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加快了微时代的到来。微课正是微时代下的产物,它不断渗透到各个学科,成为各个学科教学发展的新方向,成为重要的教学课题。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语文;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丁园园,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山东 济南 250000)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6-0051-02

  所谓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本文以小学语文学科为立足点,从微课的教学特点出发,探索微课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建设的价值,分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整合微课的教学特点

  1. 教学形式板块化。微课的运用打破了传统一体化教学的模式,逐渐使教学节点更加清晰,促使教学形式板块化,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等板块逐渐自成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微课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之在指定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在相关阶段对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和总结,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模式移动化。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安排来进行选择性学习,使教学更加灵活、便捷。

  3. 教学目标集中化。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将连续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专题进行分类,使教学内容聚焦于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有效解决了因长时间学习而导致学生分神的问题。同时,微课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体系化,做到重点分明,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生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使教学目标更加集中。

  4. 教学内容海量化。当前正是海量资源共享的时代,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有效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并帮助学生全方位、深层次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5. 教学效果显著化。板块化的学习主要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①课前,有利于进行知识预习,促使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及其梗概,从而有效节约课堂时间;②课中,通过微课教学辅助,有效打破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把握和理解;③课后,主要针对知识总结,自身检测,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查漏补缺。同时,微课相较于传统课程,更短小精炼,重点更为突出。移动化的载体也让微课学习更加自主,帮助学生打破了时空限制进行学习。简而言之,微课让教学过程更加先进、科学,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二、微课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建设的价值探索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既要分析接受者的特点,也要符合实际需要,此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及教学支持。探索微课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建设价值,我们需要立足于小學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微课对于小学语文的辅助,以下我们将从学生、教师、家庭三方面切入,从局部出发探索微课的整体价值。

  1. 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其搭建语文知识体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缺乏系统化的认识,也正处于认知阶段,面对传统的学习模式,他们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感,如注意力不集中等,因而限制了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和接纳能力的发展。实验显示,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的持续注意在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在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微课便给小学生以碎片化学习的契机,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要点,便于他们进行系统知识体系的搭建。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便捷化,小学生的互联网接触率大幅上升,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对学生进行良性引导,以完善其对互联网的认识。

  其次,小学语文的课程设计主要围绕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大板块,每个板块各有其教学特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而微课正符合这个阶段的教学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维。

  2. 促使教师完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微课的介入使整个学习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更加弹性化的教学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微课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同时也包含与之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资源。首先,选题是对教师经验及能力的第一步考量。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及学生需求来研发微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全面了解重难点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知识点。其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搜索相关教学素材,通过仔细斟酌,让教学的导入、讲解、结语等各个环节自然衔接。这不仅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也培养了教师对教育的严谨精神。

  3. 搭建亲子学习平台,调动家长参与。家长是学生的第二老师,一个完整又科学的教学体系包含了家长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这主要强调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小学阶段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这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都是脱节的,家长往往片面地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完全依赖于学校,这使得家长的整体参与不够,对于学生的辅导存在不少问题。而微课的产生为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三者能够有效形成一个整体,促使各个主体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的局面。

  三、将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

  1. 阶段性划分,促进知识吸收和理解。语文学习强调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来说,更加需要注重循序渐进。微课的设计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理解程度来进行阶段性的划分。例如,在小学低龄阶段,更强调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因此微课的重点应该立足于生词的认识、拼音的拼读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句子的构建等,这要求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微课设计中,要有一个侧重点,并阶段性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微课的时间安排,致力于让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高度集中地掌握重点;随着年级的逐渐提升,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每节微课的时间,同时在课程编排上也可以进一步丰富,以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和理解交流,借助微课的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丰富知识面。

  2. 情景性和交互性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微课给予课堂更多可能性,所谓可能性,往往集中体现在情景性和交互性上,前期的设计构想以及后期的剪辑能够帮助微课营造一个全新的语文学习天地,而这个语文学习天地正是帮助小学生认识语文、理解语文和爱上语文的理由。教师利用有趣的微课开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再通过情景化的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最后强调与学生的互动,留下悬念和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去探索。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小动画以及小特效来实现,并且利用彩色的花字来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记忆。

  综上所述,微课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传统教学有着突破性的改变,可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升级转型,从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可以优化教学结构。由此可见,将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能够使教学更好地契合学生的特点,让小学生以一种新的视角认识语文、理解语文,最终达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2] 王耘等.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 郑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朱泽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