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度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 发布时间:2021-08-30 11:23

  强监管下的各方

  “监管层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转向已提前到来”,平安证券袁喆奇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央行联合银保监会等部门两次约谈蚂蚁集团,百度“度小满”金融平台上的存款产品几乎全部下架,十多家互联网平台陆续下架相关产品,监管机构对于互联网平台从事金融活动的态度已然足够清晰,未来一段时间内强监管或将成为主要趋势。

  从宏观层面来看,监管政策的紧缩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力举措,对于整治金融乱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从中微观层面来看,作为此次监管的直接作用对象,互联网平台和传统金融机构面临不同的处境。

  有人说,此次监管,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的“偏门”被堵,通过直销银行牌照开展业务的“正门”正徐徐打开。的确,监管政策收紧之前,互联网平台借助强大的平台及流量优势,迅速在消费金融领域抢占市场,银行一度沦为了单纯的资金方,此次监管收缩,要说对互联网平台影响不大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事实上,早在2014年,多家银行便开始尝试纯互联网性质的直销银行,不设物理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完全采用线上化经营模式,期望它能以一种互联网思维运营的全新形态出现,甚至被寄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先锋试验田的厚望。

  要知道,面对互联网平台的强大冲击,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而由于银行体量大、强监管的特性,直销银行便是一块很好的试验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2月民生银行上线国内首家直销银行后,截至目前,开展过直销银行业务的银行已超过100家。

  理想往往是丰满的,直销银行这一领域发展到现在的现实是,尚未出现发展非常成熟的头部企业,相反,以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为代表的多家银行纷纷宣布将其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进行渠道合并。而提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新思路的百信银行在成立的第三年才刚刚扭亏为盈。这说明,直销银行在发展中尽管有所成长,但也的确遭遇了困境。

  于困境中反思

  从发展之初就以互联网思维定调的直销银行和手机银行是一回事吗?从现实情况来看,多家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发现直销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功能存在多项重叠,于是干脆将直销银行的功能全部迁移至了手机银行。但直销银行本质上是为帮助银行互联网转型而成立的,需要一套全新的完整的体系架构,而电子银行的任务是将银行原有的业务网络化,二者显然是不同的。

  至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有多方面因素限制。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直销银行都没有独立法人的地位,只是作为母行的一个事业部或以业务部门的形式存在,这样依附于母行的形式在成立之初有利于减少风险,但久而久之,直销银行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就会在发展中束手束脚,难以从传统、保守中向开放、活泼的互联网模式转化。

  而外部的监管政策也是另一主要限制因素,欧美地区数字银行起步较早,它们可以自行决定开展线上或线下业务,且均被允许远程开户,所以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服务链条。我国直销银行目前只被允许远程开具二类、三类银行账户,相比于一类账户,二类账户只被允许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服务,但不能存取现金、也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账户使用范围和金额均会受到限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直销银行不能像国外银行一样提供完整服务,因此在获客和活客上存在更大难度,也就自然出现了服务产品单一、各直销银行同质化严重等各类问题。当然,政策上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毕竟P2P的金融乱象不能再来一次,如何在合规情况下监管政策有所突破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跨界合作新尝试

  前文提到,监管政策的紧缩影响的是两个主体,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在金融领域受到限制不言而喻,而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背景较好的情况下似乎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纯互联网思维的成熟路径。

  但显然之前依托于母行的路径不太平坦,于是在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成立四年后,去年12月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相继发布获准筹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公告。

  一个月内连发两张牌照,业内人士多表示直销银行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一种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跨界合作的新型业务模式也随之出现。百信银行和招商拓扑银行均有互联网公司入股,相比于以往的独自摸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许能借鉴到它们的先进经验,剔除传统机构留下来的一些不良基因,积极拥抱互联网。

  对互联网平台而言,面对强监管,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将会拥有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涉金融业务的合规性也会由此大幅提升。如果这一模式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目前看来,前面依旧充满未知,毕竟距离招商拓扑银行获得批复仅仅才过去了半年,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已经有20多家银行排上了监管批复的队伍,这一赛道将有可能迎来激烈的竞争局面。

  场景化或是新突破

  有竞争才会有火花,同台竞技才有可能探索出更成熟、更优质的发展模式。设立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只是第一步,挖掘适合直销银行长远发展的战略才更为关键。目前而言,行业多数人认为,差异化、场景化是直销银行在今后可重点投入的方向。

  百信银行副首席战略官陈龙强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互联网银行天然是数字银行和开放银行,应该去找有人流的地方,把金融服务嵌入各个场景里面去,完成高频的交易”。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也曾强调过金融服务将向C2B反向定制类的金融产品发展,金融产品趋向将更加个性化和场景化。

  事实上,许多银行也已开始了场景化服务的尝试,譬如江苏银行直销银行推出“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用车”的网络金融生态圈,百信银行将触角延伸至电商、内容、租房、出行、新消费、搜索等六大类场景领域,与百度、小米、爱奇艺、51信用卡等头部平台达成生态合作,试图在不同生态间实现场景服务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强大基因,直销银行将触角伸至其他各个领域,甚至将到达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那将是直销银行互联网转型的一次真正成功,不过现阶段,蓝图构想出来了,各家银行还在绘制的过程当中,未来有好的可能,也有不好的可能。但眼前的景色,还是欣欣向荣之态。

  结语

  转型势必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有一定程度比较宏大的目标,有一些与一般人不同的想法,从传统意识中解放出来,积极拥抱新工具,相信一定能破茧成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