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来源:西部论丛
  • 关键字: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发布时间:2020-12-17 16:18

  摘 要: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针对挑战,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促使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走出困境,赢得机遇。

  一、新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新媒体可划分为广义的新媒体和狭义的新媒体。“广义的新媒体主要是包括大量新兴媒体,指的是依靠互联网、移动数字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狭义的新媒体指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主要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以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为终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信网络增值服务等传播媒介形式)。这两种新媒体又可以统称为网络媒体。”[1]本文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

  (一)新媒体具有高度便捷性。传统媒体大多采取线性报道,辐射的范围狭窄。但新媒体的报道形式呈现为网状,辐射范围较广,受众群体较多。用户可以在一个城市之内或者跨越许多国家进行信息互通、共享信息,达成目的。此外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信息储存功能和快速检索功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存储和内容检索。便捷的传播形式使得大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就让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便利。

  (二)新媒体具有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依靠写信、打电话等信息互动的方式,主要倾向于单向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由信息发布者向信息接受者传播信息,信息接受者较为被动,不能实时有效地反馈意见和信息,这种单向、静态的信息传播因此不具有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双<向的,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这主要体现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3] 这样一来,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就变得更为快捷。信息接受者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发表微博等新媒体方式,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更好地互动、交流。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遇。

  1. 拓宽了培育的渠道。新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极速扩散性和高度便捷性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培育的渠道更加宽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共享,为培育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可以让人们迅速、准确地了解信息,提高培育的效率。新媒体这种新兴平台,可以使对话主体在同一个时空,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这样有助于把培育者有意的教育转化为受众的自我教育与学习,从而提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效性。2. 增强了培育的互动。传统的培育形式主要是依靠课堂和书本,教师扮演培育者的角色,培育手段大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信息的传播较为单调,更多局限于“照本宣科”。培育者和接受者仅仅是一种传输与被动地接受,这使得培育形式变得更为死板和狭窄。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理念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培育者和受众之间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这就改变了在传统的培育过程中受众只可以被动地、单一地接受培育者理念的这种单调的模式,这也能使一个培育者可以对应多个受众,大大提高了培育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培育深入人心,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挑战。

  1. 培育的主旋律受到挑战。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例如课堂教授、课下交流、课外宣讲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控制性。培育者可以根据培育目标选择相应的材料和书本讲授特定的培育内容,促进受众思想的思想转变,行为落实,这样可以使培育目标最大化的落实。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控性差。便捷的传播方式让不同地区、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年龄的人群可以同时发表言论,使得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凸显。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随着新媒体用现在大众面前,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调也会趁机出现,并借助新媒体大肆传播。这对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转折点的大学生们十分不利,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容易被大量的不良信息所迷惑双眼,做出违背主旋律的抉择,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顺利进行。2. 诚信品质培育遭到挑战。传统的培育方式采取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培育者和受众可以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遇到问题也可以当面解决,这样就避免了二者之间产生违反诚信的问题。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和品质的重要方面。但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多数人倾向选择以新媒体为依托,在网上交流,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交流的两个人可能都选择匿名交流,对自己的言论都不负责任,这就会使得处在转折期的大学生发生道德弱化、言论不当、逃避责任的现象,从而引发诚信危机。

  三、变挑战为机遇,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一)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下,要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必须创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利用新媒体的高度便捷性的特点,允许多种声音存在,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参与进来,营造积极宽松的网络氛围。但是必须抵制不和谐的声音,反对和剔除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因素,积极勇敢地做出抵抗。这样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才能更好的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能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赞赏,并努力提升自我。

  (二)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政府必须担负起统筹决策、宏观管理的职责,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监管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对信息的过滤严格把控、对信息进行适时地跟踪、对信息的源头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有害信息要及时删除、纠正;建立网络信息中心、培训网络信息管理员,引进技术人员和专家等,控制信息过滤、对信息进行监督、清扫信息源头、为大学生创建一个科学、有益、健康的网络环境。”[3] 这样的监督的过程中,大众可以针对监督的情况和结果进行有效地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和发展中对新媒体进行监督和整治,使大学生有一个完善、健康的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培养大学生自我完善意识和能力,做新媒体的主人。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网络和新媒体所束缚,使他们成为网络的“奴隶”而非“主人”。当大学生在运用新媒体的同时应该经受诱惑,坚决抵制过度依赖网络进行生活和交流。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规划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争取做网络的主人,正确地选择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把新媒体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具和提升自我的加速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