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更容易的办法么

  一个懦弱的人,会因为一场对话或者一个举动就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吗?

  谈教育,《死亡诗社》是绕不过去的片子。2016年,该片的主演罗宾威廉姆因抑郁症自杀后,影片更是一时在朋友圈里被纷纷提起。片子确实很动人,但有一个地方我是不赞成的,是基汀对尼尔的建议。

  尼尔的愿望是演戏,他的天赋也在演戏,而他的父亲希望他当一个医生,让他上医学院。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尤其在中国,几乎是父子关系必备之桥段。接下来是尼尔和老师基汀的对话:

  尼尔:“我一定要和他谈吗?”

  基汀:“是的。直接告诉他,让他明白你想做什么,你是什么人,你的心在哪里。告诉他你不是心血来潮。用你的坚定和激情向他证明这点。”

  尼尔:“不行,我没办法这样和他说话。”

  基汀:“那么你在他面前也在表演,演个听话的儿子。你必须和他谈。”

  尼尔:“有没有容易一点的办法?”

  基汀:“没有。”

  当天晚上,尼尔并没有得到和父亲“谈”的机会。他的父亲直接让他转学,转到另一个医学院去。他张嘴想说什么,父亲表示没什么讨论余地,并霸道地宣布了晚安。深夜里,尼尔自杀了。

  这自杀如此草率,让人不可思议。尼尔的死亡直接影响了基汀被学校辞退。基汀的离开令人伤感,但是诚实地说,他对尼尔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

  鲁迅的铁屋子理论在今天,尤其是在公知界,被很多人认可。大家都认为有必要吵醒铁屋子里的沉睡者,但把麻木的沉睡者吵醒之后,他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活下去是不是更为艰难,却不是这些公知们所关心的。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公知们激昂地说一些铿锵有力的言论,似乎只有坚持他们那样理想主义的活法,精英的活法,才值得称为生活。

  有个朋友与父亲有多年的隔阂。父亲强势而冷酷,他从年幼就习惯于讷讷服从,形成很弱势的性格。后来父亲与母亲离婚,这件事对他也造成一定伤害,甚至于在他的恋爱上都有所影响。

  后来他遇到一个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告诉他,要对他的父亲说不,告诉他伤害了自己。咨询师还说,没有一个父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要唤起他的爱。又说,如果你能和你的父亲拥抱,让他拥抱一下那个年幼时就受到伤害的你,你就成功了。

  在很多的跟心理咨询相关的电视节目中,我们都看到相似的情景设计,然后,那些多年来隔阂极深的父子或者父女,真的能在那么一场“沟通”中前嫌尽释,两个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然而我却感到肉麻。我不相信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沟通怎么可能突然间得到效果,更不相信它能被一个从小懦弱惯了的人所从容操作。

  从理论上讲,咨询师的建议很有道理,但人是环境创造出来的,受其深深影响,一个懦弱的人,会因为一场对话或者一个举动就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吗?不可能。

  然而人们总是鼓励这样的正面交涉,鼓励这样的交锋,因为,对于电影来说,也许必须有这样激烈的正面的交锋,才能成为一个有看头的电影情节。

  另一部类似的电影《三傻大闹宝来坞》里面也有相似的情节,想当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儿子,父亲却希望他成为工程师。后来,他的朋友兰柯也是这样劝他:“直接与你的父亲谈,你必须直接与他谈!”他确实这么做了,很幸运,他的父亲没有拒绝这样的交流,父子俩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生活中真能有这样的幸运吗?我很怀疑。我更相信,兰柯也好,基汀也好,他们都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想当然,他们都很勇敢,可是他们高估了别人的勇敢。他们是英雄,可是他们忘了,这世界上更多的人,连健康平静都是艰难的事,怎么可能瞬间变成英雄。

  我相信他们的英雄光辉和理想光芒足以照耀世人,但我也躬身自问,假如我是那讷讷难言的弱者,当我艰难地问出“有更容易的办法吗?”我更需要的回答是:“有的,我们一起来想想,一定有更容易的办法。”

  陈思呈:专栏作家,已出版《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等著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