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普及,微课分享这种快捷、方便、短小、不受场地限制的“轻学习模式”越来越被推崇,许多职业培训师开始进军新领域的培训传播方式。一些机构也瞄准这个新风口,推出网络直播间模式,刚开始时以免费的形式聚拢粉丝,然后以较低价格吸引客户付费,通过以量取胜的盈利模式在培训界吹起一阵旋风,目前势头正劲。经过观察与总结并结合之前的分享经验,笔者现将就“如何做好微课分享”(这里说的微课主要是语音+图文的形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分享前的做足功课
1.做好微课的开发
微课虽微,五脏俱全,经典培训书籍《交互式培训》中提出了相关理念,可以参考。
(1)课程设计要符合4个好的培训要素。
首先,课程与学员的关联度非常高,他们会觉得需求被满足了。如学员反馈:这个课程能满足我的需要,我能接触到很多实用的案例,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可以实践学到的内容。
其次,学员的参与和讲师的互动很有意义。如学员反馈:此课程参与性很强,课程很有互动性,有很多双向的交流。
第三,整个课程的结构很清晰。如学员反馈:培训师的讲授清晰简练,使用的学习材料清晰实用。
第四,授课方式可以足够吸引学员参与。如学员反馈:我的表现能得到反馈,我觉得受到了尊重,学习气氛轻松幽默等。
如果我们把刚才的四个特点做一个总结,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点:一是关注学员,或者说以学员为中心;二是课程的结构需要足够清晰。
(2)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的学习关键原则”。成人教育领导人物马尔科姆·诺斯尔斯提出四个关键原则:自愿,经验,自主,行动。
2.做好微课分享前的准备工作
(1)与群主充分沟通,明确分享的题目,然后将课程结构和PPT发给其过目,让其提供意见,不断修订。确定好PPT后,将PPT导出成图片格式。
(2)找1-2名学委帮忙。在网络上,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交流,对于讲师而言,没人陪伴是很孤独的。学员的支持是讲师分享时的动力,找几个学员帮助讲师在分享前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是暖场。如个人介绍,分享的海报宣传图片;用文字形式简介内容并重申直播课堂注意事项,如直播过程中学员禁言;必要时让学委帮忙写一份暖场词;
二是让其编写好“搜索词”,如“李海峰你学不会”;
三是分享前进行语音测试,确认网络是否异常;
四是让其帮忙做一些简单的互动,确保学员到位或增强参与感,可以巧妙点名,如“小美在哪里?给大家献个吻呗”、“小C来了吗?给大家送朵玫瑰花吧”或者预告结束可以抢红包。
五是建立异常提醒机制:提前和分享嘉宾确定好异常处理方式;如时间节奏较快或较慢、网络异常时如何处理。
(3)准备好很必要的工具,一台电脑和一个音质较好的耳麦配合使用。
分享中的正确展示
微信群分享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感,开始分享时,如果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先录制一小段真人视频,发在群里和大家问好、自我介绍并引出分享主题(此部分也可由学委帮忙完成)。
微信直播的语速不宜太快。比正常语速慢20%,学员比较容易听清楚。
语音、图文结合较佳。PPT图片使用微信PC客户端贴图,注意贴图和语音的协同性(点击看大图和听语音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另外,如果学委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文字跟进方式:建议跟进时严格按照分享者的大纲标明章节序号。
PPT讲义的内容宜精、字数宜少、字号宜大,并且多用图片、图表等视觉化手段,使学员一目了然。
微信语音每条只有1分钟,碎片感强。每条语音的结尾必须是完整一句话,建议使用过渡句铺垫下一条语音,增强流畅度。
微信虽然一对多,而且以语音为主,但仍要努力营造一对一、面对面的氛围,说话拉家常用“你”作为代词、穿插一些提问、必要时停顿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个人觉得,由主持人和分享者采用访谈对话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直播分享的时长30分钟左右为宜,超过1个小时的语音分享,很少有人能坚持用心听完。微信直播不宜安排中场休息;另外,要做好课堂秩序的引导与维护。
直播分享的最后应简要回顾内容要点,加深学员印象,并留出10-15分钟用于互动答疑。如参与人数不多,可让学委带头参与互动。针对回答非常及时、很有特点或回答很准确的小伙伴,可以点赞或文字嘉许。
分享后的持续吸引
分享之后,可以通过抢红包、填写反馈问卷、一人一句话分享等方式提高参与度;结束后,学员通常会表达感谢,分享者最好能花点精力回应和互动,并呼吁大家及时写出学习收获,拉近和学员的心理距离;如果是系列主题分享,建议预告下期信息,趁热打铁“吸引”学员的积极性;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人员录音,导出语音链接和分享资料(如PPT、图片等),方便其他人爬楼收听、保存。
总之,要高质量地做好一次“语音+图文”形式的微课分享也是一门技术活儿,但只要掌握了微信分享的三个环节,您同样也能成为知识分享领域的网红。
文/曾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