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推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政策,发展,挑战
  • 发布时间:2019-12-28 12:26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对做好“三农” 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实施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出台, 对农商银行来说,既是责任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等情况下,农商银行只有紧紧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挥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深耕农村市场,深推普惠金融,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遇到的众多挑战和瓶颈,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擦亮农信“金名片”。

  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瓶颈与挑战

  当前,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经济结构面临着调整和优化,对于农商银行来说,需要调整自身业务发展结构,适应当前发展形势,但是目前阶段,农商银行从整体看调整还不够有力, 发展仍存在许多掣肘。

  金融服务模式不匹配。当前,国内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一过程不仅是经济增长水平的变化,也包括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的调整。以浙江省富阳地区为例,富阳从前是全国的白板纸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区政府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大量造纸企业被搬迁或关停,而新引进的大多是国企、上市公司等中大型企业,以及科技、文创等轻资产企业。客户群体悄然发生了变化,这对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农商银行要紧跟变化,适时做出业务调整,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银行同业竞争白热化。随着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新的产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新的增长点,各大银行纷纷重心下沉,转战农村市场,县域银行同业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同时,近年来,政府财政资金存放均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并在招投标指标中加入了政府融资类、存贷比指标等,农商银行招投标优势逐渐减弱,导致对公存款流失,后续财政资金维护拓展难度增大,影响了信贷支持力度。

  科技信息支撑需加强。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在重视数据对于战略方向制定、经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改善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从中寻找能够帮助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而农商银行的大数据建设尚不完善,且普遍存在数据有效利用率低、数据挖掘意识不强、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缺乏等问题,推动大数据建设和金融科技发展迫在眉睫。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浙江金融系统坚持把普惠金融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线,持续改善小微企业、三农、低收入人群、特殊群体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获得感和满意度。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 年)”“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全面加强农村等薄弱区域的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以金融科技发展为引领,打造全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高地。

  浙江金融机构持续推进多样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三农、低收入人群、特殊群体等重点对象,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创新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推进商标权、专利权、排污权、特许经营权、应收账款、订单、机器设备等抵质押贷款创新;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小微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广帮扶低收入人群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产品,实行“创业担保+财政贴息”“扶贫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机制。

  在普惠金融实践中,浙江农信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持续提升服务“三农”和民营小微企业的能力。在连续11年“走千访万”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升级版普惠大走访,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社区银行。“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持续推进走访建档、信用村创建、整村授信等基础性工作,把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累计为超过1100万户家庭建立普惠档案, 与近490万户家庭签订小额贷款合约,个人(农民)貸款户数超300万户。浙江农信的贷款主要投向了“三农”和小微企业,其中,涉农贷款8663亿元,占比达到62%。2018年,浙江农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工程。2019年,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以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富阳农商行普惠金融实践

  在转型发展中,农商银行虽然遇到了众多瓶颈和挑战,但作为扎根本土、服务县域60多年的金融机构,农商行(农信社)有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给农商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施展空间。

  坚持规划带动。目前国家制定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作为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浙江省富阳农商银行以规划带动实施,2018年出台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程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实施支持产业融合、服务生态宜居、助力消薄除弱、助推创新创业、深化诚信体系、提升服务渠道等“六大行动”,形成政银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局面。

  坚持载体联动。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也是关键所在。富阳农商银行积极联系富阳区委组织部建立党建联盟推进乡村振兴机制,建立起党建三级联络机制,对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出台了《党建共建推动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实施组织共建、产业共创、难题共解、人才共育、文明共树、生态共护、数据共享、文化共兴等“八大行动”,充分发挥富阳区各级党组织优势和富阳农商银行本土法人机构的金融服务优势,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陆续与区经信局、区卫健局、区税务局等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党组织签订《党建联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将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合作互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在金融扶持乡村振兴中,农商银行必须加强与政府、与各经济体的密切联系, 通力合作,共同做好金融扶持工作。富阳农商银行在富阳区财政设立的2亿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基础上,放大5倍提供10亿元信贷支持,专项用于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消薄、低收入农户的扶持以及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至2019年8月末,已发放“消薄贷”108户、金额1.39亿元。1~8月减费让利超4000万元。此外,还联合区农合联、农信担保公司签订“三位一体”党建联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党会联动、党员走亲、党建帮扶”等机制,深入推进“三位一体”改革,推出“T+0”转贷模式,有效降低农合联会员的财务成本。至2019年8月末, 已为70家农合联会员单位发放“农联贷” 共2.97亿元,会员担保贷款23笔、金额1835万元;转贷7笔、金额985万元。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第一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也需要通过创新提供新动能。农商银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精准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富阳农商银行积极融入浙江省政府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与区市场监管局合作,推出营业执照代办实时制。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合作,实行不动产登记银行网点办理。与富阳公积金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承办公积金委托贷款。与区人社局签订“社银合作”协议,推出“社银合作”2.0版。首发“浙里贷”线上贷款产品,并且利用手机银行“丰收互联”用户及技术优势,实现与公安、卫计、法院等多部门财政非税类缴费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乡村振兴农商行大有可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加速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将持续提升。农村市场前景广阔,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浙江的农商银行要紧抓关键环节,真正打造一家做业务最实、与民企最亲、离百姓最近的银行。

  聚焦“金融强村”工程,全面增强消薄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赢“消薄”攻坚战,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当前乡村金融供给不足,尤其在金融融资、融智和信用中介等方面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短板。以富阳农商银行为例,扎实推进薄弱村消除行动,持续为全区薄弱村进行“输血”;深化与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合作,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乡村振兴转贷专户” 作用,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富阳农商行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5倍放大“活血”;加强村级“三资”账户规范管理, 实现村级存款有效增值,提升对薄弱村“补血”能力。至年末,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争取达到90%以上,“农” 字系列贷款增量不低于年度信贷增量的50%。

  聚焦“融资畅通”工程,全面调高普惠亮度。今年2月20日,浙江省提出要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推动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取得实质性突破。以“三服务”“走千访万”和“党建+金融”普惠大走访为契机,注重走访实效,分层分类建立企业支持类、帮扶类、关注类“三张清单”,优先保障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做实小农户和小微企业建档评级、普惠金融签约、整村授信等基础性工作,普惠建档率达到90%以上。加强乡镇(街道)挂职干部和金融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及时掌握消薄除弱立项情况,有效落实项目贷款资金。发挥农商银行独特优势,主动参与“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为村民发家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聚焦“金融创新”工程,全面提升服务速度。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农村融资需求呈现多元化、快捷化、智慧化等特征。农商银行也要根据农村新变化,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要积极融入浙江省政府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广“普惠快车”技术,通过发放手续简便的“农创客贷”以及纯互联网贷款产品“浙里贷”“e 闪贷”等,大力支持农村创业青年、大学生农创客、农业科技人员等创新创业。加快推广“好家风贷款”“丰收亲情贷”等信用贷款,让“好信用”成为百姓获得贷款的“绿色通行证”。加快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质押贷款,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聚焦“三位一体”工程,全面扩大合作广度。2006年浙江省实施了“三位一体”合作组织的尝试,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与供销社、生产合作社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合作方式,尽快形成具有生产、供销、信用等多种服务功能的为农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地方资金支持作用,例如富阳区2000万元“区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创新推广“T+0”转贷模式,为农合联会员提供批量授信和“二免二降”优惠服务。探索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粮农贷等产品,降低农户因还贷带来的成本和压力。与供销社共建共享服务网络资源,搭建集50个丰收驿站和10个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二合一”支农惠农服务网络,以“农合联+银行+电商平台+农户+基地”模式, 深化农特产品、丰收互联、智慧农资等方面合作,提供“从田间到舌尖”的助产、帮销、金融等全产业链服务。

  以金融科技为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能力。在数字浙江背景下,加速数字化转型,打破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普惠金融的智能化和可得性,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数字动力和金融活力。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利用线下网点、人员优势,不断夯实零售基础客群,将服务全面融入社区治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全面连接每个家庭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 服务更多的县域客户。内部的数字化转型,从提升客户便捷度、减轻客户经理工作量、提升营销效果等角度入手,持续探索适合的数字化转型应用。运用数字化风控体系,守住普惠金融的风险底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于扎根农村服务本土的定位,农商行(农信社)在金融服务地方發展的战略下,做好地方产业转型的辅导员,当好地方产业发展的参谋者,将成为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的生力军,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擦亮农信“金名片”!

  丁松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