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视角看丝绸之路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丝绸之路,世界视角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4-01 10:53
丝绸之路的概念并非中国首创,而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首次提出。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发现了一条公元2世纪左右就存在的,从中国古都洛阳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路线,他认为这条路线主要用于丝绸贸易,故命名为“丝绸之路”。
最早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献记载来自《史记》。西汉外交家张骞为说服乌孙、月氏两个部族回迁祁连山,与大汉联合抵御匈奴,踏上了西行之路。经过这位外交家的不懈努力,中原终于意识到西域并非想象中的蛮荒之地,因此,张骞第二次出行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一次,中原独有的丝绸也向西发运了。通过外交,一批西国使者跟随张骞前往大汉朝贡,汉武帝龙心大悦,从此每年派出使团,源源不断地把丝绸运到西域。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愈发紧密,到汉宣帝时期,中央正式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和从巴尔喀什到帕米尔的一片地域。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中国人几乎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获取利益;相对的,回鹘、阿拉伯商人途经此地,把丝绸贩运到波斯、罗马一带,成为了直接的获利者。丝绸一经传入西欧,立刻成为了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驱使了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条路线。
安史之乱后,古丝路被切断,中国经济中心持续南移,海上商路逐步形成。在此之前,中国的海上从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的海外贸易自然被长期禁止。元朝虽有一个短暂的开放时期,但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在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清朝时,为切断郑成功与内地的联系,中央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荒废,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在严格的限制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能够利用其获利的中国商人微乎其微。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 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这些瓷器质地粗糙,只有一套阿拉伯风格的瓷器比较精美,考古人员推测此为船主自用,而粗糙的瓷器和钱币仅仅是顺路带回的货品而已。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然而,在世界史评中,这次远航的意义远不如哥伦布的新航线。我们认为,这和两次航海的性质不同有关。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航海的重要目的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的朝贡物品。相较而言,西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发现,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贡献。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中国古代却从未为其命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与中国古代长期的“天下观”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王之涣的《凉州词》曾道“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也写“西出阳关无故人”,代表了大多数古人对西域的印象。玉门关和阳关之外就是西域,唐朝人觉得春风都吹不到这片蛮荒之地,出去之后也再无亲友。所以唐朝时期,尽管西域是本国领土,但政府却毫不重视,甚至连军队、官员都是轮流驻守。
同时,古代的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庙堂和江湖都认为四海之内尚存许多还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无需统治,加上黄河流域能够产出足够丰富的物资,因此也无需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这样的观念下,古代中国根本不可能和周边开展正常的贸易交往,朝贡则成为了小国与中国交往的唯一方式。中国与周边小国的交往讲究薄来厚往,所以后者朝贡的积极性更高。
正因如此,今天的“一带一路”只是借用了丝绸之路名称,而不是要重建一条一模一样的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提倡的“一带一路”并非重复历史,既不是同张骞、郑和一样完全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像西方殖民者一般借海外貿易来侵略,而是建设一条全面开放的,旨在与他国友好合作的积极之道。
葛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