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少年”

  操作这期封面之际,正值全国中小学校开学。9月1日晚8时,按教育部门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及家长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开学第一课》播出。这是一档由央视和教育部合作的大型节目,自2008年开始于每年新学年开学时播出。

  今年这档节目却激起家长众怒。首先是延迟13分钟播出,虽因新闻节目超时导致后续节目顺延,但开播前的商业广告长达十几分钟,且多为课外教辅类广告,这显然与教育部门整治课外培训、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背道而驰。而节目中穿插的表演,又请来主导了娱乐头条的 “小鲜肉”—家长们对这类传统男性特征不强的少年偶像,更是纷纷表达愤慨。

  大约在2014年的时候,“小鲜肉”还是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明星的称呼,后来含义拓展,泛指年轻、单纯、长相俊俏的男性偶像—从年龄来看,他们是标准的“少年”,以人们普遍所认同的“阳刚”的男性形象为标准来判断,他们的气质更加模糊了性别的差异,而这正是引发争议的原因。

  家长们担心,这种宣传会影响孩子们对性别的正确认知。所谓正确认知,即男性应该阳刚,女性理应柔美,也可以说是社会对于性别特征的设定。

  但是现在,这类“少年”的确为多个不同年龄层的女性所喜爱,不可否认的事实冲击着传统的性别特征设定。和那种“崇拜”的偶像心理也不一样,她们通常会容忍他们的不足,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也会体贴地购买他们代言的产品。用一个更专业的词汇来说,这种新型的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叫作“养成”。

  这种偶像培育机制诞生于日本和韩国,近年来在中国盛行,成为东亚社会大众娱乐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当然,在日本,男性粉丝对于 “少女”偶像的养成同样是偶像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但就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少女”偶像的普及远不及“少年”偶像。这意味着,在中国,女性粉丝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对偶像的情感投入及控制力,都普遍强于男性粉丝。

  很难说,是商业机构有目的地培育了这种少年偶像的市场基础,还是女性通过新的审美观念塑造了粉丝经济。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两种力量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促进,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少年消费场景。

  在挑战传统男性审美观的过程中,也是在“养成”的氛围里,中国的女性粉丝表现出更多的主动诉求。她们更喜欢不具备攻击性的少年形象,这或许反映出她们心底的某种抗拒。现实的另一面是,在压力重重的现代生活中,女性承担了不少原本由男性承担的职责,她们自身也变得更富“攻击性”。这会反向促使她们消费更为平和、柔弱的形象。

  富有争议的消费文化现象,也往往昭示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随着近年来庞杂的互联网信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针对性别的社会设定体系也逐渐松弛。男性和女性不必再被束缚在阳刚与柔弱的对立面上,这两种特质的融合、替换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真实的状 况。

  我们身处的世界,也会因为观念的多样而变得更加宽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