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要养你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政府,养戏,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2 14:46
我们的文化人,尤其是艺术家,已经逐渐地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写的都不是自己想写的东西,演的也都不是自己最想演的东西。
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国家干部,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坐在空中的艺术家,忘了我是演员,演员是要到舞台上去演出的。
日本的四季剧团,2003年全年的演出收入,纯利润相当于14亿人民币,是当年的2500个中国国有剧团的全部收入的一倍。体制不动,这种差距必然加大。
安全之问
我们现在要保护我们的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可是,我们还拿不出一种更好的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或者为全世界观众接受的东西。
如果美国的某个音乐剧,或者是Cat《猫》、Miss Saigon《西贡小姐》,或者是《悲惨世界》,或者是《狮子王》,到上海把大剧院一租,或者把北京的保利大剧院一租,你说多少租金吧?你说1000万一年,我就租你十年。按我看,美国的音乐剧是出得起这个钱。租了十年以后,他把他的《狮子王》,他的《猫》,等等,慢慢地灌输给我们的下一代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就接受了这么一种文化。
这个也没有问题,它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可以接受,但是我看到美国人早就把《花木兰》给拍了。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绝对是个文化产品的小国,如果说再过几年,美国人把我们的资源,把我们的《花木兰》、把我们的《红楼梦》等等??变成了音乐剧,变成了美国式的电影,拍出来的话,我们的下一代将知道的花木兰就是美国式的花木兰,将知道的孙悟空也是美国式的孙悟空。
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人,我们是不是身上应该有这种责任感?我们在喊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像当年的义和团一样?你在喊着刀枪不入的同时,人家的飞机大炮已经造出来了。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为谁服务
我们的职称到最后,已经变成了一种福利职称。我们的一个艺术家工资拿得比另外一个艺术家工资高的话,一定是因为他参加工作的时间比较长,而不是说他的舞台贡献比他大。这就是我们事业体制问题。
江苏省演艺集团从2002年开始打破了“职称终身制”。你虽然是曾经为文化事业做出过你的贡献,但是现在你不合适,你就不要再拿着国家一级演员这个称号来吓唬我。应该让能够真正站在舞台上的人来占领这个舞台。
我们的艺术理念急需创新。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我们的艺术作品到底为谁服务?你的戏演给谁看?如果在市场上不能卖出去票,那还不能叫真正的精品。我们现在的舞台艺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做到流芳百世,或者叫做精品。
一些获奖的作品也不能说不叫精品,只不过是被评委评选出来的精品,它也是精品,是被“精品”评委评选出来的精品,
我们文艺界现在很多人认为,艺术必须是政府养的,因为这是高雅艺术,这是传统的民族艺术。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养你?政府的钱是哪来的?政府是纳税人的钱,我们国家的公民现在纳税意识是很差的。但是,等到哪天纳税的意识强了,纳税人的意识也强了,他就要责问政府:这个钱干什么了。难道这个钱就是去养这些深闺大院吗?难道这个钱就是让你们去创作这些只是评委喜欢的戏吗?总有一天我们的纳税人会问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到这个时候。
很多艺术表演团体包括院团长,可能会说:你怎么改革都不要紧,就是不要碰到体制,我一个国家干部,一个艺术家,你动体制就要把我变成工人。
我个人认为,院团改革一定要动体制。这里面有个根,就是能不能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进入到这个市场中去。事业单位是没有资格进入市场的,更不要谈股份制改造,谈多元投资。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说,你既然是个企业就必须走市场,政府就不应该再管你。这种观点我个人认为也是错的。造高速公路、造大桥是政府的事,造文化也是政府的事。拿着纳税人的钱应该是对文化有所投入的。
养要养戏,不能养人!
比如江苏省成立一个昆剧发展基金,是省委省政府面对整个江苏省的,苏州昆剧院也可以拿到这个钱,如果我们江苏演艺集团水平不够,就不能拿这个钱。所以我必须把演出水平提高,去争取这个钱。我要从这个方面去思考,而不是去养。永远也养不好!
改革,大的问题不解决,小的问题也慢慢会越来越多。管理体制不改,底下的体制改革也是空话一句。政府如果仍然养着这么多亲儿子,那么这个改革也改不好。■
(摘编自顾欣在重庆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的讲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