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跨境电商未来的商机在哪里?

从 2014 年发展到今天,跨境电商已经从一个新兴名词变成了一个常规销售渠道。今年年初,第三方机构 iiMedia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6.3 万亿元,是 2013 年时的 2 倍多,“海淘”用户规模达到4100 万人次。

同样,国际邮政公司(IPC)于早前发布的《2016 跨境电商消费者调查报告》也显示了中国“海淘”军团的强大实力。该报告显示,在跨境电商消费者最常购物的商家来源地中,中国排名第一,占比为 26%,随后分别为美国(16%)、德国(15%)和英国(15%)。

中国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消费升级的推动。当前,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优质商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跨境物流、跨境支付和跨境通关等配套产业的成熟也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此外,政府对于该产业的态度也越来越明朗,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老百姓愿意购买一些海外的产品,我们尊重这样的选择。对于跨境电商的监管,首先要看属性,现在是作为个人自用物品进行监管,主要是实施检疫,重点看有没有疫情疫病、有害生物传入风险。产品质量由购买的个人自己负责。”

除了支树平局长的表态之外,近几年,政府也在不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的规范:2014年7月,海关总署公布《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2015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 年 3 月 24 日,财政部公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在此背景下, B2C 跨境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同时,传统电商平台也开展了跨境业务。在 2010 年至 2015 年,洋码头、蜜芽、小红书、天猫国际、贝贝网、聚美急速免税店、亚马逊海外购、唯品国际、网易考拉海购等平台相继建立。而自 2015 年之后,B2B 跨境电商也开始涌现并逐渐壮大。其中包括海拍客、海带、海豚供应链、海外帮、敦煌网、行云全球汇、鑫网易商等。有业者认为,B2B 模式在效率和数量,以及在防止假货上具有天生的优势具有绝对优势。

其实,无论是 B2C 还是 B2B 跨境电商平台,母婴品类都拥有着很大的占比,曾经,“海淘”几乎是“母婴代购”的代名词。百度营销研究院报告显示,母婴与护肤美妆及服饰占海淘商品词6 成检索量。在母婴海淘子品类中,母婴食品占据半壁江山,且集中于奶粉海淘。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国际发布的《2016 中国进口消费洞察报告》也显示,母婴与美妆、食品等品类成为了 80 后消费者最受欢迎的 top5 品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做垂直母婴产品进口的跨境电商平台或独立网站就有近 20 家,而提供母婴品类商品销售服务的电商平台及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海外平台则有逾百家。其中,BAT 纷纷入局母婴跨境电商,也显示了该产业的消费潜力。尤其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人口及消费升级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母婴跨境电商产业或许又将迎来另一个繁盛期。但是当前母婴跨境购的品类还主要集中在奶粉和纸尿裤两大标品上,童装、玩具等非标产品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有业者认为,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于政策的稳定性。近几年,从不收税到开始征收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并调整行邮税政策,行业的监管正日趋规范。同时,他还认为,对品牌来说,跨境电商只是一个过渡跳板,国外品牌一旦在中国建立一定知名度就会回到主流的贸易路径上来。“跨境电商其实代表两层意思,第一是新品牌进入中国的方式,第二是中国消费者购买东西的方式。我相信这个市场通道还会被拉宽,但不会无限制地拉宽。”

此前,阿里研究院发布的 G20 系列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 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 12 万亿元。但随着行业整合,肯定会有一部分小玩家退出,一些拥有供应商和仓储及物流能力的玩家则更有可能会生存下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