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智能投顾平台排行榜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智能投顾,金融
  • 发布时间:2018-09-11 15:45

  银行系入局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是金融行业的下一个发力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银行、券商、互联网创业公司近几年都在研发智能投顾产品。2017年更是银行智能投顾产品上线频率最高的一年。工商银行、江苏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顾产品,中国银行的中银慧投也在今年面世。而作为先行者,招商银行在2016年推出的摩羯智投资产管理规模已经在百亿左右,已然是行业标杆。

  银行智能投顾产品的集中涌现体现了智能投顾加速进入实际应用,只有参与者增加,智能投顾技术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商业应用才能进一步落地。银行系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很大的客户规模,同时在风控上也有充足的经验。各大银行加大在智能投顾方面的投入,对智能投顾的发展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毕竟,智能投顾考验的是平台的金融服务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实力,在人才、技术上的投入不够,很难做出让人惊艳的智能产品。

  智能投顾逐渐走向规范

  任何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初始期,都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噱头大于实际,概念大于实际应用。智能投顾也不例外,很多智能投顾产品并没有做到千人千面,同时,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人力。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技术标准的建立,智能投顾会逐渐走向规范化,真正实现“智能化”。

  同时,监管政策也在逐渐适应市场的发展。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初步对智能投顾平台的经营资质、账户与报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新规的出台,为智能投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未来可期

  目前,中国智能投顾的发展还属于初期,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管理资产规模,亦或是用户数量,都远远不及美国。美国智能投顾企业Betterment的资产管理规模在2017年已达40亿美元,而中国的很多企业资产管理规模仍不到百亿人民币。

  美国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智能投顾市场总规模将达2.2万亿美元。而在中国,到2020年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预计超5万亿人民币。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不断增长的资产管理规模,都是智能投顾未来发展的基础。

  智能投顾只有在算法模型上不断成熟,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才能真正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同时,只有对接更多的优质资产,用户端有更多小白用户进入智能投顾的覆盖范围,智能投顾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资产管理才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金融业发展到今天,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态形成的冲击有目共睹,智能投顾也一样,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务上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做金融业务的思维方式。

  任何一项新兴的技术都要经过一个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阶段,都会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人们对待新技术应该理性客观,不盲目跟风,也不要夸大其辞高估技术的影响力。

  文/不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