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考研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考研,学历,人才
  • 发布时间:2018-05-08 13:55

  究竟为何要考研,恐怕一千个人中就有一千个答案,每一年,都有大批人加入考研大军,其中的甘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考研热都引人深思--学历与人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为什么要考研?

  也许到了被录取那一刻,林琳的心中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走科研这条路,也没有一路直通博士的“野心”。可能是为了躲避本科毕业就业的激烈竞争,也可能还没有迈入社会的勇气。总之,研究生,成了一个缓冲带。考研不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个中甘苦,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已经导入了考研大军之中,与找工作之难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延续了2017年的高速增涨趋势,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其中,相对于工科类专业,管理类、经济类、法学类专业报录比较高,如浙江大学的经济、法学类研究生的报录比接近30:1。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率在经历了2008、2014年两个回落阶段以后,于2016年开始重新走高。

  研一时,林琳突然茅塞顿开,给考研的初衷找到了答案。虽然研究生已经不再如往日稀缺,但是回头看看,与本科毕业生的庞大队伍相比,还是更靠近金字塔塔尖一步。尤其在就业竞争如此白热化的时代,学历高一点,就意味着进入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的几率更高一些。当然,这是因为社会对于人才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

  考研:为知识还是学历?

  作为2018年考研的应届生,谢诚一边忙着准备本科毕业论文,一边每天忐忑不安地等待研究生复试线的公布。谢诚就读于北京一所普通高校管理类专业,不同于其他同学选择本科一毕业就参加工作,谢诚成为班上为数不多选择考研的人。他表示:“我本科的学校一般,现在招聘单位第一条就是要985、211学校的毕业生,我得给自己换个出身。”谢诚的答案并不令人意外。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也许,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了一纸学历和未来就业的筹码。

  和谢诚不同,本科本就是985院校的林琳并没有为出身而发愁,她坦陈,就是为了就业,想考公务员,很多职位只限定研究生,在这一点上,她比本科生有优势。的确,就业要求决定选择,从各地公务员招考公告、各大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招聘启事的要求可以看出体制内用人单位对学历的看重。以北京市2018公务员招考公告提供的数据为例,1700多个岗位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岗位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聘通知中,研究生学历也几乎成为了某些热门岗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尽管企业在校园招聘时不会明确要求求职者是“985”、“211”学校的毕业生,可是谢诚表示,对于知名企业的热门岗位,名校毕业几乎等于是必备条件。此外,研究生就业这几年虽然带有寒意,不少研究生找到的工作确实不如某些本科生,但整体来看,研究生的薪酬待遇要高于本科生50%-l50%,职业发展前景也要好一些。虽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学历却能为人打开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门。

  这让像谢诚一样毕业于非名校的学生有些气馁,“我翻遍了各大招聘网站和学校论坛,也向周围的亲戚朋友打听了一下,发现我心仪的企业多少都有些名校情结,像我这种就算申请了也是简历第一轮就被筛下去,HR根本看都不看。”对大多数行业而言,毕业于名校确实使求职者自带光环。谢诚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不想因为四年前高考的那一次偶然失利让自己被迫甘于平凡,更不想因为本科学校的出身影响就业。于是,考名校的研究生成了谢诚唯一的选择。

  然而,如果初衷出现偏差,就容易导致读研动力难以持续。已经毕业的林琳说,她的一些同学并没有珍惜读研的时光,每天都在混日子,最后确实也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可问题往往会有滞后性,他们用研究生学历这个敲门砖敲开了单位大门,但是入职考试一筛选,就原形毕露了,依然被拒之门外。”林琳说,身边这样的例子确实也不少见。在林琳看来,即便当初不那么确定为何要考研,但是珍惜学习时光依旧是必要的,“走着走着,即便是带着找好工作这种功利性目的,也会明白,起码不能让研究生这个学位名不副实吧”。

  郑誉是北京朝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已经工作多年的他觉得本科学历在周围取得研究生学历的同事渐渐增多的情况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立志考研,这既是为了学知识,更是为了提升学历。

  为了考研,郑誉不仅搭上了周末时间,更是每天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坚持复习看书。去年,郑誉遗憾与中国人民大学失之交臂,今年,执着的郑誉仍一志愿报考人大的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却又一次以几分之差没有上复试线。“不少学校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一起划线。”郑誉说起今年的考研不无感慨。

  郑誉的情况代表了很多在职考研者的心声。与在职考生相比,应届考生无疑是幸运的。教育部2016年颁布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职研究生的新政,这意味着自2017年开始,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为同卷统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职考生考研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增加,导致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很少。为弥补招生人数的缺额,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统一划一个较低的复试线,复试后将总分排名较低的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令在职考生的考研难度进一步增加。

  如何破除学历为王的人才困境

  “考研热”的背后,反映了就业市场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唯学历论的现象。唯学历论、考研热、混文凭、高校无奈放水,这几个词描述了用人单位、考生和高校之间像死结一样的恶性循环关系。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就是打开这个死结的关键一招。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均称《意见》)明确表示要科学设置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意见》还对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等不同行业的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指导。

  《意见》的发布无疑反映出中央对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决心。唯有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评价人才,才能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而,《意见》的发布只是改革开始的第一步,如何将《意见》的精神落实到细则,还有待观察。

  3月底,谢诚终于等来了一志愿学校复试名单的公布。遗憾的是,谢诚虽然总分通过复试线,但专业课以一分之差未能进入复试。为考研准备了很久的谢诚不禁有些懊恼。因为学校复试线公布时间晚,谢诚错过了很多调剂其他学校的机会。而现在再着手找工作,不禁让谢诚手忙脚乱。谢诚表示:“为了换出身,我是不会放弃考研的,目前打算先找个地实习,同时准备二战。”

  而已经考过两次研的郑誉却不打算三战考研了,最终,他选择调剂到另外一所985学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说:“虽然有些遗憾没能考上人大,但有个研究生学历也不错。”

  考研的故事仍在继续,加入新一届的考研大军,你想好了吗?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周叠瑶 于靖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