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传奇刘德华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香港,传奇,刘德华
  • 发布时间:2010-12-09 10:54
  多年以前,在香港流行一句话,“可以不认识特首,但是没人不识刘德华”,他们昵称他为“刘华”,现在这个名字变成了一种形容词,他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杜琪峰说他是“最香港的偶像”。他勤奋、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夜店,生活规律,形象健康,父母可以放心地让自己的小孩去喜欢他,长久以来,他被称呼最多的就是“偶像”,如果说一开始他是在扮演,努力维持别人心目中的“刘德华”,那现在“偶像”的形象对于他来说已经深入骨髓。

  记得去年年底齐秦北京演唱会,帮朋友去盯场,看着舞台上已经发福的小哥,还有高音不再的沙哑声线,心里涌起一股悲凉,年纪之于偶像真的是个天敌,一旦超过40,无论你当初如何独领风骚,也难免沦为回忆,但是刘德华除外。今年9月19日,《狄仁杰》北京首映庆典,邓超、付辛博、尚雯婕这些年轻偶像的粉丝尖叫连连,但是引起尖叫声、欢呼声最大的依然是刘德华,在我记忆中,每次粉丝大战中,刘德华从来没输过,无论是在哪个时期、多么爆红的偶像面前,刘德华的“偶像”地位从来没有被撼动过。

  “偶像”当久了,很多媒体开始质疑,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刘德华长久维持“偶像”的身份,一定很累,也不断地有人说他身上的“偶像”包袱太重,在演技上无法突破,各种各样关于“偶像”的言论层出不穷,即使刘德华说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也被大众自动转化为“他在说场面话”。关于“偶像”刘德华早就看开了,“我这副俊俏面孔是很难洗掉了,我自己希望到了五六十岁还能保持偶像的形象,我已经和‘偶像’结了婚,但实力可以是我的‘小老婆’,我有时会带她出来走走也说不定!”这是他早年接受采访时的玩笑话,现在他年近五十,依然被称为“偶像”,不过这个“偶像”已经不同于最初的定义。佛语有云:“人生三个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继而看山不是山,最终看山还是山”,独孤求败也说练剑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草木皆剑”,我想刘德华现在已经是“偶像”的最高境界了吧,你认同也好,批判也罢,又或者顶礼膜拜,都无法左右他,他依然是那个传说中的“刘德华”。

  从“可立七侠”到“四大天王”

  1981年,TVB演员训练班,来了一位身材微胖,被老师称为“走路姿势像扛着一担铁,两肩左摇右摆,非常难看”的考生,这就是刘德华,而当时被老师纠正多次的走路姿势,后来反而成了他的特色而被大众模仿。在进演员训练班之前,刘德华和余佬(余伟国,现在刘德华电影公司的高管,“亚洲新星导”计划的负责人)、李景生等七名中学同学成立了绰号“可立七侠” (因为是可立中学)的组织。刘德华在自传散文中写到:可立七侠,观其名,便知是好打不平,锄强扶弱之辈。他们最辉煌的事件是挑战黄大仙警署派来的一队少年警讯,“因为发现这班无耻家伙借教功夫之名亲近我们学校的女生,挂羊头卖狗肉,且自命不凡,其中殃及李景生的小女友。士可杀,不可辱,这下子气可下不得,血气方刚,打了再说道理。我以‘可立七侠’的名义向 ‘少年警讯’下挑战书,最后决斗,战果,七比零。‘可立七侠’以压倒性姿态胜出。‘骄傲’都写在每张年轻的脸上”,年少轻狂的他跟现在大家印象中的“模范代表”有很大出入。

  中学毕业时,“可立七侠”集体报考演员训练班,本来想学编剧的刘德华成为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在训练班里,他和梁家辉、潘宏彬成了好朋友,他依旧不改顽皮本色,经常上课时举手发问一些与课程无关的问题,尖酸刻薄,例如:“老师,为什么你的头不长头发?”和同学戴墨镜上课,老师问原因,异口同声答道:“因为你的光头太刺眼了。” 虽然顽皮,但很努力,课余,他们会找一些课外课程充实自己,跑去尖沙咀的青年会练翻筋斗,练粤剧遁手、身段、架势。刘德华的成绩一直在班里领先,最棒的是编剧科,每次均拿甲等成绩 ,有时,还会替同学做枪手,写剧本交功课。虽然他的兴趣一直在编剧上,但训练班结束后,导师对他的评语是:正面小生人才。

  之后刘德华就开始了三百六十五个跑龙套的日子,通告差不多每天都有,古装时装,正派反派,唱歌跳舞,什么都做,林子祥拍一个《夜来香》的音乐录影带,他在里面做嫖客甲;周润发主演的《鳄鱼潭》需要杀手一名,也是他。在跑龙套的日子里,他的“A”级自信心从没有动摇过,他觉得自己以“A”级成绩毕业,也很相信训练班的导师并不胡乱评分,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后来他在TVB走红的过程大家都说滥了,拍摄电影《投奔怒海》是因为林子祥、周润发、《彩云曲》的摄影师同时向夏梦推荐,“大家都跟我说,有个小子很不错,叫刘德华,外型讨好,作戏也不差,最重要的是他很拼命,工作态度一流”。那个时期的艺人不像现在,有专门的公司帮你打理,更多时候靠的是一种自觉,学会怎么做人很重要。

  1985年,因为合同问题,刘德华与TVB闹翻,在当时TVB一家独大的媒体霸权下,他坚持解约,这份远见和坚持让他开拓了电影市场,当然与TVB闹翻的结果就是他被冷藏,这段时期应该是他演艺生涯的唯一低谷期。后来查小欣(香港著名电台主持人)在专栏中回忆道,“刘德华善用这段被迫休息期,去学唱歌、学跳舞、学英文,学很多东西来装备自己,没怨天尤人,没浪费时间。那时候我主理的周刊举行周年纪念晚宴,特地请了他来,同场的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罗文的光芒掩盖全场,正处于事业低潮的刘德华仍然一脸自信,隐隐透着魅力”。

  除了演戏,刘德华在1985年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将他的演艺事业延伸到歌唱领域,刚开始他的歌声招来骂声一片,但被骂似乎激起了他的斗志,紧接着推出《情感的禁区》、《回到你身边》等专辑,在歌坛站稳脚步,1990年一举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手。1991年年终颁奖典礼,刘德华、张学友、黎明三人平分秋色,得到“三剑客”的称号,但这个称号不到半年便夭折,因为第二年郭富城的迅速走红,一家媒体戏谑地将这四人比作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天王,没想到就此广泛传开,“四大天王”正式确立,刘德华的“偶像”地位也就此确立。

  一个“偶像”被叫了20年

  很多人都说上世纪90年代的刘德华是最意气风发,也是最“偶像”的时候。那时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香港电影一向奉行“明星制度”,只要是人红、观众认可,片商就会争相找上你,无论影片质量如何,都会卖座。那时候刘德华一年有十几部电影,同时轧三四部戏是常事,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获得了“劳模”、“铁人”的称号。当然,在这么多影片中有很多是粗制滥造的成品,刘德华在多年后接受采访时也说,“搞不明白自己当初怎么会那样演,搞那么多花样”。在那些电影中你可能不记得角色名字,你只记得刘德华那副帅气的面孔,他标志性的pose,或者玩打火机的动作。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会对他《天若有情》里面一手骑着重机,一手擦着止不住的鼻血的画面念念不忘,不知这部电影俘虏了多少少女的心,进而疯狂地迷恋上他。

  这个时期的刘德华经常是重情重义的小混混,深情的白马王子,身手矫捷的警察,或者手法一流的赌徒,很多人说这个时候的他没有演技,只会耍帅、装酷,对于这种说法我一直无法认同,你可以翻看他刚出道时的作品,那时候的模样如果没有演技怎么能生存得下来?现在有人说他的帅让人们忽略了他的演技,到后来,“偶像”成了他的桎梏,在出演《暗战》时,他本来试图用一种相当残酷的方式来演绎,但是杜琪峰告诉他,“你要知道这出戏一出街,你以往的形象会受到影响”,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时候的他更多的是要维持别人心目中的梦想,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他说过自己出演坏人就一定要死,他不会为了一个角色而改变做人的准则,所以在《旺角卡门》之后,他与王家卫渐行渐远,他注定不是“不疯魔,不成活”的张国荣,也不会为了一个奖项而让自己成为“同志”。

  很多人说刘德华恨奖,对于这一点他从不掩饰,奖项是一种鼓励与认可,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刘德华对奖项有一种执著,他一直想不通吴君如都能凭借《洪兴十三妹》入围,而他却屡次被拒门外。事情往往这样,越执著,越不得,放开之后反而有意外之喜,当他2000年凭借《暗战》拿到金像奖影帝时,吴君如狠狠地抱住了他,这个时候得奖其他人要比他更激动。一个“偶像”被叫了20年,要让那些评委们相信“偶像也会演戏”,真的很难,所以在拿到金马奖时,刘德华笑着对评委会主席许鞍华说,“我知道你们把这个奖项给我压力蛮大的,要让大家认为我会演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以后我的演出不会让你们难堪”,这句玩笑话说起来轻松,他却用了20年来证明。

  “我要让你们的女儿还喜欢我”

  2007年香港演唱会,一开场刘德华就隐隐约约露出六块腹肌,在歌迷的尖叫声中他问:“我与20年前有什么分别?……那个时候我是‘肥仔’,但是‘靓肥仔’。”之后他说自己现在还是“靓仔”,并宣称“我要让你们的女儿还喜欢我”,在舞台上刘德华喜欢高举双臂,享受歌迷的欢呼。一般来说刘德华每三年举行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全球几十场,但你不会有圈钱的感觉,在与他同时期的歌手开演唱会总打怀旧牌,贩卖着歌迷的集体回忆时,刘德华却总是带给歌迷更新鲜的东西。在别的歌手只能唱半场说半场的时候,他依然能够又蹦又跳,独自撑下三个小时,为了带给歌迷完美的视觉享受,他坚持锻炼身体,不吃甜食、肉食,几乎每天都是水煮青菜,就是为了维持那六块腹肌。“以前大家不流行为演唱会健身,我开创先例练出六块腹肌,别人还在舞台上跳舞时,我已经在表演空中飞人了。”除了维持身材,刘德华每次演唱会都会绞尽脑汁想创意,喷火、洒水、钻石舞台,甚至扮太空人表演电击,你能想得到的花样他都玩过。他还学拉丁舞、踢踏舞,现在还在学油画,明明可以吃老本就能度过余生,他却依然求新、求变,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当“偶像”30年屹立不倒。不了解刘德华的人总觉得他活得很累,其实喜欢他的人都知道,他活得很享受,他是停不下来的人,正如他在新歌中写到“这是我最珍爱的舞台,我又怎么舍得离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