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的“博悟之旅”

  “孩子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从中所寻找到的自我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会形成孩子的终身记忆”

  2014年3月27日,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闻听此言,业界为之一振。

  作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成立100余年,收藏文物130多万件: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商王祭祀其母的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

  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珍贵文物,如何才能“活”起来?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一群来自北京史家小学的学生在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商代刻辞牛骨等珍贵文物。看完展品后,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在仿制牛骨上刻甲骨文,在竹简上摹写小篆,切身体会汉字的漫长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黄琛介绍,这堂“汉字的起源与统一”课程,是国博“社会大课堂”系列课程中的一课,与史家小学合作开发,专门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类似的课程还有美食美器、服饰礼仪、音乐辞戏等。

  为配合课程讲解,双方还组建专家团队,合作推出《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系列丛书,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领悟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博大。

  “我在博物馆工作多年,深知要想减少文物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时空隔膜,需要我们既有深入的研究,又要有生动的阐释。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说。

  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00多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占到18%;接待上课学生近20万人次,为北京130余所中小学提供了博物馆课程师资培训,可谓“人气十足”。

  “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可以窥探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在由国宝构建的广阔时空里,孩子们怀着敬畏之心,向智慧敬礼,向文明鞠躬。我们相信,在这里,孩子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从中所寻找到的自我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会形成孩子的终身记忆。”史家小学校长王欢说。

  文/高雪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