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版图上的万里长城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城,修建史,防御工程体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4-01 11:04
文明的发展,首先在于生存,而后是秩序和传承。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稳固、强大的堡垒,在防御外侵的同时,又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有序交流,无疑是统治者的首选。
在中国历史上,从战国时期开始,特别是秦朝大一统以后,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纷纷修筑长城。若把各个朝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延续至今,中国长城已成为世界上建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最庞大和影响最深远的文化遗产。
2000多年来,长城屹立群山之间,任风霜雪雨,金戈铁马,始终坚强如华夏民族的铮铮铁骨。铁壁雄关见证了无数烽火狼烟、战鼓连天的峥嵘岁月。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错地带,民族斗争与交流始终是文明发展的主旋律。在这里,无数文臣武将,以长城为舞台,上演过保家卫国的浴血篇章,亦有众多贩夫走卒,行走长城内外,演绎着悲欢离合的人间百态……万里长城既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冷峻的人文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磅礴的中国符号。
中国长城修建史2000多年的交流与争斗
如果要客观定义中国的万里长城,则应该是这样的:从战国时期开始,由不同时代的政治实体在边境修建的,以土、石、砖构建,以墙体为主、由点及线再到面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战国时期,面对北方游牧南下的强大压力,秦、赵、燕三国将长城这种农业国家之间的防御方式,移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交错地带。从此,在长城内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共同上演了长达2000多年的交流与争斗。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王朝,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帝国安全,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长城。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后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万里长城之称从此出现在中华文明史中,这也是中国长城的第一个修建高峰期。
汉初,中原战乱,匈奴趁机越过长城,进入长城以内掳掠。汉武帝登基后,连续发动了多次对匈奴的战争,将其驱逐至漠北,逐步修复了蒙恬所筑的秦长城,并且还修建了外长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1万公里的雄伟长城。这是中国长城的第二个修建高峰期,使用了几百年的战国秦、赵、燕长城从此废弃,军事防御作用随之终结。
漢武帝驱匈奴筑长城,对维护西汉帝国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安全,起到了相当长远的保护作用和政治影响,同时也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此后数百年间,长城工程多以修缮为主,规模较小,到唐宋时期,长城修建工程几乎停滞,之后辽、金时期,也只有在内蒙古草原修建界壕以防蒙古人南下的相关记载。
到了明朝,中国长城迎来第三次修建高峰期。明朝初立,被迫退回漠北草原的鞑靼、瓦剌诸部并不安分,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不断威胁边境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明朝200多年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总长度达8000多公里,统称为“边墙”。其“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接着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如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到清代,长城的边防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康熙曾下令“不修边墙”,但也有为了防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而建的“柳边条”,不过工程相对粗糙且保存不多,远远无法同明长城比肩。
完整的立体防御工程体系见证民族交融的“长城地带”
文明始于城,帝国与长城相始终。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无疑是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史料记载,从战国至清代2000多年间,先后有12个朝代、24个王朝或诸侯国修建了规模不等的长城。历代长城分布的区域,大致东起西辽河流域,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到达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包括今天的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以及宁夏、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经历漫长岁月的侵蚀,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如今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基本以明长城为主。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立体防御工程体系。
墙身是长城的主要部分,具体高度根据地形因素和战略地位而设置。如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的长城城墙,一般高约7~8米,而在一些平坦区域,城墙最高可达14米。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整体高大宽厚,墙头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供巡逻士兵住宿和储存武器粮秣,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地加强。
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这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通讯方式。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明朝还在燃烟、举火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可迅速传达千里之外。
城堡是长城最重要的守卫节点。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城堡一般以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则设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等场所。
关城则是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往往建于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仅以明长城而言,大大小小的关城有近千处之多,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长城的修筑以军事需要为起点,以民族融合、中华文化认同为终结,本质是为了缓解农耕与游牧政权之间的冲突,达到维护长城内外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历代长城分布的区域范围,也被称作“长城地带”。2000多年间,在围绕长城地带的交往互动中,在农业和游牧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共同发展下,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统一的局面。
雄关漫道今犹在雄伟壮丽的“中国美”
如今,烽火狼烟早已消散,各民族再也没有争斗,而是和善友爱,亲如一家,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悠悠雄关漫道荒草丛生,许多城砖亭台已倾塌残损,但仍有众多雄伟的城墙,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山海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司马台、镇北台、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那一个个充满历史感的地名,都是长城留给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