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化到信息化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产业化,信息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8 09:52
在农村领域,产业化作为主导的思路,一直没有变化,已滞后于现代化的整体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探索适应时代、跟上时代的新路,特别是探索新的带动力量,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姜奇平 孙晓红
沙集模式是农村经济中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典型。
沙集模式的特点,是“网络+公司+农户”。其中,农户是主体,公司是基础,网络是龙头。具体说,家庭经营的农户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实体公司是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平台所代表的互联网则是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引领力量。
时代背景的变化
中国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从解决基本问题入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在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需要不同的定位。
早在1995年3至5月,我在《农民日报》上先后发表《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及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此前他人总结山东经验基础上,在全国第一次公开把产业化问题,提高到总方向的高度上。作为产业化的第一批鼓吹者,我对产业化有特殊感情。但是今天,我开始重新反思产业化,并有了新的认识。
15年来,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息革命迅猛发展。工业从主导产业,变为与农业同样的基础产业,以信息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现代化需要信息化这一新的力量来主导、来带动。适应这一时代变化,我国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现代化方针。但是多年来,在农村领域,产业化作为主导的思路,一直没有变化,已滞后于现代化的整体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探索适应时代、跟上时代的新路,特别是探索新的带动力量,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沙集模式应运而生。
同样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信息化的优越性表现在,第一,它可以比工业化以更低成本,更高效能,实现同样的社会化,同样的大市场;第二,它可以比工业化更好地克服大市场的局限,适应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小市场的需求。
沙集模式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一)发挥网络龙头带动作用
从沙集镇的情况看,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是带动作用大。沙集镇以往招商引资搞工业,规模小,顶多带动了几十人就业,还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而搞电子商务,短时期内规模就达到3亿,不仅使镇里实现了充分就业,还需要从城里招工补充人手不足。很短时间使当地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当然,沙集镇这个个例,有一定偶然性,但其中的必然性在于,21世纪的电子商务可以比上世纪“公司+农户”中的传统公司提供更高效能、更低成本的社会化服务,它的带动力来自先进生产力,来自转变了的生产方式。网络的引领作用,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引领作用。
二是带动门槛低。沙集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象一些发达地区,网店是在相对发达的产业集群上发展而来,而是完全由电子商务直接催生了本地的主要工业。象沙集镇这样的贫困地区,信息化都可以发挥这么大作用,说明农村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工业化完成才可以信息化,而是可以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式,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三是带动机制好。沙集镇的信息化带动,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它自下而上兴起,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运转,以市场化的公用电子商务平台牵引。克服了以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官办机构(如七站八所)、集体组织、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机制不灵活的缺点。阿里巴巴的网络平台是一个具有社会企业特征的商业生态系统,其基本模式强调将社会责任内生于商业模式,兼具合作制的公益特点(资源共享,可以免费开店,不同于传统企业)与市场制的商业特点(以赢利为目标,机制灵活),既是合作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市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以这样的龙头作为带动,是农村经济现代化中的机制创新。
(二)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家庭经营
沙集模式中的农户有两层意思,一是农民,二是家庭。沙集模式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在农村产业化中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家庭经营。
第一,创造性发展家庭经营的组织形式。因为电子商务具有个性化生产和大规模协同的生产方式的特点,非常适合家庭经营。特别是家庭经营具有比工厂更强的个性化定制能力,电子商务解放了这种生产力,就解放了农民的创造性和创意能力这种人力资本,使家庭经营从传统经济组织变为一种先进经济组织。信息化使家庭经营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普遍适用,而不仅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营形式,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围绕家庭经营的又一次制度创新。
第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权益最大化。沙集模式坚持以农户为主体,改变了以往“公司+农户”中公司与农民争利,农民被合作制型的公司或市场型公司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农民权益的最大化。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农户利益之争,光在道德和分配上做文章,效果有限。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分配主体的地位。谁控制稀缺资源,权益就会向谁倾斜。在沙集镇,不象传统的“公司+农民”模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是由公司说了算,而是由农民说了算,农民甚至可以决定什么样的公司应该建立和存在。因为网络赋予农民对订单的控制权。农民在自己家里安台电脑,一个人就可以直接从全球、全国获得订单。订单在手,公司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整个产业链围绕农民手中的订单来决定建什么厂,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农工商一体化的主动权,就自然转移到了农户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是农民实现主体地位的根据地,转向网络生产方式是农民维护权益的必由之路。
(三)以实体企业为基础
沙集模式中的企业,特指相对于网上虚拟企业和平台而言的实体形态企业,包括传统制造企业与物流等服务企业。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这个基础,必要的工业化条件,有利于促进信息化的实现。这一点从沙集经验中也看得十分清楚。
一方面,电子商务无论如何虚拟,有形商品的交换,还是离不开物流的支持。沙集镇电子商务一起步,就抓住了物流这个关键的基础。在物流企业服务支撑下,沙集镇电子商务得以在工业化不发达情况下快速起步。
另一方面,农民有了订单,仍然需要生产和制造环节来保证产品生产。沙集镇在订单牵引下,有针对性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与加工厂,配套了相应的服务企业。打好公司基础非常重要,工厂规模变大后,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工厂的产业化水平越高,整个价值链的基础就越稳固。
沙集模式显示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政府需要及时总结推广这一经验,为它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而非主导)它健康发展。
……
文/姜奇平 孙晓红
沙集模式是农村经济中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典型。
沙集模式的特点,是“网络+公司+农户”。其中,农户是主体,公司是基础,网络是龙头。具体说,家庭经营的农户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实体公司是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平台所代表的互联网则是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引领力量。
时代背景的变化
中国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从解决基本问题入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在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需要不同的定位。
早在1995年3至5月,我在《农民日报》上先后发表《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及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此前他人总结山东经验基础上,在全国第一次公开把产业化问题,提高到总方向的高度上。作为产业化的第一批鼓吹者,我对产业化有特殊感情。但是今天,我开始重新反思产业化,并有了新的认识。
15年来,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息革命迅猛发展。工业从主导产业,变为与农业同样的基础产业,以信息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现代化需要信息化这一新的力量来主导、来带动。适应这一时代变化,我国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现代化方针。但是多年来,在农村领域,产业化作为主导的思路,一直没有变化,已滞后于现代化的整体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探索适应时代、跟上时代的新路,特别是探索新的带动力量,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沙集模式应运而生。
同样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信息化的优越性表现在,第一,它可以比工业化以更低成本,更高效能,实现同样的社会化,同样的大市场;第二,它可以比工业化更好地克服大市场的局限,适应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小市场的需求。
沙集模式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一)发挥网络龙头带动作用
从沙集镇的情况看,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是带动作用大。沙集镇以往招商引资搞工业,规模小,顶多带动了几十人就业,还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而搞电子商务,短时期内规模就达到3亿,不仅使镇里实现了充分就业,还需要从城里招工补充人手不足。很短时间使当地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当然,沙集镇这个个例,有一定偶然性,但其中的必然性在于,21世纪的电子商务可以比上世纪“公司+农户”中的传统公司提供更高效能、更低成本的社会化服务,它的带动力来自先进生产力,来自转变了的生产方式。网络的引领作用,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引领作用。
二是带动门槛低。沙集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象一些发达地区,网店是在相对发达的产业集群上发展而来,而是完全由电子商务直接催生了本地的主要工业。象沙集镇这样的贫困地区,信息化都可以发挥这么大作用,说明农村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工业化完成才可以信息化,而是可以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式,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三是带动机制好。沙集镇的信息化带动,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它自下而上兴起,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运转,以市场化的公用电子商务平台牵引。克服了以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官办机构(如七站八所)、集体组织、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机制不灵活的缺点。阿里巴巴的网络平台是一个具有社会企业特征的商业生态系统,其基本模式强调将社会责任内生于商业模式,兼具合作制的公益特点(资源共享,可以免费开店,不同于传统企业)与市场制的商业特点(以赢利为目标,机制灵活),既是合作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市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以这样的龙头作为带动,是农村经济现代化中的机制创新。
(二)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家庭经营
沙集模式中的农户有两层意思,一是农民,二是家庭。沙集模式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在农村产业化中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家庭经营。
第一,创造性发展家庭经营的组织形式。因为电子商务具有个性化生产和大规模协同的生产方式的特点,非常适合家庭经营。特别是家庭经营具有比工厂更强的个性化定制能力,电子商务解放了这种生产力,就解放了农民的创造性和创意能力这种人力资本,使家庭经营从传统经济组织变为一种先进经济组织。信息化使家庭经营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普遍适用,而不仅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营形式,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围绕家庭经营的又一次制度创新。
第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权益最大化。沙集模式坚持以农户为主体,改变了以往“公司+农户”中公司与农民争利,农民被合作制型的公司或市场型公司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农民权益的最大化。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农户利益之争,光在道德和分配上做文章,效果有限。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分配主体的地位。谁控制稀缺资源,权益就会向谁倾斜。在沙集镇,不象传统的“公司+农民”模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是由公司说了算,而是由农民说了算,农民甚至可以决定什么样的公司应该建立和存在。因为网络赋予农民对订单的控制权。农民在自己家里安台电脑,一个人就可以直接从全球、全国获得订单。订单在手,公司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整个产业链围绕农民手中的订单来决定建什么厂,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农工商一体化的主动权,就自然转移到了农户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是农民实现主体地位的根据地,转向网络生产方式是农民维护权益的必由之路。
(三)以实体企业为基础
沙集模式中的企业,特指相对于网上虚拟企业和平台而言的实体形态企业,包括传统制造企业与物流等服务企业。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这个基础,必要的工业化条件,有利于促进信息化的实现。这一点从沙集经验中也看得十分清楚。
一方面,电子商务无论如何虚拟,有形商品的交换,还是离不开物流的支持。沙集镇电子商务一起步,就抓住了物流这个关键的基础。在物流企业服务支撑下,沙集镇电子商务得以在工业化不发达情况下快速起步。
另一方面,农民有了订单,仍然需要生产和制造环节来保证产品生产。沙集镇在订单牵引下,有针对性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与加工厂,配套了相应的服务企业。打好公司基础非常重要,工厂规模变大后,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工厂的产业化水平越高,整个价值链的基础就越稳固。
沙集模式显示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政府需要及时总结推广这一经验,为它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而非主导)它健康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