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生态“钱紧”

  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公司,一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连续超过三年为负数,并且应收账款和存货不断增大,甚至和收入的金额差不多,就必须对此提高警惕了。

  2018年1月31日,美丽生态(000010.SZ)发布公告,预计2017年归属上市公司的利润亏损1.2亿-1.37亿元。2015年,美丽生态募资收购八达园林时的承诺还历历在目:承诺2017年业绩不低于2.43亿元。即便是在2017年三季度季报中,公司的净利润还是1196万元,为什么最后一个季度骤然亏损呢?

  在公告中,公司列出了两个亏损的理由:报告期因园林资质被取消后承揽项目受影响;公司因特殊原因融资通道不畅和公司已参与的项目受政府债收紧的政策影响,导致工程进展缓慢,收入减少所致。公司收购的八达园林2017年业绩未达预期,预计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但根据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王仁年需对减值部分进行全额补偿,不会影响利润。

  商誉减值引起的扣非利润亏损

  为什么商誉减值准备部分不影响利润?这要从美丽生态2016年的年报说起。

  2017年12月30日,美丽生态重新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第二次更新),原因是核心数据进行了改动:扣非净利润由4117万元变成了-7382万元,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都由于2016年八达园林未完成承诺业绩导致的,由于出售人承诺支付补偿款,所以在账务处理的时候出现了理解偏差。

  再看公司于2017年7月14日披露的第一次更新的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重组标的江苏八达园林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发生减值,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5亿元,同时王仁年应支付的业绩承诺及资产减值补偿款合计为1.15亿元。由于两者系由于同一事项引发,公司按照两者合并后的金额在非经常性损益表中“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上列报。

  然而,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业绩补偿仅针对并购重组交易完成后的特定期间,不具有持续性,应确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商誉的减值与企业的其他长期资产减值性质相同,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应作为经常性损益列示。

  按照非经常性损益公告的要求,美丽生态的减值和补偿事项就引起了两笔业务,原来的合并账务处理方式是错误的,需要各自分别核算。一笔是商誉减值,导致了1.15亿元的利润减少;一笔是王仁年的1.15亿元的补偿款,按照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虽然利润总额没变,但是扣非利润却大为不同了。经常看财报的投资者就会明白扣非利润的重要性,扣非利润代表了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果不其然,2017年的业绩被打回原形。

  2017年,八达园林经营状况依旧没有好转,公司继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因为出售人承诺业绩补偿,因此,这部分商誉减值准备不影响利润,却会进一步影响扣非利润。

  PPP业务的局限性

  美丽生态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养护及绿化苗木种植等业务,根据近年来发布的公告,业务形式以PPP为主。

  财政部2014年开始积极推动PPP业务以来,这种业务形式在融资方式和简政放权等方面都是创新,并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广。

  但是,由于PPP项目多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盈利性较差。财政部下发的PPP业务规范指引非常繁琐,从项目立项到初审到实施到履约都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往往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启动会消耗1-2年的时间,土地、预算、国资管理、财政交付等环节层层审批,这对于带资进行施工的企业来说,自筹资金成本巨大。且由于项目通常过多约定企业的义务,淡化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难处。

  2000年以来,各级政府普遍成立了投融资平台公司,承担了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融资等职能。由于直至目前尚未梳理这类平台公司,因此,在政府推出基础建设项目的时候,优先会交由平台公司承揽,只有相对利润较少风险较大的项目才会包装成PPP由社会资本承担。

  2017年10月28日,美丽生态发布董事会公告,其中一名董事对公司的业绩持怀疑态度,并把意见写入公告:公司二季度收入为2.73亿元,三季度收入为3.66亿元,其中三季度收入中荔波单项就占到43.18%,确认收入存疑。提供的项目中,荔波大小七孔景区提质扩容工程是2017年10月19日八达园林与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才签订的框架协议,三季度就确认收入1.8528亿元,疑收入确认存在风险。

  基于PPP项目的特殊性,回款进度缓慢,因此,需要按照施工进度确认收入,这就导致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这类项目通常是1-2年的开工周期,这笔业务刚刚签了框架协议就确认近半收入,也难怪董事不认可。

  藏在财务报表里的端倪

  据近年来的财报(2017年以三季报数据为准),除2014年亏损外,美丽生态的业绩虽然不算太好,但营收不断创新高,略有盈利。收购的八达园林尽管未能实现业绩承诺,好在出售人进行了补偿,净利润也勉强说得过去。

  公司资产总额呈爆发式增长,从2012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8.6亿元。而增幅最多的是应收账款、存货、长期应收款和商誉等资产。其中,为了收购八达园林,公司付出了高达8.26亿元的溢价,而由于后者业绩不及预期,这些商誉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巨额减值。

  而公司连年的营收增幅都被应收账款和存货所吞噬,存货中金额最大的是已完工未结算的资产,2016年的年报中近16亿元。看到报表上这样的数字,不禁替上市公司叹息:PPP业务的资金回款进度真是缓慢啊!

  随着资金周转的困难,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也一塌糊涂。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竟然连续三年为负数!2014年为-1.2亿元,2015年为-3.88亿元,2016年为-0.81亿元。五年来有四年为负数,仅有2013年为可怜的400多万元的正数。

  公司虽然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多年来并未收到足额现金,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即便是通过收购子公司讲故事,也无法带来充裕的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是最能说明一家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数据,对于从事PPP业务的企业来说,个别年份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也属正常,毕竟政府结算款项不及时。比如农尚环境(300536.SZ)201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但其余年份均为正数。又比如东方园林(002310.SZ)在2012-2014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但2015年和2016年迅速好转,说明该公司的业务大概是两三年一个回款周期。

  但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常年为负数就不仅仅是结款不及时的因素了,很有可能是公司对成本的控制出了问题。对此深交所也发去了问询函:你公司连续两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大额负数,且与净利润差异达到-50%以上,请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充分说明,并列表对你公司近三年的收入确认政策及应收账款信用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相关会计科目,说明政策变化对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

  深交所洋洋洒洒列出了16个问题,现金流的异常作为其中因素之一,但美丽生态在回函的时候竟然绕过此问题避而不谈。

  从中可以窥探出公司的现金流的确是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于是到了2017年,故事终于讲不下去了,公司公告全年业绩亏损。

  园林建设类企业的投资风险点

  目前,股市场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企业有55家,这类企业大多面临回款不及时的情况,现金流压力比较大。但通常来讲,行业回款周期为2-3年,超过这个时限就属于不正常。因此,在阅读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的时候,一旦发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连续超过三年为负数,并且应收账款和存货不断增大,甚至和收入的金额差不多,那就必须提高警惕了。

  另外,对于园林企业的营业收入,也需要仔细核对公告的合同金额。PPP项目通常周期比较长,因此,确认收入的时间点也非常关键。如果一份当年签署的合同在年底前大部分金额确认了收入,那么这笔收入其实是不正常了,正常的合同履约期不会低于两年,一年内完工50%都算过高,超过3年甚至4-5年的合同才是常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本刊特约作者 李国强/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