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群岛本是我国传说中隐匿于东海之上、仙人“以虹为丝,以月为钩”悠然垂钓的地方,然而却被一次次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据日本史料记载,登上钓鱼岛的第一个日本人叫古贺辰四郎。1884年,福冈商人古贺辰四郎登岛后发现这里有大量的信天翁栖息,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要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
这一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申报》刊登了一条“台岛警信”:“《文汇报》登有高丽传来信息,谓台湾东北边之海岛近有日人悬日旌于其上,大有占据之势,未悉是何意见,故录之以俟后闻。”
此消息经媒体刊出后,日本政府不敢轻举妄动,古贺辰四郎的开发申请也未获批准。冲绳县令西村舍三在9月22日给内务卿山县有朋的报告中写道:“自古以来,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钓鱼岛是本县之所称之处,而且与本县所辖之久米、宫古、八重山等岛屿接近,是一无人岛,但要划为冲绳县下属,目前尚有困难。我怀疑与《中山传信录》中所记载的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是否同一岛屿?如果是,那么清国不仅已派出过册封旧中山王的使船,而且还给各岛起了名称,成为航行前往琉球的航标,总觉得不妥。”
1893年10月,即甲午战争爆发前一年,慈禧太后下诏将钓鱼岛赏赐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采药用地。盛尚书没能在钓鱼岛采多久的药,钓鱼群岛即被日本窃取。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借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竟通过所谓“决议”,将中国领土钓鱼列岛划归冲绳县管辖。自此,从前默默无闻的钓鱼岛为世人熟知。
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从重庆飞赴埃及,参加开罗会议。会议期间,罗斯福两次提出战争结束后将琉球群岛归还中国,蒋介石却坚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打响,美国迅速改变了对中日两国的政策。1951年,日本将钓鱼诸岛连同琉球群岛交由美国“托管”。1971年,美国再将其“归还”日本。两个对钓鱼岛并无主权的国家间私相授受,竟完全无视土地主人的意见。
1969年5月,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日本没法淡定了,决定先下手为强,当月就派工程队在钓鱼岛设置主权标志,此举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自此,全球华人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序幕。
1971年,台湾大学生发起“保钓大游行”,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散发传单,高呼口号。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就是当时正在台大念书的马英九。1996年9月,香港人陈毓祥等17位“保钓”组织成员,乘“保钓号”驰抵钓鱼岛,准备登陆拆除日本右翼组织设立的灯塔及日本国旗等标志。因遭到日本自卫队巡逻艇拦阻,陈毓祥率领5位突击队员穿上救生衣,跃身入海游向钓鱼岛。因脚部被绳索缠绕,陈毓祥溺水牺牲。2003年6月,中国大陆民间也开始组织“保钓”运动。2010年9月,我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相撞,我方船长被日方扣押17天,这一事件再次掀起了“保钓”运动的新高潮。
(郑海利摘自《读者·原创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