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身高能否实现?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身高按需定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能吗?身高按需定制,需要哪些步骤?首先设定期望身高;其次,评估实现期望身高的可能性;此外,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
谁来设定期望身高
身高是一个健康指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全球儿童营养问题框架中描述的儿童健康远期指标中,第一个就是成年身高。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2012-2025全球6大营养目标中,第一个也是儿童身高的目标。我国国务院《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也有儿童身高的指标。
身高既然是健康指标,如何评价这一指标呢?
从疾病的角度,当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参照标准的第三百分位数以下,界定为生长迟缓或矮小。
除了疾病的界定以外,由谁来设定满足心愿的理想身高呢?
我国相关文件资料对此有较为清晰的描述:居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居民本人,儿童健康的责任人是监护人。因此,儿童的期望身高,应该由家长来设定。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以疾病为导向的主流儿童保健服务中,仅由医生判断儿童身高是否为疾病状态。这可能是多数人认为身高按需定制不可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按需定制的身高能实现吗
定制身高能否实现?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都需要进行综合的、个性化的评价。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当前身高和期望身高的差距。
先根据我国0-18岁儿童身高标准,可以判断18岁的期望身高在什么水平,再根据孩子当前身高水平对应的成年身高,就能判断现实身高和理想身高的差距了。差距越大,实现期望身高的难度就越大;年龄越大,弥合差距的机会就越小。
其次,遗传潜能发挥的程度有多大。
通过父母身高,可以简单计算孩子的遗传身高。男孩的遗传身高=[父母身高之和(cm)+12]/2,女孩的遗传身高=[父母身高之和(cm)-12]/2。计算出遗传身高后,仍然根据我国18岁儿童身高标准,可以了解遗传身高位于哪个百分位数水平。
比较一下儿童当前身高的百分位数水平和遗传身高的百分位数水平,就能评价出身高遗传潜能发挥得怎样,环境因素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孩子的身高生长,或者没起作用?如此就可以为身高促进指明方向。若环境因素阻碍了儿童身高,却没有进行干预,那么实现期望身高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此外,还要清楚孩子的身高是早长还是晚长。
每个孩子身高停止生长的年龄是不一样的,但是所有孩子身高停止生长的骨龄是相同的,男孩骨龄16岁、女孩骨龄14岁。骨龄比年龄大,称为早长;骨龄比年龄小,称为晚长。只有根据骨龄评价孩子身高水平,才是最准确的。
怎样进行身高管理
决定身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每增长一岁骨龄所增长的身高,即骨龄身高生长速度。因此。身高促进的方法,可以从促进身高生长速度和调控骨龄生长速度两个方面着手。
就促进身高生长速度而言,较弱的一级方案为,合理饮食、足够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愉悦的情绪,可称之为1号方案;中等强度的二级方案为适宜的营养素补充,可称之为3号方案;最强的三级方案为生长激素或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称之为5号方案。
其中,1号方案和3号方案是身高促进的基础方法,成本较低,而且在身高生长阶段的任何年龄、任何情况下需要身高促进的孩子都可以使用。
而延缓骨龄最弱的一级方案为控制体重和饮食调整,可称之为2号方案,同样成本较低;最强的方案为性发育抑制剂,可称之为6号方案。
针对每个孩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做身高促进。期望身高和当前身高差距很大,需要考虑选择较强的综合干预方法。孩子骨龄较大、身高生长潜能较小、距离期望身高的差距较大,也需要尽快使用较强的综合干预方法。婴幼儿身高促进,首先选择保健的方法,根据干预效果调整干预方法。
身高管理方法
除疾病早期防治外,合理饮食、适宜的营养素补充、适当的运动、足够的睡眠、良好的情绪、定期生长监测、预防超重肥胖,也是身高促进的有效手段,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进行的成本较低、易于实施的方法。
促进身高的营养主要包括蛋白质、钙和锌等矿物质、维生素AD等。
其中,蛋白质可以通过饮食获得,1岁以上儿童每天吃一个鸡蛋、50克肉、500毫升奶,基本可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钙是身高生长的基础营养,如果从食物中无法获得足够的钙,就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有强大的身高促进作用,维生素D基本没有食物来源,需要额外补充。食物来源的胡萝卜素通常也难以满足身高促进所需要的维生素A,最好酌情补充。
身高促进提倡适量饮食,避免过度进食。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可以控制骨龄的过快增长,为长高赢得更多的时间。
对脊柱、下肢关节有适宜刺激的纵向运动,也有利于身高生长,如打篮球、做体操、跳绳、踢毽、跑步等。运动强度以孩子能耐受为度,最好每次运动持续20~40分钟,每天有规律性地运动。提倡在户外阳光下运动,有利于钙在骨骼的沉积。
此外,夜间高质量的睡眠,对身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一天中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阶段。在此阶段处于深睡眠状态,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
(作者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研究员)
文/蒋竞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