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县委书记的心里话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县委书记,学者,背后
  • 发布时间:2011-01-25 13:40
  作者的乡村调查得到河南省穰县县委书记的大力支持,这位县委书记向她描述了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其对中国县域经济有独特的认识与思考,对改革乡村现状作出的努力,可以管窥当下中国县级官员面临的乡村难题和解决之道

  文|特约撰稿 梁鸿

  穰县委书记最早是乡村民办教师,是一个具有人文气质和知识分子情怀的学者型官员。因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对乡村问题、政策与民生之间的矛盾都有非常独特的体会和见解,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中原人特有的文学情结和励精图治的抱负。这里的城区改造,生态经济,村庄整治,四加二工作法,不但改善了整个穰县的外在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参政意识,从最根本上讲,也使得农民的生活观念慢慢走向现代化。

  但是,现实的积弊太深,每一种想法落实到实践上,都有种种的变形,这些都使得他的许多想法被架空。许多项目、设想、规划在各种力量的牵制下,会变得面目全非。但是,穰县县委书记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按他的话说,一项一项,一步一步地做,总会有效果。

  (以下为县委书记的自述,标题为编者所加)

  县委书记治理农村 不能理想化

  当前的宏观政策,再加上基层的把握,一下子解决了农民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改变了农民的状况。多年来我们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能够有条件逐步解决了。我讲过一个观点,新农村建设不能理想化。不能一讲新农村,就给农民在脑子勾画一个欧式别墅,蓝天白云,出行有车,干干净净,这样一种模式叫新农村,这容易理想化。理想化带来的问题是急于求成,我们在农村工作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理想化。

  新农村既不能理想化,也绝对不能随意化。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是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五句话的前提是生产发展,接着是生活宽裕,看起来很宏观,但又很具体。中央为什么这么规定呢?就是不想给新农村定一个具体的标准,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有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干啥后干啥。理想化容易形式主义,随意化就容易感觉遥遥无期,放任自流,不知道抓啥,结果是像歌词里说的,“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农民享受不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现状入手,具体地一项一项地抓起,让农民感觉到具体的改变。

  先抓住农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用电、吃水、行路,村容村貌,一项一项地干。不可能设想农民富裕到一定程度再去做工作,因为永远是差异性发展,过去即使不提新农村建设,村里也总有一部分人过得比较好。但是,不抓村庄基本设施,不抓生存生活条件改善,那是小楼盖到泥潭中,村里没路,房子再好,还出不去门。

  目前正是农村变革的关键期,也是农民的修复期。在这种大转折下,农村的文化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带来新的情况:第一,农民的孩子上大学无望,不像80年代那样拼命上学,只要上学,就可以进入到城市,现在上学没有出路,没有多大用处,感觉上到大学与上到高中差别不大,尽管升学率高,但孩子上学的意愿还是不高。第二,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第三,越来越多的新的信仰危机,宗教信仰很迷茫。第四,打工者越来越不适应外面的世界,劳动力培训较差,农民得不到系统的技能培训,所干的仍然是最低级的活。第五,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差。第六,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干部的素质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干部与老百姓的感情有所修复,但是,这种修复是靠好的宏观政策得来的,再过几年,干部素质如果不提高,没有新的理念、新的思维,驾驭农村新的现实,仍然会有危机。

  同时,在新的政策下,基层村干部的任务很多是落实中央惠民政策,是给农民发钱,这极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可能会造成新的贪污方式,引发农民新的不满和社会矛盾,譬如把低保用在自己亲戚那里,或虚报名额。这种带有公共福利性质的事情,干部容易把好事办走样,处事不公,引发农村矛盾新的热点。

  如果乡村发展好了,农民不用离开家乡也可以达到城市化的生活,也会解决大城市化的问题。我认为,城市化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就业、收入方式的城市化才叫城市化。能用抽水马桶,能洗澡,出门能用车,这是城市化。现在,新农村整治,路也通了,下雨也可以出门,门口就有超市,有自来水管,有太阳能,洗澡的问题解决了,走亲访友也很方便,他生活的方便程度舒适程度不亚于城市的生活,所缺乏的就是信息的问题。在若干年后,这些信息不畅通的问题解决了,你住在乡村有什么不可以?

  文化像一个橡皮墙,用刀子戳才能戳破

  乡村文化,村庄生活场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简单地说,文化就是习惯,文化具有一种固化效应,有一种锁定功能。把习惯、习俗哲学化,就是宗教,把习惯伦理化、抽象化、虚化,就带来宗教、艺术、文学。人与人之间的习惯固化之后就是文化。越凝固的地方排他性越强。地域文化形成以后,游离于现代生活之外,这是一种固化效果。

  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实际上是两大冲击,一是沿路盖房,对原来村落结构形成冲击,这就必然会带来对村落文化的冲击。过去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我们那里有句俗语,“碾磨齐全,房后有个竹园”,那种农耕式的生活,筐子筛子都可以自编,一切齐全,可以自足。村落结构形成互助文化,协作文化,互相周转,邻里之间虽然也为宅基地闹矛盾,但长期集聚在一起形成一种互助文化,在摩擦中互助,共生文化。后来,富起来,沿路盖房子,带来的结果就是村里的公共设施不能共享。还有就是传统东西的丧失,过去你借我一个东西,隔个墙头就可以递过去,这些慢慢都没有了,形成很多空心村。所以这几年下大力气改造村庄,村里道路畅通,下水道打通,搬到外面的农民又回来,主要是方便。第二,因为就业方式的变化带来家庭结构的散失。老少问题,中国文化潜在的东西隔代亲,爷爷对孙子是溺爱式,不是一种管教式,父母情感的长期缺失对孩子的成长都形成不利,这又是对传统东西的冲击。且不说外来要素的冲击,就这两个问题对目前农村文化带来一种可把握上的难度。过去凤凰卫视来拍片子,我说过一句话,唯有文化无敌。文化有一个很强的东西,就是锁定效应,美德如此,劣习也如此。比如说沿铁路的一些村落,个别农民盗窃,扒火车,为这不知道抓多少人、判多少人,但是还扒。道德堕落也形成一种习惯,也会越来越固化,最后形成文化。文化像一个橡皮墙,用刀子戳才能戳破,用石头打,打轻了,它是一个窝,打狠了,慢慢可能还反弹过来,打住你自己,最后,都又慢慢平复了。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个教育不光是指学校教育,实际含有道德教化、传统文化缺失的意思,没有抵制住西方的思想,各种封建的东西又都冒出来。

  农民说了不算,时间长了肯定政治冷漠

  譬如太阳能的引进,发生在农民的身上,这是一个生活质量的重要变化。学会洗澡,这是一个很大的农民心理变化。抓茶馆建设,村村通,把农民带进现代文明生活。这是潜移默化的东西。从农民的脚下,房前屋后抓起。起码对村落的传统文化结构、生存方式的改变是一个保护和发展。基层干部要有责任感,要把现代文明成果一项项引给农民,应该定格在能力建设上。就农民生活而言,不能说农民落后,电话,手机,电视,都有普遍性,现代文明元素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民的生活,随着农民接受信息量的增多,农民的视野在不断地扩张。但是,作为一个自然人,他的能力在往哪个方面发展,这是应该重视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往三个方面发展:第一,就业创业能力。现在农村教育应该侧重于职业技术教育,不应该只随着大学教育走,农村教育边缘化,应该去学具体的职业技术。第二,能够融入现代生活的能力。一方面农民收入低,另一方面有收入的农民不会消费,不知道怎么去适应现代文明生活。《新结婚时代》反映出城市对农村的普遍看法。农村大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是:你真农民。这是文化上的断裂所形成的城乡差异。第三,提高农民政治意识,保护政治权利的能力。农民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应该要捍卫,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诉求权,常被基层干部看作是捣乱,钻牛角尖。

  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力求想使基层干部用新的方法新的模式新的思维去应对新的问题。基于此,穰县推出“四加二”工作法,现在中央也认可了,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农村推广。“四加二”,就是四议两公开,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规定一个程序,农村的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过四个程序:一是党支部提议,二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商议,三是党员大会审议,四是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所谓二,决议结果公示,执行结果公开。

  从实践意义上讲,“四加二”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它让基层干部学会协商和妥协。在协商基础上的妥协是民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主的基础。第二,使基层干部学会程序决策,没有程序,就没有民主。第三,普通老百姓,学会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的利益服从多数人的利益。它使基层干部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理念,使普通老百姓增强了大局理念,学会把大局意识、公共理念纳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也保障了村民的参政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公共事务的决策参与当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

  农民说了不算,时间长了肯定政治冷漠。当一个集体的一分子在集体当中没有地位,不能够参与公共事务,他就会冷漠。当他认为他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就会积极的。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文化像一个橡皮墙,用刀子戳才能戳破,用石头打,打轻了,它是一个窝,打狠了,慢慢可能还反弹过来,打住你自己,最后,都又慢慢平复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