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数金的防伪进化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兴业数金,区块链,金融科技
  • 发布时间:2018-05-25 10:16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契合了电子合同防伪应用的强需求。

  从正式接触区块链技术,直到电子合同防伪平台上线,王海腾和同事只用了三个月。

  王海腾服务于金融科技公司“兴业数金”,无论云计算或者人工智能,了解、接触和尝试新技术,已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区块链只是要学习的新技术之一。2016年8月,兴业数金开始筹备区块链项目时,整个团队只有三个人。

  作为兴业数金公司区块链项目的负责人,王海腾有着程序员特有的谨慎和内敛,他这样描述探索的挑战,“每一项新技术,学校或专门培训机构都学不到,完全要在工作中自学成长。”

  峰回路转

  首吃螃蟹的人总要冒些风险,研发区块链项目伊始,王海腾就走了“小弯路”。

  2016年中,以太坊带来的智能合约,将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独立出来,程序员们意识到技术在“发币”之外的价值。“从巴比特等专业网站上,开始了解到这样一项技术,”王海腾告诉《21CBR》记者,“我们本身是家技术公司,追踪新技术,第一时间就思考怎么用在业务上。”

  兴业数金的团队,首先看中的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2015年,兴业数金从兴业银行独立,成为一家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由兴业银行持股51%,以对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输出为主营业务,在高风险的金融业务中,不可篡改可视作是一个“强需求”。

  团队计划以区块链技术构建电子合同的防伪平台。2003年,《合同法》认定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后,应用上一直存在无法保证不受篡改的痛点,且确实发生过纠纷。在一个真实案例中,乙方质疑合同的可靠性,认为文件保存在甲方的服务器中,无法保证从签订到发起仲裁的时间段内,该文件完全未被篡改。这仍然是一片未开发的蓝海。

  构建业务层面的应用,王海腾首先要以“区块链底层技术”为支撑,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IBM Fabric平台,采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底层,性能上有保障,缺点是无人指导,全靠自己摸索;二是与市场上的区块链技术团队合作,以便在研发过程中,获得专业指导。

  由于第一次涉足区块链项目,经验不足,稳妥起见,他们找到一家区块链创业公司,结果吃了小亏。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后,合作方的技术能力无法满足运转需求,“我们要求500个并发的性能,目标达不到,且不稳定,会掉节点,这样运营就有风险。”

  无奈,合作只好结束,另起炉灶,重新基于Fabric0.6的底层技术进行研发,当时Fabric0.6的版本并不成熟,团队只能学着一个个去调节,直到切换到较为理想的Fabrci1.0版本。2016年11月,基于Fabric技术的电子合同防伪平台“倚天鉴”1.0版,终于上线。

  防伪的核心是确保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王海腾介绍说,在区块链出现前,也有方法来防止篡改合同,比如有一种检测PDF文件的技术,在合同签署完成后,一旦被更改,可以被识别出来,只是技术上仍有漏洞,“俗称的‘阴阳合同’就无法检测,比如,系统中显示签的甲合同,其实暗含一份乙合同,客户签订的时候,等于同时签了两份合同。”

  “倚天鉴”可以彻底化解这种疏漏。按照区块链的技术原理,一方签合同时,会有一个秘钥对内容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被换算成为一个特有的Hash值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如果同时有一份乙合同,由于没有秘钥加密,其对应的Hash值会不同,日后系统以公钥进行检测时,即可被验证出该合同为假。

  迭代更新

  维护“倚天鉴”运营的过程中,王海腾团队也在持续寻找系统可能存在的隐患。一个事件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某公司的电子合同被乙方提起诉讼,争议点并非该合同内容被篡改,而是乙方表示从未签署过该合同,合同上的电子签名系甲方伪造。

  该案件提醒了“倚天鉴”团队,确保合同真实性的同时,需要在系统中确保“签合同这件事真实发生”——这是电子合同平台在更新2.0版本时加入“事件链”的由来。区块链技术的另一特性“数据溯源”,刚好可用来设计“事件链”。在区块链中,每一个时间段上传的数据,均会被打包成一个Hash值并加盖时间戳,该Hash值会与下一时间段数据相关的Hash值相连;在这一链状结构中,任何一个Hash值被改动,均会造成其他Hash值发生剧烈变化,从而立刻被系统发现。

  简单来说,在“时间戳”和Hash值的技术特点下,区块链中的数据不可被篡改,且数据与时间信息可被追溯。

  “我们不仅要确保在签署合同时,合同文本数据上链,且我们就签订合同的事件本身,设立了一个‘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将语法信息即时传输上链,签订过程中的其他事件,以同样的方法传输上链,日后数据溯源,就能保证签约的确发生过。”王海腾向《21CBR》记者介绍“事件链”的运作原理。

  就用户而言,操作方式简单很多,确保“签合同”真实发生的验证方式,是熟悉的“发送短信验证码”。

  “倚天鉴”1.0版上线后3个月,更新的2.0版正式启用“事件链”。新功能的研发,为兴业数金带来“副产品”:“事件链”的应用技术正申请专利,一旦获批,将拥有一项数据溯源的专利。据王海腾介绍,该专利的应用不仅限于金融领域,在食品、奢侈品等产品溯源上,均可以应用,宝洁、沃尔玛等消费品公司均非常看好,存在洽谈合作的可能性,团队也期待“可以尝试做些不同领域的事情”。

  2017年6月,“倚天鉴”再次迎来了3.0版的更新,并添加了面向终端消费者开放的功能,比如房东和房客,也可以在该平台上签订合同。值得一提的是,该功能只在“熟人之间传播”,兴业数金未就此进行任何宣传和营销,这或许与公司定位有关,主要精力服务于以金融机构为主的企业客户。迄今为止,在兴业数金的战略层面,“数金云”“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等核心产品的重要性,远高于区块链。

  如今,王海腾的区块链团队已从3人增长到10人,“三人从事底层技术,三人负责电子合同,四人在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王海腾有不少新的设想,比如以电子合同延伸出面向小贷公司的“定制合同”;借助业务运营中形成的黑名单,与其他银行、机构共享,打造区块链黑名单库;以电子合同和数字票据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到供应链金融中。

  在王海腾看来,程序员的工作就是要不断接触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迭代更新,区块链恰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组合”。“现在区块链实在是太火了,”王海腾的一位同事笑着说,“我们突然间受到很多关注,最近几个月,王老师经常要出去演讲,告诉别人我们怎么做区块链。”

  本刊记者 姚心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