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瞄准下一场变革

  “老周”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他以出色的技术和产品、敏锐的市场直觉引领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久经沙场的“战神”,他锋芒毕露、智慧雄辩,但也让人看到他的至真至性。他一直是时代的弄潮儿,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江湖,早已瞄准下一场变革。

  把安全做到极致

  最近,网络安全领域大事频发。5月中旬,从NSA泄漏的武器“永恒之蓝”变形的勒索病毒全球大爆发,至少150个国家、30万名用户中招,造成损失达80亿美元,已经影响到金融、能源、医疗等众多行业,造成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网络空间的第一部基础性法律,标志着我国的网络安全进入了法制时代。这两起事件,一方面表明,网络安全成为未来设备安全、企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江湖人称“老周”)也就勒索病毒发声。他认为勒索病毒事件“像潘多拉盒子被打开”,“可以称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影响不亚于核武器,网络安全将进入新常态。并且他担忧,这次网络攻击的效果可能给犯罪分子、恐怖分子带来启发,未来随着更多设备联网,网络攻击也将向各种智能设备终端蔓延。这也意味着,未来网络安全公司的责任更加重大。

  众所周知,周鸿袆投资了360公司并出任公司董事长,通过免费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与技术的创新,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概念,改变了市场格局,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网络安全一直是360公司的立身之本,如今其在对网络攻击的监控和防御等方面,可与美国同行并肩而行。他曾在公司内部信中写道,要“坚持把安全做到极致”。

  同时,“老周”带领的360公司也涉足手机、智能硬件,布局人工智能,投资并热衷于网络直播。当然,在其产品设计和行业布局时也离不开“安全基因”,大打安全牌,将安全保护延展为对用户自身的保护,将“让产品从冰冷的高科技设备变成有爱、有温度的连接器。”这也是周鸿祎的愿景之一。在传统PC时代,360以免费杀毒、拦截恶意网址打造了安全上网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拦截诈骗电话、骚扰电话,预防通信欺诈、信息欺诈等案件的发生成为安全的新关注点。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老周称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地保护智能设备和人的安全。

  他喜欢将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的确,他以中文导航、安全软件、浏览器、手机助手等产品影响了几代网民。同时,他也无愧于“红衣大炮”的称号,与雅虎、网易、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金山、小米等企业都有过激烈交锋,给人以血气方刚、容易剑走偏锋的激进印象。而在本质上,他只是一个疯狂的理想主义者,所有的叛逆不羁、大胆颠覆,最终都投射于一点,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产品理念和用户价值,将安全做到极致,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

  疯狂的理想主义者

  “老周”很早就将理想锁定于计算机。1970年10月4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并在郑州长大。高中时他就喜欢上计算机,并梦想以此为事业。大学时如愿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读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他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并准备在全国“自建渠道”,结果却以失败告终。他很感谢自己导师李怀祖教授当年的“纵容”。他说:“当时导师带研究生,研究生往往要给导师的课题义务劳动,我从来没有在李老师的课题上出过力,那时因为在西安交大上学期间偷偷地做公司,反而经常用李老师的办公室电脑干私活。”他的此翻折腾虽然失败,但是积累了初期的经验,也让他明白应该先进入大公司虚心学习。

  北大方正是他触及互联网的开端。1995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他进入北大方正,从普通程序员到被先后提拔为研发中心副主任、事业部总经理,最后做到方正研发中心副主任。1996年,周鸿祎接触到互联网,从软硬件时代的工业化思维进化到理解“信息”和“沟通”的互联网思维。“我在方正应该算是比较早向公司建议搞Internet战略的。当时中国还没有人做免费邮件,很多企业也还没用电子邮件,方正会有很多商业机会。”周鸿祎组织开发了中国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飞扬电子邮件”,但是并没得公司到重视,因为在销售和利润主导的思维之下,互联网时代的运作模式是难以理解的。1998年10月,他离开公司创业,他说自己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当老板,我希望有一个平台有一个环境,我可以控制一些资源,让我去创造一个新的产品和服务”。

  周鸿祎是中文上网服务的开创者,“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互联网初入中国之时,网民还需输入复杂的英文域名才能找到网站。1998年春节,他萌生做“中文网址”的念头,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同年推出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开创中文上网服务的先河。“中文关键词搜索”技术所带来的网站实名服务,覆盖了当时90%以上的中国网民,并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占据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份额。2001年,3721公司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率先宣布盈利。3721为周鸿祎带来巨大财富,也让他为中国互联网历史所铭记,但同时这一软件也招致“流氓软件”的非议。之后,2004年雅虎以1.2亿美元收购3721,周鸿袆就任雅虎中国总裁,之后做邮箱、搜索,但是18个月后,他就离开雅虎中国,以投资合伙人身份加盟IDG(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了迅雷、酷狗等互联网产品,并成立了天使投资基金。

  让他名声大噪的是在网络安全领域率先推出免费模式。2005年,周鸿袆投资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此后,360以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概念,让瑞星、金山、赛门铁克、卡巴斯基等措手不及,从而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之后,在360成长道路上,随着自身业务的拓展,奇虎360分别与腾讯拼安全和搜索市场、与百度拼搜索市场、与小米拼手机市场……这使他成为互联网时代充满争议性和话题性的人物,也奠定了他在互联网安全、搜索、应用分发等领域的江湖地位。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但是这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在开启,他在发力桌面互联网市场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布局移动互联网。

  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还未能稳操入口级产品券,硬件之路也几经彷徨。2011年前后,在移动互联网到来的黄金时期,小米、美团、滴滴和今日头条等公司先后创建。此时,360虽有手机浏览器、手机安全卫士、手机助手等表现不俗,并有儿童手表等智能硬件产品推出,但遗憾的是,却没能在互联网下半场掌控核心领域业务。特别是手机道路历经坎坷,从特供机路线到收购奇酷做手机,再到将手机产品统一到360品牌之下,并主打安全牌形成品牌区隔,但是在一片红海的手机市场上销量并不理想。

  一路走来,从中文搜索、安全软件、浏览器、搜索、应用分发、手机和智能硬件、直播……他经历了很多风口,也投入了很多“战斗”。但是他最看中的仍是用户体验。在2014年出版的《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他强调“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他敢于不断试错、精心打磨产品、把产品做得精益求精。他的理想是创造更好的产品、更伟大的公司,在这方面他是疯狂的理想主义者。

  瞄准下一场变革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新的变革正在酝酿。周鸿祎对正在徐徐打开的大门充满了期待,“互联网的下半场将是万物互联,也就是物联网时代。”作为始终摸爬滚打在第一线的斗士,他敏锐地瞄准机会并布局。

  周鸿祎看到的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老周”在他的《智能主义:未来商业与社会的新生态》一书中分享了他的看法,并且首次阐述了360人工智能商业化路径图。“人类社会经历过的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现在所处的智能硬件时代,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每当科技发展的红利被商业模式创新挖掘殆尽后,经济也随之步入寒冬,直到下一轮技术革命的出现,商业模式创新才能重新迸发生机。”人工智能技术无疑是他眼中下一轮技术革命的焦点所在,未来很有可能有新的商业模式在此涌现,从而带来一个甚至多个万亿元级市场。

  在他看来,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生态圈的格局将包括人脑芯片、量子计算、仿生计算机等,360已在布局。第一,软硬件训练平台:360net。要训练一个系统,大量的训练数据和快速的响应时间都很重要。在受到DeepMind公司曾经推出过的DQN项目(deep-q-network)的启发,360成功建立了这个基于软硬件的训练平台。360net是人工智能业务发展的根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机多卡,这意味着将来在吸纳其他深度学习模块的同时,可大量节省开发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稳定、低功耗的人脸分析系统。在人脸分析过程中,准确定位人脸上的关键点是验证技术的一个标准。目前,360已把这套技术应用到了360手机、儿童手表、行车记录仪等产品中。未来,在大量图像数据的积累基础上,人脸分析的准确度可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三,车辆环境感知。360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了布局。周鸿祎曾招募了一个计算机视觉团队来进行车辆环境感知方面的研究,意图通过技术实现车辆和行人之间的精确定位,从而更好地辅助驾驶。

  在此,安全仍是其产品的基因,也是其所规划的人工智能式生活的重要要素。在其手机、儿童手表、摄像头、行车记录仪、路由器、共享单车等智能硬件产品中,他期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带来颠覆性的体验,利用IoT技术解决人们出行安全、家居安全、儿童和老人的安全问题。比如,将智能摄像机与人脸识别技术结合,如果家里来了陌生人,就拍一张照片发给主人,提高家庭安全性;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起居生活如有不正常情况,也可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出来。再比如,通过汽车防火墙及时感知环境,防止汽车因攻击而失控,为用户及家人提供保护。

  “老周”曾在内部信中热情表达:“我们始终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的使命是用科技产品为大众服务,让使用我们智能产品的人能够守护他们所爱的人。人工智能时代一旦开启,对每个人都是新的舞台。它会以指数级速度加快,技术进步不可阻挡,我们能做的,只有奋力抓住潮头,迎接变化!”这一次,他率领360向人工智能全力出击。

  越焦虑,越冷静

  在日新月异、三年一洗牌、五年一变化的互联网江湖,企业家永远有着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有着挥之不去的焦虑感。老周并不讳言自己的焦虑,和很多为市值焦虑的企业家相比,周鸿祎一直为产品焦虑,对于产品的创新、迭代,对于组织与管理等,但同时他也相当冷静,有自己的判断、坚持和平衡之道。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周鸿祎说,“我喜欢这种气势。”事业上他敢于追求,他说:“当人工智能的概念进入我视线的那一刻,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这波浪潮,并为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他有自己的商业路径选择,并不在乎市值,也不想做巨头,更想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说:“如果有一天,人们在回顾当年我在互联网里做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个产品经理。我永远的梦想是做一个让用户能够惊艳的产品,改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至于那些互联网江湖上流传的刀光剑影,在他看来,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巨头企业的创新基因,激发了他们的活力,是有着正面价值的,“打醒了巨头,给了整个行业危机感。”他仍是那个狂人,即便焦虑也有着自己的方向感和价值观。

  在工作之外,“老周”也有着丰富的爱好,包括读书、看电影、听音乐、玩射击……他衡量富裕的三个标准不过是:“买书时可以不用看价钱,可以用上好的音响,以及吃点好的。”他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看书,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而周鸿祎每年的阅读量在100本以上,每次出差他都会带很多书,有时候飞机上就可以看完一本。那些对他影响大的作品包括《硅谷热》、《创新者的窘境》、《定位》、《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等,启迪了他在商业上的智慧。他也喜欢射击,在一次采访中,他解释说这并不说明自己尚武好斗,而是展示内心“心如止水”,因为射击时更需要冷静。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滋养着他的心绪。

  不管如何,如今的他心态似乎更加沉稳平和,他很少发火,也很少主动发起“攻击”,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经掌握了平衡之道。如今,他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业务上投入更多热情,而且在2016年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完成360公司私有化,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安全公司,必须要有国界,”他说,“不重视网络安全,就会被‘惩罚’。当危难来临时,安全公司必须坚定地同他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回归后的360给人以更大想象空间,也许将有更高的市值和更大的市场回报,“老周”很可能“玩更大的”。

  文/卫丽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