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
  • 发布时间:2020-02-12 10:19

  软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软件、硬件都至关重要。但根据中国的特性来说,发展软件更有利,一方面巨大的内需市场支撑强大的软件产业,另一方面我国有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以及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支持。

  软件产业有基础性、战略性,软件技术和软件人才有通用性、带动性。软件技术已渗透到几乎所有信息技術之中,软件人才在网信领域的高技术企业中,比重往往超过七成。倪光南表示:“‘软件定义世界的趋势反映软件技术无处不在,软件人才无所不能。”

  软件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成为智能制造业——例如宝马7系列汽车内置的软件超过2亿行代码,波音787客机中的软件代码超过10亿行,传统产业巨头都在竭力发展软件产业,软件正使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足以证明数字经济时代,软件是重要驱动力。

  同样,软件也将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所有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软件都占有很大比重。

  目前中国的软件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近年来软件产业增长速度快、体量大。“2000年至2018年,中国软件产业从560亿元规模增长到现在60000亿元的规模了。”倪光南认为,中国软件产业布局全面,其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但不应忽视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领域的短板,我们应当利用人才优势和开源软件的新模式提升竞争力。

  中国优势: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资源。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达855.7万人,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10%,仅次于美国;而在人才存量上,则优于美国:2017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人才存量巨大。且在人才资源中,软件人才的比重越来越大,相关从业人员存量大、增量大;在人才质量上,目前软件人才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9%,且持续上升。

  倪光南认为,中国的软件业存量人员将会超过美国,这源于中国的人才成本低、效率高、发展速度快。发展软件产业,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中国软件人才资源优势。

  中国的软件人才成本低(2017年IT员工平均薪酬为13.03万元)、人才勤奋度高、人才创新性及研发效率高,具有较大优势。但中国软件人才也面临着工作规范性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足、英语水平较差、担任跨国企业高管的人才较少等劣势。

  图1 软件产业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从软件开发成本来说,以中美软件开发效率(性价比)作比较,在我国100美元能够拿到约22行代码,在美国100美元则只能拿到约16行代码。这个价格拿出来肯定比美国便宜,因此我国软件开发性价比很高、优势明显,从业人员的相对工资水平(人才成本)不高是原因之一。

  到2025年中国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人口优势会反映到工程师红利。倪光南认为,在软件人才培养上必须大力实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人口红利转变到工程师红利。人口红利的转变源于我国在软件研发方面投入很大,仅次于美国。我国的专利技术体量在世界也处于前列,特别是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专利,中国占比更大。因此我们要充分培养软件人才,培养更多的工程师,带动我国整个数字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很快就能够看到,中国在软件工程师方面占据的优势。

  开源软件:有助于软件行业发展

  倪光南认为,开源软件已成为软件业的主流,将促进软件业开放创新,从业者应该努力提高对开源的贡献度。据Gartner 预测,到2015年,85%商业软件会使用开源软件,到2016年,95%主流IT企业或组织将直接或间接在其关键业务系统中使用开源软件。虽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开源软件和专有软件将会长期并存。但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开源软件的发展甚至更快,主要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其服务基本上都基于开源软件平台。同时,将软件业成功的开源模式推广到硬件,开源芯片应运而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0年发明了基于广泛使用且标准十分宽松的BSD许可证(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License),用户可自由免费地使用RISC-V进行CPU设计、开发并添加自有指令集进行拓展,自主选择是否公开发行,或商业销售,或更换其它许可协议,或完全闭源使用。

  它有什么好处呢?完全开放,CPU芯片在市场上站得住的指令集架构只有两个,一个是英特尔的AMD,可惜拿不到授权,因为它垄断了桌面和服务器领域,罕有对外授权,且很难自主可控。另一个是ARM的指令集架构CPU,在移动和嵌入式等领域占垄断地位,很多公司花费数百万到数亿元费用向ARM购买CPU许可。现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推出了一个开源模式的芯片RISC-V,它完全免费、完全开源,任何企业都可以使用这个开源芯片,贴上自己企业的商标就可以商业化,前提是必须标明来自于RISC-V。这样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硬件行业,开源反而更加促进了行业快速发展。

  RISC-V的优势有四个:

  设计优势。免除授权费用和知识产权风险的完全开源免费,这是RISC-V存在的主要意义。传统的芯片设计有时需要上亿研发费用、投入上百人的团队和花费大量时间,使得中小型科技企业不可能承担芯片研发,被迫只能使用市场上已有产品,既造成了芯片市场的绝对垄断,又丧失了发展的主动权;而开源芯片设计可以将芯片设计门槛大大降低,甚至于3-5人的小团队在3-4个月之内,只需要几万元便能研制出一款有市场竞争力的芯片,十分适应于中小企业创业,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有效促进芯片产业的繁荣。

  技术优势。RISC-V指令集在最初设计时其研发团队就明确表示要追求检阅,丢弃历史包袱。目前成型的技术代码集小、支持模块化,性能十分优越,能够满足从微控制器到超级计算机等各种复杂程度的处理器需求,支持从FPGA、ASIC乃至未来器件等多种实现方式。同时能够高效地实现各种微结构,支持大量定制与加速功能,并与现有软件及编程语言可良好适配。

  市场优势。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场景下对于CPU需求日益碎片化,嵌入式应用前景广阔,低功耗、低成本和订制化需求越来越大,这使得RISC-V的精简、低功耗、模块化和可扩展的优势与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十分契合。

  管理优势。最初的RISC-V指令集是20世纪50年代,因而大多数专利早已过期,在商业化和开源使用方面不会存在大的专利壁垒和成本问题;另外,RISC-V由2005年成立的基金会管理,这是一个非盈利的中立机构和开放社区,主要负责日常维护RISC-V指令集标准手册与架构文档,参与RISC-V相关规范地制定和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发展。基金会采取会员制管理,目前共有上百家会员单位,中科院计算所是发起和审计会员,阿里、华为是白金会员,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RISC-V社区的交流和创新,形成生态系统,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打破芯片市场的垄断。

  未来,希望在数字经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领域,都能够采用RISC-V的新架构模式,以低门槛吸引更多从业人员加入到行业创新的道路中,更大的推进产业发展。

  (本文根据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速记整理,内容未经本人确认)

  倪光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