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蛋破裂这事儿实在有点让人恼火
水煮蛋或许是鸡蛋最简单、最方便的吃法。但“会煮”跟“煮得好”,并不是一回事。对于粗放的吃货们来说,煮熟了就可以;而在“食不厌精”的美食爱好者眼里,既要好吃,也要好看。
什么才是“好”的水煮蛋呢?简单说来,应该满足几条:没有煮破、好剥、不过于“偏心”、蛋黄表面没有变色。
煮蛋破裂这事儿实在有点让人恼火。厨艺爱好者们中间也流传着各种避免煮破的方法,比如热水下锅、冷水下锅、不同水温、在鸡蛋上扎孔,等等。但研究显示,这些方法即使“有用”,差别也很有限。
1973年的一篇论文深入研究过扎孔对煮破率的影响,结果是:新鲜鸡蛋,扎孔没有什么影响;放了5天的鸡蛋,扎孔减少了煮破的比例;而对于放了28天的鸡蛋,在鸡蛋的气室位置(粗的那头)扎一个孔,则可以避免煮的过程中破裂。
理论解释说,在鸡蛋新鲜的时候,蛋壳的透气性很好,所以扎不扎孔都没啥影响。在存放中,蛋壳的通透性下降,而蛋清中的二氧化碳会往气室聚集,所以那个气室逐渐增大。在煮的过程中,蛋中的气体比较少了,而气室的开孔使得受热膨胀的气体易于逸出,也就可以避免鸡蛋内部的压力不均衡。
我们买回的鸡蛋大多数都是存放了相当长时间的,那么在大的那头扎个小孔的这个法子,或许值得试一试。
“好剥”是指蛋壳能够容易地剥去,而不至于破坏蛋白那光滑如玉的外表。这对于商业化水煮蛋,尤其是去壳水煮蛋的生产,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想想“好剥”的鸡蛋用10秒就剥好一个,而不好剥的要20秒才剥出一个(还有可能剥坏了蛋白成为次品),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科学家们探索过各种影响“易剥性”的因素,不过多数因素对于在家煮鸡蛋都没有实用价值。
行家们总结出的“剥蛋流程”是:在桌子或者案板上轻轻敲碎鸡蛋全身,然后放在两手之间轻轻揉,或者用手轻轻压在桌子上滚动;等蛋壳松了之后,从大的那头剥开去壳。
水煮蛋之所以“偏心”,是因为蛋黄比蛋清密度小,在煮的过程中会上升从而“偏心”。好在蛋黄在鸡蛋清中被卵黄系带牵制着,不能毫无顾忌地上浮。但这个牵制能力有限,蛋黄还有相当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在煮的过程中,在温度升高到使蛋清凝固之前,蛋清的黏度会有一个阶段是下降的。低的黏度有利于蛋黄的上浮,也就容易导致“偏心”。
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探索过这个问题,他煮“同心蛋”的方法是:在煮的过程中滚动鸡蛋,不让蛋黄有一个“上浮”的方向。这方法当然会很有效,但显然太麻烦,大概只能用于卖弄技巧。
1970年代,有几篇论文显示,储存的时候把鸡蛋横着放,会减少“偏心”的发生。论文中说,如果不能横着放,竖着放的时候小头朝上,要比大头朝上好一些。
一个好的水煮蛋,蛋黄颜色应该表里如一。然而我们经常发现蛋黄表面颜色晦暗,那其实是蛋黄中的铁和蛋清中的硫化氢发生了反应。这个反应的程度跟鸡蛋的储存时间和煮蛋的时间与温度关系密切。
鸡蛋煮好之后,即使捞了出来,鸡蛋内部的温度依然很高,这个反应还是在继续进行。所以,推荐的办法是捞出来之后立刻用凉水降温,抑制这个反应的进行,也就有助于避免蛋黄表面的褐变。
总的来说,要煮出完好的鸡蛋,除去那些不能控制的因素,可以尝试的流程是:买回来的鸡蛋,横着(不能做到的话就小头朝上)保存在冰箱中,尽量减少保存时间;煮之前在鸡蛋的大头用针往气室里扎一个小孔;冷水入锅,水没过鸡蛋两三厘米;开大火把水烧开,就关上火,保持锅盖;小鸡蛋(或者想要吃很嫩的鸡蛋)就保持10分钟,入锅鸡蛋较大或者喜欢比较老的鸡蛋,就多等几分钟;鸡蛋捞出来后,立刻用凉水降温;采取正确的剥蛋姿势,剥出完整的鸡蛋。
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