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大的天空挂着九个太阳,正午时分的台湾彰化街头炙热难耐。穿着灰色背心,头戴安全盔的那位“机车大叔”停在我和蔡小山身边。前面有个正在缓慢倒数的红灯。大叔瞥了一眼我俩和我们的自行车——问道:“你们是来环台的?”
“对。”我点头。
“哇塞,有毅力,准备完整环台吗?几天?”
“十天。”我回答。
“屌!”大叔发出周杰伦般的感慨。绿灯一亮便绝尘而去。
这样的问题,我在去年夏天的环台之路上被热心人问了好几回。
“潮”“酷”“帅”集赞无数。出发前我们还得到了“FarFar”自行车商的赞助,人还没到台北,自行车已经在起点等着我们了。
近1200公里路程,不走回头路,就十天环完。
出发前信心满满的我跟同伴蔡小山开玩笑:“每天骑自行车6小时,玩6小时,吃6小时,睡6小时,妥妥地。”后来事实证明,我的想法真够天方夜谭的。
小山功课做得细致:“千万别小看了铁马环台。台湾人都把单车叫‘铁马’。一般铁马环台12-13天比较宽裕。限定十天那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每天要骑100多公里才行。”
我们选择“逆时针”方向环台:一方面这么走先易后难,先挑战较为平缓的台西线,后挑战多山路起伏的台东线,循序渐进,逐步进入骑行状态;另一方面,台湾交通规则也是车辆靠右侧行驶,“逆时针”正好全程右侧临海,方便停车拍照。
第一天,台北过桃园抵新屋,95公里;
第二天,新屋过新竹、苗栗,落脚台中市大甲区,105公里;
第三天,从台中大甲到彰化转悠,夜宿在鹿港小镇,是全程最轻松的一天,65公里;第四天,从鹿港至台南,勇猛地飙了150公里;
第五天,台南过高雄抵垦丁车城,155公里,是全程创最高纪录的一天;
第六天,在垦丁的台湾最南点拍照留念,开启台东线征程,夜宿大武,125公里;
第七天,大武过台东,落脚在成功镇,115公里;
第八天,成功至花莲,最美滨海线,133公里;
第九天,花莲至苏澳,成功挑战有“清水断崖”美景的苏花公路,104公里;
第十天,苏澳过宜兰回到台北,大雨中成功挑战有“鬼怪公路”之称的北宜公路,104公里。
短短十天,就能把我和蔡小山的肤色晒到黝黑,让肚皮上那点赘肉又消耗一点。更重要的是,有些风景只有骑自行车才能看到,有些特色民宿只有笃悠悠才能寻着,有些特别的经历,谁苦逼过谁知道。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哼着歌,我们从彰化市到了鹿港小镇——文艺青年最爱的目的地之一,无论是历史悠久的龙山寺和文武庙,还是令人浮想联翩的“摸乳巷”,都值得留下你的足迹。
在民俗文物馆前,两位纳凉的老人跟我们聊起了台湾的历史:“一府二鹿三艋舺,二鹿指的就是鹿港,台南府城和鹿港是来台湾最值得看一看的地方。”尽管“二鹿”的辉煌时代已不复存在了,但我们无所谓,只要与泉州颇有渊源的鹿港还保留了浓浓古意,有那几条老街、那几个老庙,还有那些美味小吃,就足够了。
最美的蔚蓝大海出现在垦丁,最美的海滨日出则在成功镇清晨。太麻里香的释迦很甜,最解渴的要数路边摊的椰子汁。对了,还有花莲东大门自强夜市,“香蕉你个芭乐”与“蒋家创意官财板”会让你与疲劳的一天和解。
在台风来临之前,大雨带我们回台北。很多人可能会放弃苏花公路和北宜公路的骑行,偏执的我们却不会,愈美丽愈危险也愈刺激。你说铁马环台到底有多酷、有多潮,我会冲着同伴笑:“蔡小山知道!”
唐小六
80后文青,资深驴友,游记作家。从2001年起自助旅行,行走多国,爱摄影、爱绘画,笃信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著有旅行笔记《雪域驴行十日谈》《你注定会看见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