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隽永悠远,尤以单色釉瓷器为美,而以建盏为首的黑釉瓷,则像一匹黑马,在宋代跻身茶具的主流,成为宋代第一茶器。
北宋时期,点茶、斗茶风靡。宋代斗茶一斗汤色,即汤色鲜白者为上;二斗水痕,即汤花咬盏时间长、水痕出现更晚者为上。这样的茶文化之下,再使用白瓷、青瓷就不合时宜,于是黑瓷更为合适。而在黑瓷茶器中,建盏最受推崇。
建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建窑即建州窑,是宋代颇具代表性的名窑。建窑兴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衰于元代,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窑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建窑龙窑,长达135.6米,是目前发现的最长龙窑,可见宋代建盏烧制规模之大,受欢迎程度之高。
建盏在宋代不仅是皇室御用茶具,也是全民钟爱的茶器。建盏釉色纯正绀黑,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最宜斗茶。建盏内壁分布着璀璨多变的斑纹,这些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自然形成的铁系结晶斑纹。一次上釉,一次烧成,对胎釉原料的成分、空气湿度等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成品率极低。每只建盏结晶斑的形态、颜色、分布等都是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变幻莫测,其中,最珍贵的釉色斑纹有兔毫、油滴、曜变。
宋徽宗赵佶精通茶艺,在其所作茶书《大观茶论》中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就是说,精品建窑兔毫盏的釉色表现,最能焕发白色茶汤的颜色。而曜变盏的釉色,在光照之下,釉面上金属结晶形成的斑纹,会显出变幻的辉彩,灿若星河。曜变是国际公认的瓷釉艺术的“神品”,其烧成原理至今仍是陶瓷史上的不解之谜。
建盏停烧数百年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技艺,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现代工艺师所烧的兔毫、油滴盏,都能在形、神上与宋代老盏媲美。只是真正意义的曜变盏,目前仍没有人能仿烧成功。
建盏的器型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最典型的是束口盏。束口盏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给人一种克制内敛、优雅协调之感,配合盏托使用,颇具纤秾简古的意味。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写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如果你懂“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境界,也就懂得“雪沫乳花”在建盏中浮起时的雅趣馨香,从而理解建盏在苏轼眼中的美感。建盏之美,是宋人追求平淡风格的体现,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风过无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