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赋能新农民

  农业、农民、农村,合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截至2017年底,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5.4%,农村网民规模为2.09亿,占比27.0%,同比增长4.0%。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跨界融合,农民生产变得精确而高效,潜在消费需求也得到释放,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农业助推新生产

  “互联网+农业”创建了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民生产效率与收益,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互联网对于农业生产的改造涉及产业融合、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创业、平台服务等方面。

  产业生态: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出现,推动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也大大加快了农村三产融合进程,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及发展新空间。

  以农村电商为例,农村电商为农村地区带来产业升级机遇,为农民带来了难得的创业及致富机遇。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较2016年增加169.3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2017年全国农村实物类产品网络零售额7826.6亿元,同比增长35.1%,占农村网络零售总额的62.9%。农村电商为农民扩大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促进绿水青山通过互联网变成金山银山;同时,农村服务类产品网络零售额的快速增长标志着农村产业融合的加速,服务业正在成为农民生产活动中的新选择。

  产业环节:“互联网+农业”即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链环节以新的方式结合,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农业”不仅仅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简单叠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对于农业产业链的重构,形成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方式。以物联网技术为例,物联网技术能够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传输和处理,实现全程可追溯。

  再以农村电商为例,农村电商带来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创新,使得农民可以进入农业的流通和销售环节,直接对接消费者,甚至可以利用消费者需求数据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

  创新:“互联网+”的应用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拓展了新空间与新领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拥有一定资金积累、专业经验和大量人脉积累的返乡农民成为创业主体,同时,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也成为农村创业创新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加速跨界融合,在农业智能化种养、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大数据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将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渠道。随着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将催生出许多新产业和新业态,带来共享经济新的增长点,例如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民宿旅游以及“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这些都将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更多领域的选择。

  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优势,将提升农业生产中的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农业政务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提高农业政务信息传递效率;互联网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使农户、农商企业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拓展了筹措资金的渠道;“互联网+”为推动众筹、众包、众扶、众创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新支撑平台。

  开启新生活

  随着近几年农村互联网的布局,网络已经覆盖到大部分农村乡镇,为农村的信息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也在飞速地改变着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购物、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

  社交:在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农村社交方式正在逐渐改变。农村居民正在逐步接受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行为规范,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农村社会交往方式向理性化方向发展,并呈现范围扩大、数量增多、开放性加强等特点。承载本地新闻、情感交流、寻人启事、农产品求购、二手商品出售、兴趣互动等功能的互联网社区深受农村用户欢迎,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网上社区。

  同时,互联网的各种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箱、交友网站等软件,则为农村居民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扩大了农民的社交半径。

  购物:近年来国内大型电商平台纷纷布局农村市场,建立村级服务站,改变了农村居民的购物习惯。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主打的低价策略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消费需求相契合。通过沟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是拼多多社交电商思维的核心。拼多多的用户绝大多数为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的女性用户,与京东形成了鲜明对比,拼多多抓住了这些用户对价格极其敏感、急需消费升级的特点,给其带来大量具有一定品质的商品服务,低价拼团的模式自带社交属性,在农村区域广受欢迎。

  教育:制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互联网教育能够突破地区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到广大农村地区。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模式主要就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让学生以最低的成本来享受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获取教育先进地区的教学经验,学校则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进行资源互补、提高课程质量。

  医疗健康:“互联网+医疗健康”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医疗、传统健康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是基于互联网的卫生医疗健康服务。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能否保障农村居民生病时能够得到医治,利用大数据突出精准识别;通过远程医疗,农村患者可以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北上广等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看上大医生、大专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做好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治疗工作,在医疗机构与政府共同建立城县乡贫困患者健康数据档案库,精准掌握患者健康、经济信息,以及患者所在地区的经济及医疗状况。

  文化娱乐:农村中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居民文化娱乐生活较为单调,而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各大视频网站、网络电视也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加多彩。

  作为近两年崭露头角的短视频娱乐头部应用,快手的最大特点与优势是“接地气”,快手的用户以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用户为主,而快手的快速发展恰恰说明了由移动互联网推动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娱乐消费升级。

  面临新问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农村互联网的发展较城镇仍有一定差距,截至2017年底,我国非网民规模为6.1亿,其中农村非网民占比为62.4%,依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互联网基础、交通物流、产业基础、市场运营等方面较城市依然落后,很多在城市已经广泛应用的互联网新科技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尚有距离。以农业物联网为例,尽管目前成本已经下降很多,但依然在农民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外,企业应用起来也是负担沉重,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便捷化。

  未来,应当加大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各种智能控制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应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研发促进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普及应用智能农业生产设备,夯实农业现代化建设。

  人才技能方面: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不断向非农环节延伸,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度不断提高,农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这既为各类人才投身农业提供了基础,也对农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日益凸显。

  未来,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农民的培训,普及“互联网+”农业的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使传统农民逐步转变为新农民;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双创”行动,通过打造新型的农业产业链,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职业农民。

  经营模式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技能及合作渠道等,目前多数农村电商经营者停留在低价销售初级农产品的初级角色上,品牌意识不强,在产品包装培育推广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重视不够。

  未来,应当推动建立并完善联合经营渠道,依托互联网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联营模式,个体农业生产者之间可以联合建立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应当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系,将原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商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业主应当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实现产品下单和物流配送的一体化。

  赋能新农民

  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腾出了大量的时间从事非农的工作,而互联网的发展将诞生一批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者正在成为新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赋能生产:未来,新农民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兴办云农场,帮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产销,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水平;利用互联网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民俗旅游等共享经济也将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互联网+农业”不仅仅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的简单融合,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打造出现代农业新产品,创建现代农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加速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通过“互联网+农业”的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助力农民生产活动。

  赋能创业:“互联网+”的深入广泛应用,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使新农民在创业创新过程中能够将农业技术、人才、资金、物流、信息、媒体等外部资源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集聚整合和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深入应用,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改变着传统产业,使新农民创业创新从农业生产环节,逐步拓展到农业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和细分市场。

  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新农民有了更多的途径进行创业创新,为提高“双创”质量及效率奠定了基础。在“互联网+”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依靠新科技和新营销模式,在农业种养、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领域崭露头角,变身为新型职业农民,为新农民创业创新注入了新力量。

  赋能生活:“互联网+”将实现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稀缺资源的城乡均等化,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动态化管理;城乡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将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和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将逐步形成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电子商务和新零售将释放农村新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技术的进步一般都伴随着对经济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增长也将最终造福人民。互联网正在成为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利器,赋能新农民,助推新生产,开启新生活!

  文/樊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