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会需要放水养鱼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中国品牌日,推广,需求
  • 发布时间:2020-07-14 09:47

  5 月初举办的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是疫情后第一个举办的国家级会展活动,也是第一个在线上举行的国家级会展活动。该项目的承办单位——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也舟以此活动为例向记者阐述了线上展览的价值和意义。据他介绍,本届线上版的中国品牌日集合了虚拟展馆、平台聚集以及云上功能(如云逛展)三种功能,可以进行线上销售、参观洽谈等活动。他认为,线上展会是对线下展览的补充。“目前业内都在探索如何办好线上展,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展会而言,线上展览的价值和意义是不一样的。”骆也舟认为,对于 B2C 类的展览会而言,由于线上展会打破了线下参与人数的限制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参与。比如一些已经在线上召开的会议,由于成本下降(不用考虑交通住宿等支出),线上参与的人数超过线下会议的人数。然而对于 B2B 类的展览会,线上展览尚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尤其需要在加强推广和配对活动打造上多下功夫。

  骆也舟认为,对于 B2B 型展会,线上展览有三个方面是无法取代线下展会的:社交功能、体验功能、厂商考察。线上展览功能复杂化之后对网络的需求更高,如果观众期待值过高会产生心理落差。网络 3D 技术虽然能模拟产品和场景,但是通过 VR 等智能设备观看与现场观看实物的感官差距很大。这些都是线上展会的短板。

  对于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线上展会而言,在推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作为线上展会的操盘者,骆也舟认为线上展会存在以下难点:一是展商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不高,需要加强普及。他指出,一些大型展会有很多中小制造商企业对于线上展览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认知,参与能力不足,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参与线上展会是个难题。二是大量观众参与对于云端技术的要求提高,需要大量投入。对于线上办展来讲,如果仅仅是上传模型相对简单,但是要做好配套的活动创新则比较难。三,专业观众的服务体验待提高。对于专业观众参与线上展会的满意度目前还缺乏调查分析,如何更好地满足专业观众尤其是国外观众在时差、语言等方面的特殊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谈到线上展会的盈利模式,骆也舟指出,短时间内线上展览要实现盈利比较困难,有人做过相关统计,线上展览的收入只有线下展会的十分之一。展商对线上展览的接受程度还在培养阶段,这个阶段展览主办方需要加大投入“放水养鱼”,但是线上展览最终是能够实现盈利的。线上展览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来自展商和观众,主办方可以通过平台搭建费用、网络宣传费用、线上平台会员费等方式增加收入。线上展览能否实现盈利取决于展览平台的价值,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线上展览就能够实现盈利。

  骆 也 舟 提 到, 通 过 前 期 的 一 系 列策划和组织,线上展览是能够实现成交签约的。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打造的线上平台,可以让B2C 类展会链接到商家在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店铺,促成线上成交;而 B2B 类展会通过直播间配对形式也可以实现少数的签约意向。骆也舟强调,线上展会主要是作为线下展会的辅助,成交主要还是要依赖于线下实体展会。

  此次疫情成为线上展览发展的契机,骆也舟认为,疫情结束后线上展览并不会因此被搁置,原因有三:第一,国家重视鼓励创新展览形式,线上展会是国家认可的发展方向;第二,大部分展览主办公司经过此次疫情,吃一堑长一智,会加强在线上展览方面的探索和尝试;第三,国际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国际性的展会项目考虑到境外客商的需求和展会安全,不会完全放弃线上展会。

  陈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