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我在养老院,通过脑机接口和南剑鱼星座的生物聊聊天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06 10:31
科幻作家常常是悲观的。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科幻小说,描述的都是不太好的未来。表面上这不太好,但其实往深入看这是很积极的。一个意思就是,我先把十年后所有的最坏可能性都预先想到了,至于怎么对付,就交给你们年轻人吧
十年后也就是2028年,我成了一个真正的老头儿,六十三岁,按延迟退休办法,才刚刚退休。但我是否还活着呢?不可知。最近一年里,目睹了一些依然年轻的同事因病因故离去,还有的差不多成了植物人,感到十年后,这仍然是一个很大问题。我怀疑,那时的医疗技术,虽已突飞猛进,但恐怕还不能达到给我这样的人换器官换大脑、让纳米机器人在血管里面自由游走修补受损肉身的程度。那也只怕是一些比我有钱的阶层才能享受的。不过大概也开始了吧。
我如果还活着,可能会考虑住进养老院。
十年后,养老作为一个伟大的产业应该是更加蓬勃兴旺了吧,在我国大地上,森林一般长出来,帮助独生子女们解决体力精力的负担。但也有一个财力的问题。好的养老院会很贵。不过针对平民的普及性养老院会很多吧。但也会产生很多矛盾,那时的问题就主要不是针对“红黄蓝”了。另外精神病院也会更普及。精神病院啦养老院啦,或许会由类似阿里及腾讯这样的大企业来经营。是不是这样更科学更人性呢?人工智能那时在医疗领域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词汇了。很多医生被代替了。
我住在养老院里,除了玩玩虚拟现实游戏,在第二人生里扮演年轻人,作为科幻作家,大概还会常常展望一下2038、2048、2058之类的事情,也就是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时的事情,在孤独时聊以自慰。
我住的这个养老院,也有可能位于某个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试验区里。阿里腾讯百度,我相信到那时它们都还在,也都成了这个试验的中坚,它们的党支部用大数据或者比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更厉害的一种新技术,开发出了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此时正值改革开放五十年,我们有很多可说可做的,现在都想象不到。那时候,前海的法律试验,大概有了新进展。
有可能,性爱机器人也大量进入了市场,是养老院里比较引人注目的标配。但这引起了矛盾和争议。
不过,作为科幻作家,我更关注的严肃的事情,也就是关系国计民生问题。这跟今天还是一样,不会有变。科幻是一种现实主义文学。我会想一想大过滤器的问题。
也就是说,为什么宇宙有137亿年了,地球有40亿年了,人类有300万年了,还没有看到外星人来访?到了2028年,中国改革开放都半个世纪了,为什么他们还是没有来?他们到底在哪里?这是很郁闷的,形成了“费米悖论”。
原因是宇宙中有一个大过滤器,把高级生命都滤去了,也就是都灭绝了。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或者地磁倒转,或者小行星撞击,或者超新星爆发,也有可能就是智慧文明发展到一个阶段,统统会因为技术爆炸而自我毁灭。
科技是“第七生命”,它的发展步伐事实上快过了生物大脑的进化速度,人对此控制不住,就会完蛋。这个大过滤器,作为一条规律,在宇宙中普遍存在。未来十年,它会不会发生在人类文明这儿呢?等着瞧吧。
并不知道宇宙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但作为一个期待在2028年住进养老院的科幻作家,便会杞人忧天地想这个问题。
十年后,人类还会不会存在?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会觉得,你现在说这个莫名其妙吧。人类都不存在了,我们用银行贷款买来的房子拿来干什么用呢?还有股票呢?还等着十年后升值呢。
先不谈小行星撞击的问题吧,这个危险随时可能降临,谈得太多了。2017年底,一位海外著名诗人在北京,我们见了面,他首先谈起的,不是诗,而是原子弹。他说,会不会不久后有一天,东北、华北毁于原子弹?那样的话,文学艺术还有什么意义?
我恰巧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人类第一颗实战原子弹,到2028年,是83年。这么短时间里,很多国家都有了原子弹,或拥有了能很快造出原子弹的本事。
未来十年,如果某个疯子要用原子弹来自杀呢?如果它扩散到恐怖分子手上了呢?小型化了呢?像科幻小说里写的,自己在家里今后就有能装配出一颗微型核弹,或制作出一个核污染包,再用无人机把它投掷出去呢?
我还恰巧生活在一个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的时代。这是1953年的事情,到2028年,是75周年。这意味生命的奥妙被人看到了。它能解决很多问题,包括治疗许多不治之症,让人延年益寿,也可以造出人工生命,包括比非典病毒厉害一万倍的微生物(虽然是否可以把病毒当作生命仍有争议)。
这种病毒,或者细菌,它一夜间传播开来,耐一切抗生素,并且高致命性,而人类还没有来得及弄出疫苗,就都呜呼哀哉了。很多科学家都在严肃地谈论这个事情。它可能发生在未来十年。科幻小说里的讨论有时稍微轻松一些,比如有个小说写道,所有药物都失效了,但中国人发明了一种杀死这种病毒的疫苗,那就是互相接吻。作者或许觉得这不是一个玩笑,因为小说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我还恰巧生活在纳米技术的时代。一纳米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
1959年,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梦想。70年代以后这一梦想就逐渐成真了。现在人类已经可以在微观世界里移动原子,装配出新的物质。科幻小说描述了有关纳米技术毁灭文明的诸多恐怖景象,有的甚至把地球都吞噬了。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科幻。
我还恰巧生活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是1956年提出来的。现在它正在很多领域替代人。从普通人工智能进化成强人工智能乃至超人工智能,速度是飞快的,而它的聪明程度可以达到人的17万倍。不一定非得让它产生意识和情感,仅仅是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已经很惊人了。现在关键是不知道它会做什么。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整个人类,而在这个星球上产生一种全新的物种?据说人工智能“从猿到人”的进化,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机结合,与纳米技术结合,与合成生物学接合,再与武器结合,所带来的后果,都是很不可预期的。
比如最近看到,有人造出了一种微型飞行器,蜜蜂一样大,上面能携带武器,用人工智能,自动进行人脸识别,然后极其精准地消灭目标。如果让这种“蜜蜂”变得更小,能自我复制,一个小时诞生出一千万只,然后像乌云一样投放到上海那样的一个大城市中,将其覆盖,会怎样呢?
科技革命永远在造福人类。这一轮也是这样。21世纪,技术将创造无与伦比的新产业,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高效更舒适。但唯一与以往的技术进步不一样的是,这回,仅仅短短半个多世纪里,人类造出的物产里面,第一次有了能够把这个物种这个星球彻底毁灭的东西,而且有好几种。这是人类进化300万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我们正有幸或不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里。我们背负着这样的十字架走向未来十年。作为一个行将退休的人,有时我会想,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所以,十年后,如果一个人还能活到六十三岁而没有被过滤掉,并且住进了阿里或腾讯开设的养老院里,那他要感谢什么呢?
科幻作家常常是悲观的。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科幻小说,都描述的是不太好的未来。表面上这不太好,但其实往深入看这是很积极的。一个意思就是,我先把十年后所有的最坏可能性都预先想到了,至于怎么对付,就交给你们年轻人吧。这样反而能够避免不好的结果产生,或推迟它们的到来。这也是“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道理。
以前中国的科幻作家通常不大这么想,他们总想好事。比如退回四十年,也就是在1978年,科幻作家预言2018年会出现飞天汽车、机器人服务员、工业化农场、新式的素质教育学校等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如今也真的出现了。然而当时他们没有预言的雾霾、城中村、高房价、农村留守儿童等等,也都出现了。
然而,现在即便科幻作家,也很难想象十年后会怎样。所以我们的忧虑会更多一些。因为出现了“黑天鹅”和“灰犀牛”。而且它们在未来十年里大概又会变成另外的东西。“黑天鹅”和“灰犀牛”,讲的还是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但未来的事情会更多的是意料之外和情理之外。
一位朋友最近拍完了一个纪录片叫《一九八七南方往事》,这将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之一,它有一句妙不可言的宣传词:“没有想过未来,明天已深不可测。”这很能描述我在2018年面对2028年的心境。
到了2028年,我这样的60后住进养老院,退出历史舞台了。70后开始考虑退休后干什么了。表演的场地主要留给了80后。2028年,他们大都是四十多岁正当年,开始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中坚。1978年后出生的这批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群真正的“新人”。他们大概能聪明到找出避免各种风险和灾难的办法。
2028年的80后是怎样的一个面目呢?这是最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事。唯一担心的是,或许他们也会提前衰老,不愿意进入未来,甚至不愿像我这样想象一下今后十年。我的证据是,2018元旦这天,央视电影频道播放了80后电影导演韩寒拍摄的《乘风破浪》,非常感人,艺术性很强,它讲一个年轻的男人通过时间旅行回到1998年,而不是进入2028年。他的母亲在那一年刚生他后就死了,他的父亲则因为杀人坐牢了,也都没了未来。这个男孩试图改变未来,但最后发现也就那样。
所以90后会是如何呢?今年我们单位迎来的新人,都是90后。他们在2028年,也会被住房问题压垮吗?哦,在他们看来,大概这是一个极其迂腐而可笑的问题吧。在面试中,我发现他们的世界观十分独到。他们才是未来的真正统治者,得对他们毕恭毕敬一些。
我还是希望大过滤器的假说不成立。而且在2028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我们就已实现与外星人的接触,破除了费米悖论。与另一文明世界的交流沟通或许更能有效地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这乃是中国在2017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亦称“天眼”。这是两千多年屈原“天问”之后的最大突破性进展。这台望远镜的一项功能,就是探测地外生命,而且它比地球上别的探测器的目光更锐利、更辽阔。
所以极有可能是,中国人首先与外星人接触。也不一定是他们教会我们什么,而是我们会把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告诉外星人,先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从而在宇宙范围内避免文明的毁灭,让大过滤器的理论彻底破产。
这样一来,十年后,星际人类命运共同体,说不定就有雏形了。让黑暗森林休息去吧。和平发展、和谐共处、互利共赢才是宇宙的主流。
2028年,我住在养老院里,通过脑机接口,与南剑鱼星座的一个生物进行即时通讯聊天。这将是那时最大的产业。
文/韩松
著名科幻作家,供职于新华社。出版有《地铁》《驱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