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储备才能保障粮食应急供应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疫情,关注,奇迹
  • 发布时间:2020-11-06 15:17

  今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各方面关注。这里就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粮食应急安全供应保障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仓库里有粮,供应链畅通,才能有效应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粮油食品市场稳定,没有发生食品供应安全保障问题,也没有出现明显涨价排队哄抢现象,这在14亿人口的中国,可谓奇迹。

  相反,一个口罩,就被炒得人仰马翻。足见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储备物资的重要性。

  生产和储备是粮食应急供应链上两个重要节点,关系密不可分,確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应急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但单从粮食应急保障供应角度讲,二者的重要程度明显不同,也分主次。突发公共事件下,充足的粮食储备、畅通的供应链则显得尤为关键。忽视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就是无源之水。但粮食生产代替不了粮食储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安全应急保障就无从谈起。生产和储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两条腿和两只手,缺一不可。

  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家粮食储备充足,为粮食应急保障供应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突发应急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而粮食生产是要受生长周期限制的,正在生长还没有收获入库的粮食是无法拿来应急的。反过来说,当突发应急到来时,再去强调粮食生产也是徒劳的,粮食不比口罩,等生产出来恐怕应急事件早已成为过去了。粮食安全保障供应工作功夫在平时,决不能仅仅依靠抓好应急这一时。加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就是要把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做在平时,正常情况下,只有确保生产和储备两不误,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出问题。

  合理规划粮食储备规模与布局

  “十三五”期间,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强调粮食安全“大粮仓”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部门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轮作休耕和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和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生产发展质量逐年向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充足的粮源和储备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压舱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你试想一想,如果不是国家粮食满满地储存在仓库里,如果不是群众过年家家户户存有充足的粮食,如果不是粮食流通部门和相关涉粮企业在抗击疫情中坚守岗位不停产断供,及时迅速开工复产,全国粮食市场能如此平稳、不出问题吗?没有粮食实物储备做保障,遇到应急关键时候手中没有足够粮食,粮食生产抓得再紧,长在地里的庄稼,远水不解近渴。

  站在国家总体安全战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统筹考虑粮食生产和消费、流通和储备,实行“储粮于技、蓄粮于地、存粮于农、藏粮于库”的粮食安全储备措施。存粮于农指农户(或种粮大户)所存粮食,是让农户手中不仅存有口粮和余粮,还要临时存放一些粮食待价而沽,尽可能卖个好价钱(起码要高于政府确定的最低收购价),这是农户参与市场粮食定价的资本。农户存粮期限论月不论年,贮存周期一般都不会超过13个月,新粮上市前,广大农民就会卖掉陈粮。储备库藏粮期限则论年不论月,贮藏期限一般不低于两年,出入库周期一般在两到三年,轮换周期时间越长才越经济越划算。

  江苏省新海粮食储备直属库,交售夏粮的大货车在卸载一批小麦。图/CFP

  粮食流通部门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在保障供给、稳定市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突发公共疫情下,粮食流通领域充足的粮食储备和健全的运行流通调节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粮食流通部门要努力完善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切实管理好使用好粮食储备,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和布局。重视粮食生产决不能轻视粮食储备,即便是产粮大县也不能因为粮食年年丰收就拒绝建立粮食储备。

  至于如何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规模,则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所谓的储备规模不小于“销区6个月、产区3个月、自平衡区4个月”的口粮销量,仅仅是个大概念,具体储备规模大小,除了看国际通行惯例以外,还要结合各地产销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粮食生产情况不同,产销供求关系不同,政府应急储备粮规模和管理办法也不尽相同。实行粮食安全地方政府首长负责制,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在确定粮食储备规模和吞吐轮换管理办法上,允许各地方有各自的特色和差别,不能搞一刀切。政府储备粮规模大小应该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考虑产销比、库销比、自给率和财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政府的储备粮规模,并结合储备粮特点实行差别化市场化的轮换调节管理机制,形成市场化取向的自主决策的多元开放的储备粮经营轮换调节管理体制。

  粮食安全的“藏”“蓄”之辩

  “藏粮于地”的“藏”,本意应该是蓄藏、蓄水、蓄墑、储蓄的“蓄”,而不是指实物贮藏的“藏”。蓄有蓄势、蓄谋、蓄力、积蓄之意,也指非实物的抽象的“藏”,比如:蓄谋已久、蓄势待发。土地休耕和轮作就是有计划储蓄地力、增加肥力,期望来年庄稼丰收。“藏粮于地”在这里藏的不是粮食实物,而是生产粮食的地力肥力和生产能力,这种“藏粮”无法解决公共突发应急保障供应问题。对于休耕轮作这种情况用“藏粮于地”来表述,明显不如用“蓄粮于地”更确切更形象。在这里用“蓄”字,从字形意上来说,是取田上有小禾苗之象,蓄通畜,畜有“生”“养”之意,有生长之性状和形象,正好符合粮食作物的种植生长过程,休耕轮作就是“蓄粮于地”,合乎常情常理。

  “藏粮于技”的“藏”应该是储藏的“储”之意,是抽象的“藏”和储备的意思,粮食生产和贮藏储备都需要技术,粮食生产技术特别是种子的繁育等既需要及时更新换代用于提高粮食产量,又需要不断研究储备升级新品种新技术,做到创新不断、有备无患。先进的储粮工艺技术能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储粮损失。无论粮食种植生产环节,还是粮食流通贮藏储备环节,都需要科学技术做支撑和保障。

  因此,我认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重视粮食生产而提出的战略宣传口号,对粮食流通和储备部门来说,更要慎重对待,并认真分析研究、加深理解。

  首先,分析各地方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某个地区局部可能不生产粮食,但这并不是关键的,关键重要的是粮食的消费是必须的,当地不产粮就得从外地调粮来储备,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若在这样的地区高呼“藏粮于地”,有没有觉得很虚假很可笑。我国粮食销区和自平衡地区人口占绝对多数,产粮大省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也常常受到经济发展速度和调整结构质量的影响和制约。全国粮食生产并不充分,也不充足,粮食产销紧平衡状态将长期存在,确保粮食总产量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线之上一刻都不敢懈怠。正常年景,我国粮食口粮自给率在1.0以下的省份可视为销区,自给率在3.0以上的可视为产区,自给率在1.0~3.0之间可视为自平衡区,自给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省份可视为主产区。以此为标准,全国粮食主产区从2016年起,已由13个左右减少到11个左右,主产区省份仅占全国省份的三分之一强,主产区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主产区粮食供求自平衡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个别省份还会继续成为自平衡省份,能够调出粮食的主产区省份和调出数量均有减少趋势。当前,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已经造成局部地区一些土地撂荒现象。从全局来看,土地本来就紧张,粮食产能本来就不足,农民本来就不愿种地了,却还要搞休耕轮作、藏粮于地,似乎是不合时宜,也不合逻辑。

  其次,分析把握“藏粮于地”的真实含义和作用。“藏粮于地”容易淡化和麻木粮食实物储备的重要性,给人的直接感觉就是重视粮食生产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大的储备规模,生产充足了也可以少花钱储备粮食;甚至有些地方有些人就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是产粮大县,地方政府根本不需要建立粮食储备,即使搞储备,规模也要尽可能地小;甚至有人觉得储备粮管理轮换又操心又花钱,体制机制运行难,还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和腐败案件,不如不搞或少搞;也有人崇尚“用票子说话”,他们希望财政资金用在所谓的刀刃上,即用到“地”里和“技术”上,进而轻视粮食实物储备,忽视储备粮经营轮换。

  再其次,要加深对“藏粮”一词的理解。“藏粮”一词展开说意思就是“贮藏粮食”或“粮食贮藏”。严格来说,临时短期存放是称不上“贮藏”的,一说到贮藏,马上会想到仓库(罐)和贮存的品种数量。贮藏是需要特定容器或设施的,一般是有一定贮存期限和保管条件要求的,是以满足长期备用为目的、积极主动的贮存行为。藏粮于地同样很容易让人们和粮食储备联系到一起,基本上会和粮食库存量相提并论。

  关于藏粮于地的认识和误解,现实工作中还不只这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些重生产轻储备言行,或者是重流通轻储备、轻生产,都是片面的。但基本上都表现为以生产的重要性替代流通储备的重要性,从思想认识上模糊和混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概念,忽视粮食实物储备的重要性、必要性。

  毫无疑问,休耕轮作可储蓄地力肥力,提高巩固生产能力,但地力肥力并不能等同于粮食,不能直接拿来食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调了“地”和“技”的重要,有利于重视和加强对农业投入,关注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种粮食的经济效益和种粮积极性,站在粮食主产區角度来说,藏粮于地还是基本可行的。但这种提法对粮食销区和自平衡地区尤其是不产粮的地区就意义不大或没有意义,有些方面甚至是有损害的。即便是主产区,从基层粮食流通和储备工作实践来看,这种提法也会给地方造成认识上的误区,或者被不想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地方粮食安全储备的地方行政领导任意发挥、自由裁量的理由和借口。从落实突发应急实践来看,没有落实足够的粮食实物储备,也会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落实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粮食安全应急供应保障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站在粮食生产角度上来讲,若一定要宣传土地和技术的重要性,还不如就叫成“蓄粮于技、蓄粮于地”,或者是叫“储粮于技、蓄粮于地”,从字面上避开“藏粮”一词,可以减少一些人误把“藏粮”当作“储备粮”来理解,减少歧义,让“藏粮于地”回归本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贾谊《论积贮疏》一文早就奠定了国家粮食储备文化理念。站在粮食流通储备环节,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建议叙述为“储粮于技、蓄粮于地”,是感觉运用“储”“蓄”二字比用“藏”字更确切、更形象、更准确,可以更加精准深刻地理解把握“藏粮于地”的内涵。把“储粮于技”叙述在先,就是要把科学技术挺在前,也更能体现农业和粮食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任伟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