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一次意料之外的坦承带来的一次冲击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9-19 14:36

  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电竞这行的商业模式,特别是2015年之后的这段时间。按照科斯《企业的边界》里说的,当一项业务自己做的成本高于外包的成本时,这项业务就应该被外包。很容易理解,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厂商时代的外包项目如此之多,外包的成本如此之高。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如今很多的电竞企业想趴在厂商身上的水蛭一样,吸出来的血,排出来的却是水。

  在采访林雨新之前,我很紧张,原因很多。

  首先,这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采访。在最初说明了来意后,两个月后突然传来的同意让我感到意外。

  其次,过往对于商业的理解,我更多汲取自书本,那是一些夹杂着过时例子的理论。但好在有迹可循——做生意就要赚钱,很多的不理性其实事后看来都可以称得上理性。但很多已经被验明的定理在电竞行业却失效了。对于采访这样一个颇具传奇性的企业家而言,这种失效是致命且让我恐慌的。固然相比于抽象的理论、预测和判断,我更倾向于找到有趣的故事,但在预设的逻辑里,和企业家聊天的前提往往是能够相互听懂。

  最后,如同我在稿子里提到的,某种意义上,林雨新和牛台都是一种传奇。对于他本人而言,起码从财务上看,他有更好的选择。对于牛台,WCG、上市等事都让他显得神秘。他是否愿意或者说我能否戳破这层神秘恐怕是衡量这次采访的标尺。

  结果我等来了一次意料之外的坦承。

  2006和2007对牛台而言混乱的两年,发生了很多事,BBKing的书提供了一个大概,但与事实还有看得见的距离。林雨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谁出钱,谁说了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回答,但如果放在一个模糊的语境中时,却是极易招致误解的。类似的答案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林雨新的坦承某种意义上来自于一种对于尺度精确地把控。就像他评价自己:与其说他知道什么能做,不如说他知道什么不能做。对于这次采访也一样,他知道什么能说,也知道什么不能说。他说自己的出身只是比大多数人好一点点。但在20世纪90年代能够规划好去美国、拿绿卡;能够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个房产价格还没有起飞的年代靠着三套房拿到1000多万甚至更多的现金;能够找来某些级别够高的政府官员,这些都意味着对于自己的出身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巧妙的说法。

  有人说对于富二代来说,在电竞行业创业一点也不传奇,因为赔了对他们来说也就是失去了一辆跑车。大多数时候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但林雨新不在这个范畴里。

  黄xx在一本书里写过,中国的人情社会结构大致上是依靠着人情获取对方掌握资源的使用权。资源越重,人情越多,超过一定的极限后,人情就要让位于利益。对于林雨新而言,牛台的成功离不开一次次动用这些关系。从这方面看,相比于钱,人情上的损耗、自身精力的损耗很多时候意味着,他并不是那么赔得起。当然,这种事情永远不能摆在台面上,但对于很多电竞从业者和爱好者而言,这又是一个急需补足的认知盲区。

  林雨新身上最广为人知的标签就是WCG。对于中国电竞而言,直到今天,WCG仍然影响深远。如果用一句话概括WCG作用在中国电竞身上的路径:WCG让中国电竞觉醒,SKY将WCG带上了高峰,WCG又反过来继续推动中国电竞的发展。如今掌控者电竞行业里的资源的从业者们,几乎都是被这个赛事吸引到电竞行业,无论是作为一个选手,还是一直作为一个幕后,一直等到了电竞井喷式发展的今天。

  但对于这段往事,如今的电竞爱好者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甚至他们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TI、S7、WCS。某种意义上看,从业者也好、爱好者也好,电竞行业如今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辉格主义:不关心甚至否定历史。然而他们不知道的,如今被他们津津乐道的Uzi的走A操作,实际上在2003年的时候就出现过,在2003年——2013年的时间里,他被称为选手的基本功——基本功的意思是,你不能只会操作一个单位,你要可以操作很多个单位作出类似的操作。他们不知道的是,从场馆、到盈利模式、到自身内容的更迭,如今的LPL、S7都在重走当年WCG的老路。不过,这些人也在一次次地被历史报复,个中滋味相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从整体上看,或许还没有痛到足以醒悟的地步。

  对于从业者而言,如果把商业看成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那么失去了WCG的经验无疑无形中放慢了这个行业前进的速度。

  对于爱好者而言,如果他们期待的是更精彩的对抗内容,那么不知道WCG的历史真是一个遗憾。

  甚至在抗韩这件事上,由WCG牵扯出的历史也足以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书。

  更重要的是,林雨新缔造的WCG的模式在今天迎来了更合适的土壤,种子被大批量地撒下,却没有结出哪怕一朵花。

  电竞行业仍然在向前走,如今,这个行业可以承担起更多的故事,更多花样繁多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找一个或是练一个新戏法,但最终都选择聚拢在厂商的身边。没一个有用。但林雨新的老戏法一直有用。

  从把WCG趁势带到国内,再到让牛台在2010年盈利、2015年上市这三件事来看,林雨新是独特的。

  稿子里面提到,林雨新上初中的时候就明白“好画家都是炒出来的”这个道理,同时,林雨新没有明说的是,他也许很早就明白左手项目右手资源的操作模式。后来他在美国的创业也使用的是这种成熟的模式,甚至在牛台运营WCG上使用的也是类似的模式。他明白在中国的商业世界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稀缺的资源。基于对这种灵活资源的使用,我们很难讲他的例子超出了已有理论的模型。

  林雨新身上的种种或大或小的困境实际上代表的是成熟的中国传统商业模式与电子竞技本身不成熟之间的对抗。他靠着一个完成度80%的方案让WCG盈利,直到今天牛台仍然是盈利的。他对于“持续烧钱”这种资本使用方式抱有彻头彻尾的否定。站在今天看,他比整个行业早了将近10年找到了盈利的办法,但与之对应的却是无人问津。

  WCG停办后到现在,林雨新在这五年里呈现出挣扎的状态。他企图完成一个商业上更高的目标,但是却受制于行业格局瞬间的改变。在这个趋势中,我们看到他尽力地维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和表层的交易对手构建深层次的依附关系。这种坚持曾经帮助他把WCG推得更高,如今却把牛台拖得很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林雨新的做法或许没有错,只是他的交易对手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好。然而有趣的是,目前的市场格局越来越呈现出个人主导的趋势,在这个片他本来擅长的战场上,林雨新却未能打出漂亮的仗。

  在林雨新对NeoTV未来的规划里,我们最终看到林雨新还是企图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他投资了NESO,并且尝试着复制WCG的模式。这也难怪,WCG的模式放在今天仍然是不落后的。在前面的基础上,这一次,林雨新企图借助市场的力量让自己具备更大的谈判空间。很难判断林雨新的规划能否成功,但如果成功,他将再一次借助着古老的经验走到这个年轻行业的最前沿。

  熊彼得曾经说过,技术上的进步是比商业快的,因为商业的主要问题是性价比。这和目前电竞行业面临的问题很像,内容的制作成本在不断攀升,但是企业的盈利却很难保证。如何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或许林雨新自身的例子仍然没有过时。

  在我自己的预测里,这篇稿子会给造成两种极端的印象:

  对粉丝而言,也许印象是“这不就是一个找这找那的富二代吗,有啥秘密可言”;

  对于从业者而言,也许答案是“这也算秘密,这不是正常的做法吗”。

  二者之间的差距即是电竞内部的割裂,也是电竞与主流的割裂,更是电竞要在之后的岁月里去弥合的。

  文 杨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