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科考手记 抢救月亮鱼·夜潜队友失踪·鲨鱼偷袭

  美丽的西沙群岛,海水清澈,珊瑚狂舞。我们跟随科考队探访了这片神秘海域,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科考:首次出海,冒险抢救近三吨重的月亮鱼;夜潜队友突然失踪,深海中与凶猛海鳗缠斗;珊瑚产卵场面壮观,“虎口夺粮”遭遇鲨鱼偷袭……

  我和李珍英老师跟随皇甫博士科考团队,前往美丽的西沙群岛考察珊瑚。当时,皇甫博士正在进行“封海育珊瑚,植珊瑚造礁”的追梦珊瑚计划,我们非常幸运,可以见证这次惊心动魄的科考之旅。

  一路上,我们不仅见到了珍稀美丽的珊瑚和西沙群岛各种有趣的生物,还认识了当地的渔民阿山,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海洋生存的故事……

  1 月亮鱼命悬一线,全员紧急营救

  只见在成群白色水母的簇拥下,那有着半灰半褐、又粗又短的身子,后半身像被一刀斩断的奇怪生物正自在地游着!这番场面令我感动不已,终身难忘。

  “追梦珊瑚”的第一站,我们准备先去6号海域考察,看看那里移栽的珊瑚的生长状况。有些科目必须在夜里进行,因为夜里珊瑚虫最活跃,而白天它们只是在休养生息。我们决定兵分两路,皇甫博士团队去考察,我、李老师和渔民阿山留在安全区域。

  夜晚的南海跟白日里不太一样,浪花拍在船身上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海水融进无垠的黑夜,诱人去探索它的神秘。怎么星星从海里升起来了?右前方三点钟方向,贴着海,我看见几颗星星在闪烁,其中两三颗至少是二等星亮度。“是发光的浮游生物吗?”李老师问。“浮游生物的光怎么会是这样的?”我答道。至于是哪样,我也说不清。

  阿山一转舵,将船朝那边开去:“去看看不就清楚了。”随着小船驶近,那“星云”也逐渐增加亮度,竟然发出类似月亮的清光。更奇异的是,它似乎还在移动,像浮游生物群,那光晕悠悠地贴在海平面上晃荡,仿佛在探索大海的秘密。“月亮鱼?”阿山喃喃自语,语气里充满了惊喜。“什么鱼?”我没听清。从它露出的脊背看,应有虎鲨、灰鲸那般大的体积。正在这时,它侧了一下身子,那亮光也忽明忽暗起来。它的头就有这么大,那身子该有多长?

  它好像受伤了,身上缠了一圈渔网,显得有些笨拙和无奈。我们将船贴近,朦胧中看到它身上的亮光像是许多小虫在蠕动,就不敢再往前靠了。“不是它在发光,是它身上的寄生虫在发光!”李老师为自己的新发现乐了。“快看!它把褐色的身子翻了过来,平躺到海面上了。天哪,那白亮的肚皮长长方方的,像极了浮在海面上的门板。它就是我们这里老人说的翻车鱼,也叫月亮鱼!”阿山说。

  “得想办法救它!不然,就算不被鲨鱼吃掉,也会被网缠死的!”李老师着急地说。阿山没有立即答应。就凭我们三个人和一条小船,只要哪个地方出个岔子,让这条两三吨重的家伙打个哆嗦,小船还不立刻人仰马翻?最后我们决定先回去报告情况,回到大船后发现皇甫博士他们也回来了。听我们说完,皇甫博士即刻叫船长往月亮鱼的方向开去。

  月亮鱼的光亮使它很容易就被找到。皇甫博士让船绕它两周,仔细观察后表示,从它目前筋疲力尽的情况来看,被网缠住有几个小时了,再不施救,很难保命。况且它体型大,掠食量肯定大,饿也能把它饿垮了。皇甫博士叮嘱手下,月亮鱼虽很温驯,但在割网时,动作还是要轻,不然它动一动就够我们受的。此外,还要避开水母,不要被有毒的触手碰到。接着又分配了各自的任务,特别嘱咐大家,要听到她的指令后才能去割那些缠在月亮鱼背鳍和臀鳍上的网。最后,叮嘱船长要注意监视鲨鱼。

  交代完毕,几个人相继倒背入水。我们乘着阿山的小船,跟随皇甫博士。只见她游到月亮鱼的头部,并没有抽刀割网,而是围着它先游了几圈,又潜到水下察看,再用手轻轻拍了几下它的头。她在水族馆工作过,和动物培养感情是基本课。然后,她的手不断地在它身上动作,为它清除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不仅吸它的血,啃它的肉,还扰得它烦躁不安。皇甫博士一边清除寄生虫,一边将手里的刀轻盈而准确地飞舞着。她又潜入水中,没多久,就扯出一大串网。待头部的网清除干净,月亮鱼先稍稍动了几下,然后就转起身子,恢复了游动的姿态——可是,它这本能的动作却掀起了一股巨浪,我们站立不稳,差点掉进海里……终于,月亮鱼身上的网被全部割掉。

  回去后,李老师一夜都在牵挂月亮鱼。第二天清早,她就催促我去找阿山开船。海况还算好,浪高也只一米。旭日刚刚升起。阿山开着船,很快就到了昨夜救护月亮鱼的海域,可我们搜索了好几遍,也没见它的身影,看来它是游走了。“大叔,看那边。”阿山突然朝前方一指,我们终于看见了苦苦寻觅的月亮鱼的全貌。它悠闲地游着,时而扇动一下鱼鳍,像是信马由缰的马儿。那身前身后的水母,犹如点点花朵盛开在蓝色的草原中,仿佛一副壮美的油画。

  2 珊瑚产卵‘虎口夺粮’,海上突遇鲨鱼袭击

  “那应该就是珊瑚虫卵了!”小袁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海水红了!珊瑚虫真的产卵了!”船上响起一片欢呼,最难忘的奇迹出现了!

  月圆之夜,是大潮来临的时间,珊瑚虫会在退潮时产卵,因为大潮会将它的虫卵带到更为广阔的海域。我们的任务,是到3号海域考察珊瑚卵的情况。我们的船抵达3号海域时,落日的余晖还映在西天。

  “打起精神,注意监测水面的变化!”皇甫博士下达命令。这时,小张突然急急地喊:“皇甫老师,我这边的海面似乎有些变化!”我抬头看去,那边确实有难以察觉的变化。是什么?海水的颜色有些异样。同时,船长告诉大家:“潮水开始退了。”“会不会是红海藻?似乎还发光呢!”小袁眉头紧锁。“冒红的速度很快,扩散的面积越来越大。无论哪种海藻都没有这样的繁殖速度。”小张肯定地说。“会不会是从海底浮到海面的?”小袁又问。“不可能,这里不是出海口,几大监测站的数据都显示水质很好,绝不会有海藻大暴发的情况。”小张说得斩钉截铁。“那应该就是珊瑚虫卵了!”小袁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海水红了!珊瑚虫真的产卵了!”船上响起一片欢呼,最难忘的奇迹出现了!

  珊瑚虫像冥冥之中接到指令,纷纷从自己建造的城堡——碳酸钙的外骨骼中游了出来,涌向集体产卵场。金色的光辉映在正冒红的海面上,海面涌起的波涛和海鸟飞掠的身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神奇的画面。可是,珊瑚虫集体产卵的日子,也是其他海洋猎手赶赴盛宴的日子。生存竞争从来如此。

  不过眨眼功夫,那些红点已汇聚成红带——足有两三米宽,八九米长……还在不断蔓延。“登小船,虎口夺粮!记住安全第一,严守纪律!”皇甫博士终于下达命令。大家登上小船,朝着珊瑚卵带进发,可是船身一直颠簸不停,原来,海里来掠食的鱼群根本没把小船放在眼里,反而加快了进食的速度。珊瑚虫卵可是高蛋白、富营养的美食呀!

  虽说小船在颠簸,可皇甫博士还是看清了——大海中冒出了水泡,到海面便立即炸开,如一朵玫瑰盛放。远看是红色的海流,其中又掺杂着白的、乳黄的斑块,她相信那是不同品种的珊瑚虫所产的卵。月光下,不远处的海浪有些变色,就像风暴来临时,海上出现的黑线。皇甫博士果断发出采集珊瑚虫卵的指令,他们刚下海,鱼群也赶到了。虽然大家已有心理准备,却未曾想到来的全是大家伙,个个都是七八斤的身坯,似乎还有金枪鱼、马鲛鱼的身影。鱼群太稠密了,纷纷张开大嘴,在红带子中上下翻腾,吞食着珊瑚虫卵和追逐而来的鱼虾。这些大鱼平时虽然畏惧人类,但今天,在这种狂热的掠食中,难免神经错乱,若是给撞上,一定人仰马翻!特别是金枪鱼,这家伙游速极快,尾巴还特别锋利,大伙儿都很怕它。小袁甚至见过它在船帮上划过的痕迹,像刀锋割过一样。

  小袁瞅准一处较为平静的海面,猛然下潜,快速地采集珊瑚虫卵。待露出水面,迅速把采集到的珊瑚卵递上船去,皇甫博士立即把它放到大桶中,手一刻不停地在里面搅动,促使其尽快受精。小笪则端着摄像机,记录卵带的变化。眼看再有几次采集,任务就能圆满完成。就在这时,皇甫博士突然扯着喉咙大喊:“快回船!鲨鱼!”不远处,三四只三角鳍露出水面,正向这边悄无声息地游来,不正是鲨鱼么!队员开始紧急撤离,小袁眼看小笪神情不对,一个侧身夺过他手中的摄像机,顺势推了他一把。待他们靠到船边,皇甫博士立刻启动了小船。三人连滚带爬,跌进了船中。

  小船已靠到大船边,船长和水手连忙来拉。危急时,大家还是先将采集到的珊瑚虫卵送到大船。皇甫博士刚爬上大船,鲨鱼们就到了,小船差点被颠翻。小笪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船长和水手们直对他们竖大拇指,说道:“这真是没有枪声的战斗!没想到搞科学研究还要冒这么大的危险!”

  3 夜潜队员突然失踪,对战海鳗遭遇海流

  我心想反正都是在劫难逃,不如拼了!于是我随手就关了头灯,总算摆脱了海鳗的追击,可还未来得及庆幸,又遇上了海流……

  珊瑚虫的生活和很多海洋生物一样,与太阳和月亮有关,它们是夜行性动物。因而考察珊瑚就需要夜潜,夜潜虽然诱人,但也充满危险。我们考察5号海域,第一次夜潜就出了事。

  头次夜潜,皇甫博士带了小张、小笪和小袁三人。大家都愿意跟着她,因为她经验多,主意也多,能够稳定军心。她向每个人交代清楚各自的任务,又强调了纪律,就下海了。那时,皇甫博士正巧发现一株容光焕发的蔷薇珊瑚。它枝头饱满,触手分了几层,欢快地舞动着,像紫色的节节花,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她选了一截掰下,一看,横截面并没有色彩的变化,只隐约看到卵痕,说明卵子正在发育阶段。她连忙用专用的黏合剂将它再栽到珊瑚礁上。连掰了两株不同品种的珊瑚,横截面都相似。她招呼同伴上浮,可一检查,却少了小笪。再看大船的灯光离得较远,无法让上面的人参与搜寻,只好连忙下潜去找人。可三个人却压根没寻到小笪。夜潜必须打开头灯,但他们在视野范围无法看到哪怕一丁点儿光晕。小笪是专业潜水员,不应该犯离开同伴的低级错误。尽管皇甫博士惊出了一身冷汗,但她还是冷静地安慰大家,强调了纪律后再次下潜。这次,她多了个心眼,让小张留在海面观察。

  他们又下潜了两次,还是没有找到小笪。小袁和小张有些惊慌。难道被鲨鱼吞食了?可谁都没发现鲨鱼啊,鲨鱼体积大,游速快,若是它来了,不会一点动静都没有。再说,若是小笪遭到袭击,不可能不防卫,他有潜水刀,格斗起来,仅是水的泼剌声都会响彻周围。“不可能。”皇甫博士用这句话安慰他俩。她看了看手表,估计气瓶中的气应该不多了。于是决定不再下潜去找,而是三个人都留在海面,每个人注视一个方向。没一会儿,小袁就发现海面上有灯光,可距离最少有百米。他揉了揉眼再看,确认是灯光后,才高兴地喊道:“在那边!”皇甫博士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可小笪怎么会漂到那么远的地方?她朝那边大声喊过去:“小笪!”

  隐约中有了应答声。可声音怎么这么微弱?受伤了?她刚落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小袁安慰道:“虽然海面平阔,但正处逆风,声音是会减弱。不会有事的!注意看,他正在奋力游哩!”皇甫博士看了一会儿,说:“可能是碰到海流了,还带着分量不轻的摄像机。我去接他!”话音刚落,小袁却像飞鱼一般游了出去:“我力气大!我去!”皇甫博士和小张连忙向大船发信号,要他们赶过来。

  海流是大海中并不罕见的海水运动方式,有的强劲,有的不动声色,可他们都能把潜水员带走。小笪看到灯光向他游来,心里安定了许多。孤身一人在黑暗的大海上,不恐惧心慌,那是骗人的。等小袁离得稍近些了,小笪憋足劲儿,大喊一声:“别再过来了!这里有股海流,别把两人都搭进来!”可小袁听到后,还是使足了全身力气,向他冲去。

  海流确实强劲。小袁尽量抬高身子,减少接触面,待够得着小笪时,一把抓住他,拖着就走,将他带出了海流。待大家都缓过气来,小笪才说出了原委:“当时正在给一片鹿角珊瑚摄像。它真美,至少分了三层:底层的如小鹿群卧,中层的如灌木丛生,高层的如雄鹿昂角,色彩有绿的、白的、淡黄的,层峦叠嶂,十分壮观。为了拍得更清晰,我便打开了大灯。可拍了五六秒,突然镜头一乱,几条海鳗从珊瑚礁中蹿出。它们又粗又长,龇着锋利的牙齿就向我扑来。我知道它们的凶猛,连忙闪开,可有一条竟向我的腿击来。如果挨一口,肯定是个窟窿。我拼命游,可怎能游过它?海鳗一直紧追不舍,这样的剧烈运动,耗氧特别多,估计氧气已所剩无几。我突然想起可能是头灯惹的祸,给它指了目标,心想反正都是在劫难逃,不如拼了!于是我随手就关了头灯,总算摆脱了海鳗的追击,可还未来得及庆幸,又遇上了海流……”

  后记:皇甫博士和她的追梦珊瑚科研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已获得了瞩目的成就。感谢渔民阿山,带给我们有趣的关于海洋生存的故事;感谢皇甫博士科研团队,带我们考察“封海育珊瑚,植珊瑚造礁”的实验基地;更感谢守卫海岛的战士们,保护了珊瑚,保护了海洋生态!本文根据刘先平科学著作《追梦珊瑚》改编。

  文 刘先平 王慧 图 查春明 李珍英 楠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