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的新故事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墨迹天气,金犁
  • 发布时间:2017-07-07 11:08

  如何不只依赖于广告收入,如何突破用户基数增长趋缓时广告变现可能遭遇的天花板,这是墨迹天气团队必须思考的。

  拥有“亿级装机量”的墨迹天气,与“超级APP”这个目标的差距是什么?

  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考虑了片刻,字斟句酌地说:“大家给超级APP的定义围绕在用户量、用户增长空间以及用户活跃度,但是,对于墨迹天气来说,在气象领域我们还需要做深做透,把天气对用户的影响做明白。”这种“做深做透”有两个方向,2C和2B两块着力发展。

  随着移动终端市场的人口红利消失,未来几年有平台梦想的APP都将面临一个现实的挑战:整体用户量将难有大的增长——包括墨迹天气在内。

  金犁他们选择直面这个“增长”难题的路径是:丰富APP的商业化手段,跟其他品牌合作,以期带来持续的利益及体验。利用大数据,使商业化推广更加精准,让用户得到想要的。“根本来说现阶段用户增长不是最关键的事情,我们更想做的是对用户持续的服务。”金犁说。

  2016年12月,墨迹天气递交了创业板招股书,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入IPO流程。在等待上市的时间里,墨迹天气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提升其主营业务收入,研究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做好抵御竞争的准备。

  把用户留住

  如何把“用完即走”的用户留住?这是墨迹天气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不仅仅关于用户的使用粘性——(使用频次、打开时长),更关乎这类工具型APP的商业化运作。

  做内容,已经成为不少工具类产品的战略或者战术选择,比如墨迹天气、WIFI万能钥匙、猎豹移动等。金犁说用户现在在墨迹平台不仅可以看天气,还可以分享天气心情,通过墨迹为他人发去天气关心,讨论季节养生、天气穿衣、了解钓鱼等,由天气延伸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体验更多的服务。如今的用户不只是想看天气的时候才会打开APP,也会没事就去逛逛感兴趣的资讯,这些都是他们基于工具属性所做的努力。

  从功能单一的工具类APP,到现在把内容资讯类栏目嵌入到应用模块中,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希望以相对高性价比的方式,通过内容获取用户;另一方面,利用内容搭建起消费场景,为平台创造了新的盈利可能性。

  在金犁看来,墨迹天气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和强大的天气数据,通过用户画像分析,结合天气,发挥海量数据优势,可以精准地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墨迹天气已经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和众包数据的短时预报系统和AQI预报系统,并将其应用在2C端,同时这个产品也被饿了么、百度外卖等用在运营系统中。

  根据墨迹天气官方的介绍,他们已能为C端用户提供“分钟预报”功能,可以做到方圆500米以内、未来1小时分钟级的天气监控和预报,以便用户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墨迹天气与外卖平台合作为例,一方面针对外卖小哥的工作区域订制天气状况,有效地提醒外卖员预防雨雪、准备装备,同时也针对有可能造成的积水、积雪的区域做出规避;另一方面,通过对短时天气预报的精准推送,也能给用户提供合理的判断依据,避免在大雨高峰期下单,或者雨雪将在哪个时段停止,用户是否选择外卖等。此类服务板块还涉及洗车、电影票等多个领域。

  广告之外的盈利模式

  有评论说,墨迹天气是一家把广告当作产品来做的公司。其实对工具类的应用而言,这很正常,广告是流量变现的最直接途径。当然,如何不只依赖于广告收入,突破用户基数增长趋缓时广告变现可能遭遇的天花板,这是墨迹天气团队必须思考的。

  金犁介绍,目前“广告”确实是占比多的收入部分,随着墨迹天气开发出更多的业务,除了2B业务,还会尝试电商等业务发展。“针对数据、流量的优势,墨迹天气将逐步挖掘更深价值。”

  目前,墨迹天气通过三种途径搜集数据,一是综合国家气象局等官方机构数据;二是通过“众包模式”,利用用户实时照片分享搭建了用户地理位置UGC平台,每天会收到数十万用户的实况天气报告;三是通过旗下智能硬件“空气果”的工业级传感器搜集天气数据。

  相较于同行,墨迹天气的“天气大数据”资产优势是否明显?金犁认为,他们的优势在于除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以外,对天气数据的理解也是最深刻的;同时天气数据对用户产生影响,比如穿衣指数、钓鱼指数等等,这种用户行为数据也是墨迹独有的;此外,从能力上来看,墨迹天气用前沿的科技手段,结合传统气象预报技术,“可以开发出特有的气象能力,同时通过大量用户的体验反馈,快速的提高这个能力。”

  天气对市场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如何借助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更清楚地预测天气对行业产生的“蝴蝶效应”,这是墨迹天气希望做到的,即在气象数据、气象咨询、气象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

  金犁举例说,针对零售业、快消行业可以帮助他们在供应链方面提供决策;针对外卖平台,利用精准的气象数据,帮助外卖员在恶劣天气挑选最佳路线以及为用户预估外卖配送时间。未来他们希望在航空、农业、航海及物流等方面优化效率,类似2015年南方出现的反季寒潮使养鱼业造成50亿元损失,而提前的气象预报可以让这类状况不会再发生。

  在国内,商业气象服务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如何突破“与目标企业的数据对接”,是目前推进的最大难点。“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效率优化的周期,而天气影响到农业、金融、制造业、零售业等多个关键行业,未来气象领域会是一个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级别的市场。但是单一的天气数据必须结合行业数据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我们也希望用更开放的姿态,和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金犁说。

  文/贺文 摄影/张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