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问题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所包含的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名著,在这个巨大的资源库中,要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这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小说;审美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7)10-00010-01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需要重视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于审美观的培养,实现高效的审美教学。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影响着小说审美教学的质量,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以及教师对于提高小说审美能力的观念意识不强等,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1.初中语文小说审美现状

1.1 审美观念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生活的方式在发生着改变,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初中生在小说的学习中,需要增强自身的审美意识,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差异,学生在多样化的审美观念下,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审美观出现误差的想象。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对于小说审美的讲解基于表面的层次,对于审美观的展现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多元化审美观的培养目标。再从新课程改革标准出发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审美教学设计,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2 小说难理解,学生无法体会小说之美

小说种类繁多,很多古典小说受到写作背景和语言的影响,其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古代文人在写作时其真实用意总是比较隐晦,常常大量使用典故、借古讽今、借物喻人等手法来进行写作,并且追求章节的环环相扣。而课堂时间又有限,老师只能挑重点讲解,导致学生对小说的深层次含义无法很好地理解,更无法从中感受小说美的所在。

1.3 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小说审美教学的发展

受到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是追求高成绩、高升学率,为了给语文考试重点内容节省时间,总会减少小说审美教学的课时,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讲解也总是挑一两个来讲,学生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小说,不能真正地走进小说,与小说进行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换,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小说的魅力所在。

2.改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策略

2.1 充分的认识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教师对于审美教学的意义没有足够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审美教学占据的成分较少,影响了学生审美观念的养成。教师需要深刻的认识到提高初中生审美观的重要性。在语文小说教学中增加审美教学的部分,引导学生审美观念的逐步形成。

2.2 强调课堂设计,指引学生感受意境美

教师在审美教学之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认识小说审美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再从新课程改革标准出发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审美教学设计,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3 注重想象教学,提高学生审美想象力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审美教学提出的标准,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对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并合理地运用它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小说,得到更全方位的审美感受和感知。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平时所看到的腰鼓表演,并且与文章进行对比,发现自己所接触的与课文中所描述的是否相同,自己在看腰鼓表演的时候,是否感觉到场面的宏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所观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腰鼓表演用一段话描写,使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2.4 结合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整体美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因此,在小说审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做笼中之鸟、井底之蛙,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出现思想上的碰撞,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中一般都涵盖着生活中的美。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结合生活,再通过学习,慢慢地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感受整体美。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老师就可以带领大家走进自然,让学生亲自感受春天,他们就更能对文章产生认同感。

总之,小说中审美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自己。教师在小说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将一些过于理论化的审美方面的知识交给学生。要结合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一些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小说中的美。学生在阅读时要把自己融入作品,展开想象,与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在概括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尽情领略小说中的美,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畅谈自己在小说这篇广阔的天空之下所感受到的美。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 4 月.(黄 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