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筑风貌特色塑造及导控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

前言:

当今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地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建筑呈多元化趋同,导致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屡见不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的风貌特色正在慢慢消退。引发的问题包括历史记忆的消失[2] 、城市面貌的趋同、城市建设的失调、城市形象的低俗、城市精神的衰落、和城市文化的沉沦[3]等。当前城市建设正面临一场重大的考验,如何在管控新城建设的同时对老城的历史风貌进行保护,建设具有历史底蕴、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城市形象将会是当今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大难题,这就需要相关研究者对怎样进行建筑风貌的塑造提出独到的见解。城市的建筑风貌是展示城市特色的重要视觉载体[4] 。城市建筑的高度、风格、色彩等决定着整个城市的肌理、天际线轮廓、主体色彩等,对城市特色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南江县城市的发展,城市着力打造旅游服务基地,旅游发展对南江的建筑风貌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南江县建筑风貌现状分析

1.1南江县城市概况

南江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东邻通江县,距通江县城 75 公里,南距巴中市 82公里。南江县城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复杂,溪沟纵横,山水相依,县城北多为单斜山。南江县境内溪河众多,河道蜿蜒。区内河流主要为南江河,发源于玉泉乡九根树,流域面积2347.4 km 2 。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其最大支流赶场河(明江)发源于铁船山南麓木竹垭,于下两镇注入南江河,全长 95.8km。南江古属巴国,后为集州,先秦两汉就有政区建置,历史文化丰富。

1.2城市建筑风貌现状综合评价

本文从 5 个方面对南江县的现状建筑风貌进行研究,分别为整体建筑风貌、建筑特征、重要界面、重要节点与标志性建筑。

1.2.1建筑整体风貌

南江县城整体建筑风貌一般,特色不鲜明。社会调查中显示,对于整体建筑风貌而言,61.54% 的人认为南江县整体建筑风貌一般,对于哪个区域的建筑风貌更好时,65.38% 的人认为新城区的建筑风貌最好,其次是老城区、城市中心区、滨江区、最后是沿山区。实地调研发现县城总体轮廓线形态与背景山势的起伏特征和水域的曲折形态较协调,老城片区沿江多布局中低层建筑,轮廓线随等高线呈阶梯式从山腰向水边跌落,层次感丰富。而旧城新建的部分项目与新区局部的开发项目由于强度过高阻断了背景山势的连续性;老城片区整体建筑特征性不强,令人印象平平,滨江地区部分高层住宅色彩突兀,与周边建筑不协调。总体而言,南江城市用地呈带状分布沿江展开,基本上能体现“显山透水,簇群发展”的建筑分布格局,但局部地区建筑高度过于均质。

1.2.2建筑特征

南江县的整体建筑风貌构成除了建筑与山水之间的关系、建筑群体的关系外还包括个体建筑的特征,主要包括风格、色彩与材质。社会调查显示,建筑风格方面,市民更喜欢现代风格与传统风格的建筑,其次才是欧式风格、古典风格或其他风格;建筑色彩方面,市民认为南江县城的建筑色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历史厚重感与颜色杂乱,其次是缺乏时尚感与色彩太单一;建筑材质方面,市民认为石材与木材最能体现南江县城当地的特色,其次是砖与瓦。

实地对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风格、色彩、材质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南江县城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建筑特征。老城区建筑风格主要以近现代主义风格为主,部分建筑为传统风貌,风格较统一;建筑色彩以白色、灰色和暖色为主;建筑材料以木头、灰砖、混凝土、白色贴面瓷砖为主。新城区建筑风格主要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主要以高明度暖灰或米黄色为基调;建筑材料主要以混凝土、涂料、玻璃为主,具有时代气息,但趋同性非常明显,缺乏地域特色。

1.2.3重要界面

山水城市的重要界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重要街道界面、滨水界面与沿山界面,这三个界面的建筑风貌决定着居民与外来游客对城市的连续感知,不仅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还对旅游城市的品质提升有重要意义。

(1)重要街道

南江县城作为川渝地区游客前往光雾山景区的必经之地,城市形象的对外展示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场景影像记录的方法对南江县城位于旅游路线上的光雾山大道与米仓山大道北段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南江县光雾山大道老城段存在区域识别度、立面丰富度较差的问题。

(2)滨水建筑

对于山水城市而言,天际轮廓线是自然与建筑共同形成的城市面貌,反映了城市与山水之间的相互契合关系,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主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场景影像记录的方法对南江县城整体天际轮廓线与滨水天际轮廓线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南江县老城区滨水天际轮廓线过于单一、缺乏起伏、印象平平的问题,新城区滨水天际轮廓线存在部分建筑高度过高、体量较大、阻断山势背景的问题。

(3)沿山建筑

南江县城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位于山谷地带并沿江呈带状展开,城市建筑风貌的形成与山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沿山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场景影像记录的方法对南江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典型沿山建筑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南江县沿山建筑存在的问题,为后期的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提供建议。

1.2.4重要节点

南江县总体城市规划红线范围内共有 9 个重要的节点,包括南江北高速出入口、养生潭旅游接待中心、大堂坝广场、宏帆广场、光雾山广场、红叶广场、南江城市公园、黄金公园、南江南入口,分别对节点周边建筑风貌进行分析,发现重要节点特色塑造不足的问题。

2 南江县建筑风貌塑造策略

为提高南江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塑造的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建筑风貌导控要点应以导则的形式参与到后期总体城市设计及详细城市设计中,对城市特定地段、特定设计要素(如建筑风格、天际线、街道、广场、标志物等)甚至全城的城市建设提出综合设计要求,最终建立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为南江城市管理者提供依据。

通过对南江县城各类建筑单体及分区域的建筑特色导控,形成以现代建筑为主导,以凸显米仓文化、古城文化的传统建筑为精华,以琉璃寺、王公祠、红三十一军医院旧址等历史建筑为点缀的“整体多元融合、分区特色凸显”的建筑特色风貌,并由北到南分别讲述古今故事。空间尺度由小到大,高度由矮到高,色彩由厚重深远到明快亮丽的整体特色,强化“公几相依环绿都市,红色掩映米仓山城”的南江城市精神与气质。

2.1 集州风貌,简约传承——确定三大风貌分区

充分结合南江城市现状风貌格局、历史文化遗迹、规划功能分区、文化策划分区等因素,将南江城市整体建筑风貌划分为四个区:现代简约风貌区、现代创新风貌区、传统建筑风貌区。该分区与文化策划分区基本吻合。

现代简约风貌区为南江老城区,应重点控制建筑风格、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建筑材质、文保单位等要素。建筑立面方面,高层建筑立面强调竖向线条,建筑顶部应进行适当收分,檐口应进行细节处理。建筑色彩的明度、彩度应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公共建筑以白色、灰色为主,点缀暖黄色、蓝灰色;居住建筑以浅黄色、灰色为主,点缀红色、棕黄色、蓝灰色。建筑材质以灰砖、混凝土、石材为主。

现代创新风貌区为南江县南部新城区,体现创新性、时代性、地域性。建筑塔楼部分应强调竖向线条,裙楼部分应强调横向线条,塔楼顶部应有适当收分。建筑的主色调需达到立面的 80% 以上,高层建筑大面积的主立面上,点缀色不宜超过 10%。建筑材质以混凝土、石材为主,地域性创作建筑以石材、灰砖、木材为主。

传统建筑风貌区为南江县北部新城区,应尊重原有的区域肌理,创造性的延续川东北民居建筑原有的建筑尺度、立面构件及建筑符号,避免出现过大、过宽的建筑体量[5] 。建筑以砖红色、灰色或乳白色、浅灰色为主,点缀棕色、深灰色。外墙铺砌必须采用传统材料,如木材、砖、石灰等,混凝土不可大面积使用。

2.2 依公傍几,宜人街景——提升三大特色界面

南江县具有独特的“山—水—城”多层次融合的景观界面,包括沿山界面、滨水界面与重要街道界面。这三条界面是南江县城的重要开放空间,其景观品质对提升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对南江县城的整体感知有重要作用。因此,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除了整体分区控制外,还需要对沿山建筑、滨水建筑与临街建筑等特殊地段重点控制,体现城市与环境协调,人工与自然融合的城景关系。

临街建筑,单栋高层建筑面宽不应超过40 米,小高层拼接面宽不应超过 60 米,多层建筑拼接面宽不应超过 80 米,应形成连续的建筑界面,沿街建筑的材料、色彩、檐口线、线脚、建筑尺度、开窗形式及出入口等细部控制应相互协调统一[6] ;滨水建筑第一个街区内的建筑布局宜开敞通透,第一排建筑面宽不应超过40米,每隔300米留出一条50米的通廊,以避免滨水景观资源被遮挡;沿山建筑应结合城市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设置与山体、城市之间的廊道,宽度不应小于 50 米。

2.3 城市窗口,文化展示——塑造九大展示节点

空间节点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区域,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供公众使用,参与活动的空间,是构成城市总体框架、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江县城的空间节点主要包括城市门户区、城市中心区和重要公园广场等,建筑作为空间节点重要的围合界面,对塑造城市空间特色、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门户区包括北高速下道口、养生潭北门户区与南下道口门户区,建筑风貌应体现主体独特性,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差异、变化,构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引起感官神经兴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城市中心包括大堂坝商业中心、朝阳行政中心与红塔文体中心,商业核心区鼓励公共建筑向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核心区内高层建筑裙房高度不宜大于相临较宽道路红线宽度。公园广场包括宏帆广场、南江城市公园、黄金公园,公园周边建设用地临公园一侧 50m 范围内建筑宜为多层、低层或高层点式建筑,禁止出现板式高层或者连续界面遮挡。

3 结语

本文从南江县公山几水的自然环境,多元融合的历史人文,川东北的建筑特征,全域发展的生态旅游等独特的优势条件得到启示,最终以系统的科学观从三个层面上提出南江县城建筑风貌特色塑造与导控策略:

宏观——从面上控制,解析南江县城的整体风貌结构,提出“公几相依环绿都市,红色掩映米仓山城”城市定位;并对城市新老城区的建筑风貌进行类型分区,包括现代简约风貌区、现代创新风貌区、传统建筑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

中观——从线上控制,重点提升南江县城“山—水—城”多层次融合的三大特色界面,包括沿山建筑界面、滨水建筑界面、临街建筑界面。

微观——从点上控制,重点塑造南江县城空间结构上的九大展示节点,共三类,包括南北门户、城市中心、公园广场。

最后,以导则控制的形式来塑造特色。提高城市建筑风貌控制实施的可操作性,为城市管理者推动城市良好风貌的建设提供依据和实施参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