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的繁荣 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和“上古盐都”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5-22 13:52
古时,巴人通过贩运川盐获取丰厚的收益,其民族经济日渐强大,最终建立了一个地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的泱泱大国——巴国。
民国初年,自贡地区已有1.2万多口盐井,其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盐井中最著名的当属海井,其深达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
宁厂的制盐史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是名副其实的“上古盐都”。从北宋开始,盐业管理者在这里实行“一股一份”的管理方式,保证了制盐的有序进行。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之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盐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在地球上的蕴藏形式各不相同,中国的盐业资源主要有海盐、湖盐和井盐,而川盐作为中国井盐的代表,在历史上扮演过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川因为有了盐,一座座盐场也就应运而生,大规模的制盐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繁荣了数千年。
“天赐珍品”川盐
因盐而兴的古巴国
川盐形成于距今约两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那时,我国地形是东部高西部低,今天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浩瀚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印支造山运动,我国西部地区地壳上升,四川盆地形成,海水中的浓缩盐卤结晶成矿物质而沉积下来,埋藏在地下,成为岩盐。由于地质作用,许多岩盐裸露于地表,在地下水源作用下,形成了天然盐泉。据《四川省志·盐业志》记载,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盐泉和裸露在地面的岩盐,在人们眼中,这些盐矿资源无疑是“天赐珍品”。
川盐的兴盛与古代巴国历史密切相关。巴人起源于武陵山脉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境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了巴人的祖先廪君部落沿夷水上溯,逐鱼盐而居并战胜盐水神女的传说。夷水,就是清江,是沟通鄂西和川东的重要通道,廪君自东向西迁移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夺取“鱼盐所出”之地,这与川东地区密布的盐泉息息相关,因为巴国周边的秦、楚之地均不产盐,其食盐供给完全依靠巴国。于是,巴人便将川盐贩运到上述地方,从中获取丰厚的收益,其民族经济日渐强大,最终建立了一个地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的泱泱大国——巴国。
因盐而兴的巴国使川盐经济在巴蜀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秦统一巴蜀后,随着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和大批移民入蜀,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凿井人才和技术,巴蜀地区的盐业逐渐形成了规模。战国末年,李冰在今成都双流地区首凿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
历史上,盐业是直接关系“民生民计”的大事,作为历代历朝的支柱性产业,盐税与关税、田赋一起被视为国家财政之源。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垄断并严格控制了盐业经济,对盐业实行专卖制度,并划分了具体的销盐区域。销盐区域为某产区生产的盐限定在某个区域内销售,有一定的疆界,不许越雷池一步。清朝时,全国食盐专卖区分为淮南盐区、淮北盐区、四川盐区、河东盐区、长芦盐区、山东盐区、两浙盐区、福建盐区、云南盐区、两广盐区。其中,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淮盐和川盐。
川盐覆盖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上游,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区。千百年来,巴蜀地区食用川盐的传统一直未变,巴蜀地区的经济也因盐而繁荣昌盛。
自贡: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
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盐井
川盐经济在巴蜀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一座座极具规模的盐场就是最好的见证。
自贡盐场是当年四川最重要的产盐基地,北周武帝时,就因富世盐井而设富世县(今富顺县),因大公井而设公井镇(今贡井周围地区),盐井周围逐渐聚集人烟,形成了今天自贡市的雏形。民国初年,自贡地区已有1.2万多口盐井,其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自贡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
在数以万计的盐井中,最著名的当属燊海井。燊海井位于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始凿于1823年,历时13年才完工。这口盐井采用自宋代以来的传统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盐井占地约2000平方米,井口竖立着若干杉木连结、以竹篾绳捆扎而成的巨大支架,十分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燊海井是一口既产天然气,又产黑卤的高产井,完全解决了煮盐燃料的来源问题。投产初期,燊海井日产盐约14吨,日产天然气4800~8000立方米。
燊海井建成后,经营者陆续在其周围钻井,短短十余年间,自贡的盐井就已不计其数。那时,自贡盐市大兴,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各盐运码头应运而生,南来北往的船只排在穿城而过的釜溪河上,一眼望不到头,一派繁荣的景象。当时,常年聚集在自贡的盐商和盐工多达20万人,工人们开采、制作井盐,他们利用井架从深井里提取出卤水,将卤水排放入圆锅中烧热、熬制,然后分离、提取杂质,最后获得食盐,这一过程伴随着高温,所以盐工们通常赤裸上身,体力消耗很大。
井盐的生产,极大地促进了自贡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自贡人的生活也和盐密不可分。例如在当地人看来,只有用从燊海井所采的盐制成的泡菜,才不会生花,且口感清脆,让人回味。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当地居民很早便知道,用燊海井附近的黑色沃土敷在皮肤上,不仅可以治疗皮肤病,还能使皮肤变得光滑、有弹性。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后来,经科学研究发现,这些黑色沃土是从燊海井黑卤水中提取矿盐后的残留物,其中蕴含27种微量元素和40余种常量元素,能有效防止皮肤老化,促进血液循环,祛除老化角质,让肌肤恢复细白、嫩滑、弹性,并对祛除面部暗疮、粉刺、色斑也很有疗效。
漫长的盐业史和密布的盐井,让自贡赢得了“千年盐都”的称号,也让盐深深地浸透到自贡人的生活之中。不过,到了20世纪40年代,自贡盐井的卤水量逐渐减少,乃至枯竭,因此这些盐井后来都陆续停产。如今,我们只能从那些林立的井架,去遥想盐场当年人声鼎沸的盛大场面。
“上古盐都”宁厂
持续千年的“一股一份”模式
在川盐历史上,另一座著名的盐场便是宁厂盐场。宁厂的制盐史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因此是名副其实的“上古盐都”。
宁厂盐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古老的《山海经》记载,巫溪曾是巫咸古国的所在地,而巫咸古国的中心地就在宁厂一带。据史学家考证,这是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当地人不纺织却有衣穿,不耕种却有饭吃,过着逍遥的生活——而这一切,全赖他们拥有一种宝藏——盐。宁厂的白鹿盐泉,就是当年巫咸古国的“财政支柱”。
盐历来是朝廷重要的赋税来源,秦汉时期,朝廷在宁厂设有“盐府”,监管制盐;唐代时,宁厂盐场被列为全国“十监”盐场之一。而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更是渴望靠盐致富,为了争夺盐泉甚至大打出手。北宋淳化年间,由于宁厂参与熬盐的灶户越来越多,卤水一时间供不应求,为了争夺卤水,各个灶户之间经常发生械斗,为此还死伤了不少人。为了平息争斗,宁厂盐业的管理者在盐泉下面修建了卤池,在出口处设置了格挡的木板,每块木板上凿了30个孔,并将这些孔眼按照一灶一眼的原则,分配给各个熬盐的灶户,让他们按照所得到的孔眼交税,承担灶户对盐泉的权利和责任,叫做“一股一份”。
“一股一份”方法的出现,保证了宁厂制盐的有序进行。这一方法一直实行了1000多年,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政府还印发了卤水证券给灶户,让他们凭证上岗,而且可以自由出租、转让。
解放后,宁厂盐场成为公社财产,原来的几十家作坊合并为一个制盐工厂,所有人都在里面劳作,宁厂因此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的宁厂,比当时的巫溪县城还要热闹,盐商们在镇上建起各种深宅大院,河边的盐运码头人声鼎沸。
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制盐逐渐开始取代古法制盐,熬盐用的煤炭价格也越来越高,所以宁厂的盐业开始不可避免地衰落。1996年,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宁厂盐场最后一个盐灶的烟囱就此倒塌,一场持续了数千年的繁荣自此画上了句号。
除了自贡盐场和宁厂盐场,川南的犍为盐场、重庆忠县的涂井盐场、云阳的云安盐场、彭水的郁山盐场,都曾经繁荣鼎盛,为川盐经济的辉煌和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做出了贡献。
图 赵逵 罗大万 唐安冰 沈海滨 张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