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购迈高落败背后:中国乳业澳洲投资为何这么难?
- 来源:孕婴童微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2-06 11:13
根据澳媒最新消息,迈高乳业在 10月 27 日召开的年会上宣布,加拿大奶制品企业 saputo 成为它们的新主人,收购价格最终定格在 13 亿澳元。据了解,这笔交易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完成后,萨普托将完全拥有迈高旗下资产以及奶制品品牌德运。
至此,一场热闹的全球竞购大戏宣告结束,包括恒天然、拉柯塔利斯、伊利、蒙牛和华润五丰在内的诸多参与者,最终还是以“打酱油”的姿态离场。心有不舍,更不甘心,或许他们都在思考:“为什么笑到最后的不是我?”
竞购迈高落败背后,中国乳业对澳投资为什么会吃“闭门羹”?难道我们差钱吗? NO,我们差什么都不差钱!我们缺少勇气和决心吗? NO,我们都有清晰的2020战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我们还要“强起来”!
什么都不缺,我们为什么不能拿下江河日下的迈高?就此,乳业第一新媒体采访了一位全球乳业资本并购战略专家刘峰(化名),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敏锐洞察,给出了精彩解读:
最终,中国乳业巨头还是没有成功拿下迈高,为什么?
刘峰:这件事情备受全球关注,但最终结果没有出乎预料,中国乳业巨头之所以没有笑到最后,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中国乳企相对保守的战略决策,可能让澳方认为我们不太重视,诚意不够。这就好比田径比赛,预赛和半决赛,只要进入前几名就能够进入下一轮,于是我们在此前几轮还在压着价,很多报价都不是很满。另一方面,竞购流程被打破,影响买方报价。按照正常流程,2a 轮后,应该还有两到三家进入2b 轮,然后再尽调,最后再通过最新报价和尽调情况来确定最终符合条件的买家。但 2a 轮后,很多竞购方还在等进一步的流程,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了。
中国企业赴澳洲投资如此举步维艰,“闭门羹”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刘峰:与中国乳企不同,萨普托 3年前就涉足澳洲市场了,当时以 5.3 亿美元收购 warnambool 奶酪和黄油。因此相比而言,澳方更熟悉萨普托,知根知底,出售资产就相当于嫁女儿一样,要给女儿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女婿。
另一个就是商业价值观了,西方人面对来自东方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出了报价之外,难免存在一种偏见。虽然我们在大国外交中强调“求同存异”,携手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但外方在商业合作上是否响应我们的号召,就另当别论了。
不论如何,“门当户对”在经济领域仍然显得很重要。
竞购迈高落败这件事,给中国乳企国际化战略带来哪些启发?
刘峰: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今后,中国乳业国际化进程会进一步加速,但我们应该在以下两方面做好扎实的基本功:
一是要早着手,充分准备。我们要对标的、项目提早研究,及早与标的企业接触,起码要混个脸熟,双方要有更多的了解,包括企业经营情况,团队建设情况,等等。
二是要熟悉当地市场的政治经济环境。比如,现在澳大利亚的政党,代表的是大农场主的利益,对农业方面的投资格外重视和谨慎。这就需要我们提早跟当地政党、议员有充分的沟通,与政府部门保持着必要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