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要】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之一,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和,也是以后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素养,因此小学数学计算不容忽视,应该作为教学重点来抓。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能力,达到准确、快速、合理和灵活的计算方法。抓好计算能力的培养影响和意义深远。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7)10-0009-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处有计算,处处离不开计算。如数学概念的引入、解决实际问题、几何知识、简易方程、比例等知识都与计算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大打折扣,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老师担忧。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们想尽方法但效果甚微,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思考。因此,对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对于避免或减少小学生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师教学也是非常有益。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培养学生喜欢计算。我们知道计算是比较枯燥,比较单调的。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计算兴趣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的一位数加几的内容时,我就通过一些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鼓励学生想象,构成了故事。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列出算式。通过对情境图的理解,学生一方面很有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而且计算的精度也较高。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一些口头练习。也就是在应用计算的同时,也注重训练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在游戏中,使用卡片,或采用听算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视算的方式进行计算。各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至关重要

1、校对的习惯。计算题计算时都要抄题,我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题都要校对,做到“三审”。一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2.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3.合理使用草稿纸。要准备一本数学草稿,装订成本。在打草稿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有序地罗列下去。写完一张,再翻一张,位置不够不要随意下笔,换一个空间大的地方打草稿;一本用完,再换用另一本。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在做计算题时,很多学生过于自信,眼高手低容易出错。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教师还应强调学生的书写。书写粗心很容易出错,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只有持之以恒,严格要求才会有成效,只有长期坚持,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要靠学生自觉地养成。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习惯的形成,当然老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讲课,批改作业时一定要细心认真,给学生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能力才会效果明显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计划,目的明确,常抓不懈,坚持努力。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练习很重要,不断地练习不断探究,只要多方面去努力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落到实处,数学思维的培养才会有良好的前提,数学的教学目的才会实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效率和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小学是学生最懵懂的阶段,更加需要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数学计算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让我们明白了很多,我们可以每一天抽出一点时间,尤其要在疲劳的时候训练一下计算的题目,最好要数字复杂的,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有许多孩子没有良好习惯,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往往会导致计算的错误。不熟悉计算步骤的儿童要加强记忆计算口诀。 少用计算器。很大一部分同学喜欢用计算器,计算器只是我们的辅助检测工具,不能依赖。

三、还要鼓励学生多运用简便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简单的计算是一个切实和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运用简单计算的方法,通常就是使用一些特定的规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等,来使一些原本计算比较麻烦的,较难计算的题目。学习运用简便计算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误差,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简单方法的教学。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教学在小学教学里非常重要,我们老师们都要不断地思考,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避免单一和枯燥的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计算能力才能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王佩.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27).

[2]林新华,钟业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3).(旦增旺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