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庙

  河北有个易县,易县有座后山,后山有一处奶奶庙,奶奶庙里有前殿、中殿、正殿、大殿、后殿等一系列建筑,还有好些个名称各异的小庙、祠堂。车神庙就在正殿,而车神塑像分布在不同的殿堂。正殿车神庙的塑像看上去跟城隍、土地等常见的神祇差不多,泥塑身躯披着一件黄色披风,身后红色帐幕上面是印刷体的金色大字“车神”,每个字都有三尺见方。右边墙上有繁简体混用的两行手写体大字:“招财进宝,人车平安”;左边墙上是寥寥几笔画上去的几部小轿车。塑像前有一个大巴车方向盘的实物。据此推断,此车神应该持有A照。在另外一处庙堂,车神端坐在财神右手侧,三绺长须,简单的发髻,穿戴接近宋明范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双手持握的黑色方向盘在众神仙当中非常惹眼。还有一位车神与地藏菩萨肩并肩坐在一道,似乎在介绍自己的神脉资源;后面红色背景板上有摩托车、MPV和一部大卡车的照片,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准驾类型。这些车神塑像前都有烟雾袅袅的香烛,想必都有不少司机前来供奉。

  多年前我在嵩山少林寺观光时,导游的僧人特别介绍了千年塔林里一些新鲜的砖雕图案,如飞机、笔记本电脑等等,说是少林寺也要与时俱进。车神庙的设计师应该是同样的想法,车神庙香火旺盛,也应该是民众信仰与时俱进的体现。毕竟,汽车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信仰体系当中也会有这种现实事物的投射。这里面有一些令人费解之处。比如说,车神手握方向盘,可衣着服饰却是古代风格。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头脑中的神灵形象已经固化为古时的样子--神不变,道不变,变动的只是器物。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徐腾做过实地考察,说是每年三月的庙会有超过百万人前来朝拜,半个月的香火钱就有4000万,旅游收入远超附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通过其他资料可知,“奶奶”是当地传说中曾救过汉光武皇帝刘秀性命的一位老妇,因为非同寻常的义举善行而被奉为神灵,就像关羽成为关帝爷那样。那么,问题又来了--车神从何而来?为什么不是塞纳、舒马赫、莱库宁?也许当地人是这种纯朴的想法:有山岳河湖就有山神水神,要做饭炒菜就有灶神,有生意买卖就有财神,有谈婚论嫁就有月老……既然世间有车,天上就应该有车神!

  车神庙应该还不多吧?至少在数百万辆汽车轰鸣的上海,我还没听说有这样的圣地。但不管是上海市民还是易县百姓,民众信仰体系中与汽车有关的还真不少。我开朋友的车,车内就有平安符挂饰。还乘坐过一部出租车,仪表板上是一尊主席像,披着红绸布条,显然是为了保平安,而非政治表达。我们见怪不怪的还有后视镜上的红布条,有4S店提车时放鞭炮,有重金请高僧给新车开光,还有各色转经香水瓶以及观音牌。有些观念还增添了西方文化的元素:一位消费者特别叮嘱4S店,订车时不要特定月份出厂的车子,说是星座不合,难保平安。汽车被一些司机视为“小老婆”,既然恋爱、婚嫁讲究生肖相合、星座匹配,那么选车时算算星座、八字,也说得通。

  奶奶庙的建筑质量粗陋,壁画近似涂鸦,有些塑像还不如地摊工艺品。一个红烧牛肉面的包装箱也郑重其事地摆在神佛跟前,只因上面多了歪歪扭扭的三个字--“功德箱”。即便如此,还是有那么多善男信女跪拜、上香、供奉,很难不让人想到“迷信”、“愚昧”这样的词语。但城里的司机又怎样呢?汽车配件城以及网店里,车内挂饰越来越高档精美,有些开过光的吉祥符、弥勒像、观音坠材质名贵、工艺上乘。从司机保平安、求福缘的角度来看,难道不是完全相同的心理?不能简单地进行评判。

  这些复杂多样的行为方式背后,是汽车社会里人们的欲望、追求、忌惮、顾虑,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观念。在欧美发达国家,这种情况并不普遍,也许因为他们都是老司机。而我们还在经受汽车时代汹涌而来时的种种阵痛和惶恐。凭借道德、法律、科学技术以及个人能力,我们这些新司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握命运,但还有很多人需要心灵的慰藉。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