业;四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是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七大领域;五是经济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小康》记者 吴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