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

  1997年,金融危机再次袭来,国际炒家成功做空泰铢,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汇率最低曾达到1美元兑32.6铢,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而期间,香港金融保卫战是危机中最为惨烈的一战,1997年8月7日恒指从16673点急剧下跌,10月28日跌破10000点,跌幅达45.6%,股市市值两个月之内蒸发21000亿,缩水1/3。1998年股市、楼市一路下跌,同年8月13日达到6660低点。

  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东南亚各国萎靡不振,韩国和日本同样备受打击。此外,油价的暴跌,导致俄罗斯股市、汇市跳水,而从巴西引发的“桑巴效应”使得主要新兴经济体均未能幸免。

  外汇危机重创东南亚

  1997年,从最初的泰铢贬值到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给整个东南亚经济带来了重创。

  1997年2月,索罗斯在天时地利下大肆抛售泰铢,引起了泰铢对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激起了泰国民众的恐慌,蜂拥前往银行兑换美元,银行业遭到挤兑浪潮的剧烈冲击,金融秩序一片混乱。5月中旬,国际金融投机商再次瞄准泰国,联手冲击泰铢,使得本身就已脆弱的金融体系雪上加霜,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尤为惨重,股指由年初的1200点跌至461点,泰铢对美元的汇率跌到了10年来的低谷。持续了几个月的狙击战终于在7月2日告一段落,当天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泰铢汇率最低曾达到1美元兑32.6铢,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

  危机在泰国爆发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蔓延到菲律宾、印尼等等东南亚各国。7月11日,菲律宾央行在4次加息无效的情况下,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大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大幅贬值。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夜之间,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了130亿美元。8月14日,印尼中央银行宣布取消卢比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卢比汇率就如同开闸之水,狂泄到历史最低点。

  1997年年底,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都跌了40%以上,连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撑不住了,跌幅超过80%,台湾地区主动将货币贬值。与此同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股市分别下跌了75.9%、73.7%、69.1%、61.7%和43.1%。

  香港金融保卫战

  泰国、印尼等国家的大获全胜,使得国际炒家开始觊觎香港资本市场。1997年5月,以索罗斯为首的炒家们设计了一个连环计,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作用,利用现货和期货两种工具,多方设下陷阱。正式进攻时,炒家们低息借入港币,作为弹药,并在期货市场上抛出港币,同时沽空期指;同时大肆散布谣言,疯狂抛售港元,迫使港府“挟息”,造成恒生指数暴跌,甚至借货抛空股票;当恒生指数暴跌时,空头合约平仓获利了结。

  次年5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一群金融大鳄对香港发起新一轮狙击,面对炒家连续抛售巨额港币,香港金管局运用政府财政储备如数吸纳,稳住汇市,将恒指维持在7000点大关以上。同时,香港特区政府组织内地资金入市,大量买入炒家抛出的合约,推高期指。

  8月27日,期货结算前夕,在时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的指挥下,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稳住恒指。因为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美元;反之则政府之前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石沉大海。

  8月28日,香港政府动用了几乎所有可以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卖盘,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而前一天全天成交额仅为82亿港元。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此次保卫战中,以香港政府获胜为结束,而索罗斯则损失惨重。

  在这场不见硝烟但惨烈无比的金融风暴中,香港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7日16673点开始急剧下跌,当年10月28日跌破10000点,跌幅达45.6%,股市市值两个月之内蒸发21000亿,缩水1/3。1998年股市、楼市一路下跌,同年8月13日达到6660低点,银行贷款利息和失业率均创下历史高位,。

  股灾后,香港楼市在短短一年内,大跌七成,超过10万名业主成为“负资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楼市都未能恢复元气,整体楼价只有1997年的60%以下,并仍有逾6000名业主未脱离“负资产”之列。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香港保卫战期间,危机继续发酵,相继引发韩国金融危机,冲击日本金融业。随后蔓延到全球,一度导致俄罗斯和巴西爆发债务危机。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韩国的外债在1997年6月底达到1168亿美元,高居世界之首,足以显露韩国外债之沉重。同时在韩元趋于贬值的情况下,外资撤离资金的情况加剧,韩国金融市场陷入股、汇市皆惨遭滑铁卢的下场,1997年12月中旬,韩元兑美元跌至2000:1的大关。在国内外投资者竞相抛售的打击下,韩国综合指数于12月初一度跌破300点,为11年来以来的新低。

  韩国金融危机大爆发,立即对俄罗斯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因为俄罗斯金融市场中韩资占有一定比重。据统计,1998年俄罗斯石油外汇收入比1997年同期减少了约60亿美元,若再加上其他资源品出口的降价损失,实际外汇收入减少了100亿-120亿美元。

  俄罗斯之后,巴西也接过了金融危机的大旗。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巴西的股市和汇市多次发生动荡,金融动荡引起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巴西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巴西外汇储备急剧减少,使得货币贬值压力越来越大。

  当有关巴西中央银行行长换人和货币贬值的传闻最终成为事实后,饱受巴西金融动荡(在当地被称为“桑巴效应”)惊吓的投资者纷纷逃离拉美市场,致使拉美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股市动荡再一次深化。

  本刊记者 邸凌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