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歌王》:曲中窥人,界外有情

  演员们不只是在唱歌,更是在呈现歌词里的那段故事、那个人

  2018年7月28日,持续了近三个月的音乐真人秀节目《跨界歌王》在北京卫视迎来了“歌王之战”。

  自2016年第一季开播以来,凭借在赛制、舞台等方面的原创实力,《跨界歌王》不仅连续两届入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综艺类“最佳季播电视节目”,更是作为中国原创综艺节目的代表,于2018年4月亮相戛纳春季电视节的主舞台。

  在音乐综艺形态愈加丰富的当下,已行至第三季的《跨界歌王》,如何在前两季的基础上,摆脱“综N代”同质化的窠臼,实现新的突破?

  打破舞台“边界”

  从第一季起,《跨界歌王》就确立了将无形的音乐与有形的舞台画面相结合的音乐剧表现手法。

  总导演宫鹏用“大秀”来形容每一场表演,他透露,整个制作团队是依据音乐剧的要求而组建起来的:“舞蹈总监本身就是学音乐剧出身的,视觉团队和道具师也都具备相应的制作经验,我们要做的不是传统电视节目中的舞美设计,而是更为场景化的秀。”宫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每一次演出开始前,节目组都会细致地写出“大秀阐述”,将舞台呈现所需的方方面面都罗列出来。

  “我们要把舞台上的一切提前告诉选手,包括整体的场景规划、舞台视觉色系、故事背景的挖掘等,甚至还会就舞台服装类型向选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力求贴近舞台的氛围。”宫鹏说。

  要想让音乐剧的形式成功落地,还需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构建出更多的可能性。舞台本身的“硬件”条件自然是最为基础的考量因素。

  在第三季节目中,节目组利用新型的升降机械舞台等设备,扩展了舞台表演的空间和格局,为多样化的舞美设计提供了基础。而投影机的大量使用,也让舞台场景的表现更具立体感。

  例如,选手王凯演绎《舞月光》时,除了舞台上的实景布置,节目组还通过投影机,将真实海景波涛起伏的画面放映在舞台四周的环屏装置上,营造出更为深邃宏阔的效果,从而打破了舞台的“边界”。

  “我们想让观众仿佛身处LiveHouse(具备专业演出场地与较高质量音响效果的室内场馆),他们不只是坐在黑暗的角落里听歌,而是真正享受这个舞台所带来的音乐上的刺激和震撼。”宫鹏说。

  “享受音乐”是第三季的主题,在宫鹏看来,“这包括两个维度,一方面是要让参演者在表演中感到愉悦,唱出想唱的曲目,更好地去完成一个作品的表演;另一方面也要让观众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欣赏每一首曲目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季相较,第三季在赛制上增添了“选手互投”的环节,并去掉了选手在“等候区”等待的环节,从而使主舞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空间。而舞台延伸台的设计,也进一步拉近了选手与观众的距离,为观众带来了更为强烈的“在场感”。

  点睛之笔

  从第一季开始,《跨界歌王》的舞台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具:小到新鲜花束,大到马、羊等动物,千奇百怪、无所不包。在第二季选手陈建斌演唱《驿动的心》时,甚至有上千张音乐光盘被搬上了舞台;到了第三季,节目组更是不惜工本,将虚拟动画技术运用在了“大秀”的画面制作中。

  在提升舞台硬件设施之外,宫鹏还将更多着力点放在了对舞台细节的打磨上。

  “比如第一季小沈阳演唱《兄弟》这首歌,展现出的是战争场景,那除了军装、‘负伤妆’要到位,脚上的鞋也不能太干净,要在鞋面上撒点灰,看起来才真实。”宫鹏说。

  在第三季的场景展现中,也不乏种种精彩瞬间。

  例如,选手陈学冬在歌曲《天上人间》中,加入了越剧元素和上海老弄堂的唱法,布景上便增添了江南园林拙政园的景色;选手吴秀波演绎歌曲《儿时》时,朱自清《背影》中的段落也在舞台上应景地展现出来。

  对于宫鹏而言,节目中的这些点滴片段,是向观众传递歌曲信息的必要手段。

  “细节上越是精致准确,就越容易让观众体会到歌曲想要传达的东西。拙政园也好,朱自清的《背影》也好,都是在歌曲的整体氛围中抓取了一个关键点,从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观众一下子就能获得共鸣。”宫鹏说。

  宫鹏还特别提到了第三季选手文松表演的《悟空传》歌曲。“在布置花果山场景时,我们想突出它‘仙境’的一面,就要用到大量干冰。如果只在地面上设置干冰,就无法凸显出布景的特色了,而只有山上山下都被烟雾笼罩,视觉效果才是最好的。我们选择了难度更大的方式。”

  而《悟空传》中的“瀑布”,则是用“雨丝幕”来代替了传统的投影纱,在虚实结合中突出了质感。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原著中“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的句子,也出现在了画面背景中,成为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

  “第一季时,潘粤明的《悟空》和小沈阳的《一生所爱》两首歌曲,其实都与《西游记》极有渊源,当时在舞台设计时没有想到从原著中取经,这次却恰巧用上了,可见每一次的‘点睛之笔’都可遇而不可求。”宫鹏说。

  歌中有人,歌中有情

  宫鹏透露,演员文松与《悟空传》之间还有一段故事。

  “最初,我们认为文松的音域和舞台表现力是可以驾驭《悟空传》的,但他却不太想唱。后来,我在电话里和他说,这首歌是表现一个人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故事,与你的经历有相通之处,他才接受了。”宫鹏说。

  强调人与曲的关联,为每位选手量身定制歌曲、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也是三季《跨界歌王》一以贯之并不断强化的节目亮点。

  “演员演音乐剧,难度很大,要记住歌词、走位、动作,还要演出歌曲要表达的思想,他们的眼神、肢体语言都要到位。而这也是这档节目最有特色的地方:演员们不只是在唱歌,更是在呈现歌词里的那段故事、那个人。”宫鹏说。

  第一季中,秦海璐以一曲《北京一夜》,揭开多年前学习刀马旦的前缘;第二季里,江珊演绎《被遗忘的时光》时的舞台布景,则借鉴了她儿时与祖母在故乡相处的回忆片段,展现出变幻街景中不变的亲情。

  通过将选手的个人经历融入歌曲改编与舞台设计,《跨界歌王》的音乐剧形式也就具备了“情”的内核。

  “有些歌曲的舞美规划直接参照了选手提供的独家故事,比如卢靖姗半决赛时唱的那首纪念母亲的歌曲《真的爱你》,我们在赛前了解到她的母亲是在柳树下去世的,所以在设计布景时就特意还原了柳树的场景,而这种个人记忆的复现,需要节目组与选手之间建立起高度信任和默契。”宫鹏说。

  除了直接根据选手的经历制作场景,节目组还会为选手的情感抒发提供符合意境的场面。

  例如,吴秀波在演绎《儿时》时,节目组便借舞蹈演员的表演呈现出孩子成长的画面,为吴秀波回忆与儿子相处的时刻铺垫好了情绪。

  “还有一些歌曲,我们想呈现出一种共性。比如韩东君的《我们不一样》,就是从选手的演员身份发散开来,表现出群众演员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这时考虑的就不是选手个人的故事了,而是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会遇到什么样的生活考验。”宫鹏说。

  值得留意的是,宁静演唱的歌曲《定军山》,是专为第三季《跨界歌王》打造的原创曲目,在展现京剧魅力的同时,也致敬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在宫鹏看来,在音乐剧内容的考量上,要注意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开拓:“对于歌词故事性比较强的歌曲,节目组会寻找与其相适合的氛围;而像《定军山》这样带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我们要提炼出歌曲中不同层面的情感与故事,再用精彩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

  “跨界”蕴含的时代情绪

  作为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跨界”最能体现《跨界歌王》原创性的特点。

  “从狭义上讲,‘跨界’首先是针对参演者本身的跨界,他们要勇于挑战自己,不断尝试新的表演方式,跳出原有的工作模式,从而传达出跨界的精神。”宫鹏说。

  在三季《跨界歌王》的舞台上,选手们也的确都跳出了各自的演唱偏好,探索更为多元丰富的音乐类型,包括通俗、美声,慢歌、热曲等。

  与此同时,“跨界”还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

  媒体人张健曾这样评价《跨界歌王》:“‘跨界’就是勇于突破固有领域的限制、职业的限制、特长的限制,背后其实就是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但是又不放弃他的本业。带着既有的理想,带着探索和创新,在新的舞台上接受挑战。”

  事实上,突破原有领域的限制,也可以被解读为从综艺的边界中“跨越”出来,让节目中被重新演绎的歌曲不止满足大众的娱乐消遣,更要为时代的情感表达提供窗口。

  第三季由王耀庆演唱的《追梦人》,便体现了《跨界歌王》对时代情结的一种把握。

  宫鹏说:“《追梦人》这首歌曲早已脍炙人口,我们这次是让它在表现形式上更为丰富,涵盖的意义也更广泛,因为追梦是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异乡,每一个人都会努力地冲破枷锁困难,追逐自己的梦想。”

  为了表现出“追梦”的普遍性,在舞台设计上,《追梦人》并未将布景具体到某一座城市的地标上,而是利用灯光、浮云以及高楼的剪影,在较为虚幻的场景中凸显出城市的共性。

  这样的时代表达,在《跨界歌王》中并不鲜见。《尚好的青春》用照相馆布景记录时光荏苒;《暗香》以一袭旗袍串起了百年历史;《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布景,更是让观众借此重温20年前校园生活的青涩点滴。

  在音乐与舞美的渲染下,观众的情感共鸣被唤起。

  “在节目的考量上,一定是价值导向在前,节目趣味在后,《跨界歌王》不是在哗众取宠地恶搞,无论是讲述选手的个人故事,还是寻找与时代的契合点,都是励志为先的。”宫鹏说。

  在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主任马宏看来,歌曲并非《跨界歌王》的全部。

  “赛制和节目流程并不能代替内容本身,在每一期节目里应该去传达什么样的理念,选手又应该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正能量,这都是要预先想到的。我们追求的是具备品质和价值观的节目,我们相信,一台综艺也可以做得很温暖,很有力量。”马宏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璇/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